王哲
- 作品数:25 被引量:37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生物气溶胶扩散模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气溶胶扩散模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气象数据,确定M个生物气溶胶中各个生物气溶胶的待衰减生物扩散数据;分别基于各个生物气溶胶对应的生物活性影响参数组,对相应生物气溶胶的待...
- 陈焕盛王哲杨文夷葛宝珠王文丁金鑫肖林鸿王自发
- 用于高精度模拟的下垫面贴体网格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精度模拟的下垫面贴体网格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分别基于每个建筑物的建筑指示数据,确定每个建筑物的建筑物顶点指示数据;分别基于每个建筑物的建筑物顶点指示数据,生成每个建筑物的初始顶面指示数据和...
- 陈焕盛杨文夷李锦熙王自发文质彬肖林鸿王文丁王哲陈学舜
- “9·3”阅兵期间协同减排措施对北京市大气PM2.5质量浓度及其来源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 2017年
- 本文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模拟研究了"9·3"阅兵期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和大气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基准和减排情景下各周边源地对北京市近地面层PM_(2.5)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1)NAQPMS模式系统能较好地模拟北京市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2)协同减排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首都地区PM_(2.5)质量浓度,阅兵活动当天PM_(2.5)质量浓度削减率高达31%;一次PM_(2.5)排放量大,下风向特别是风场辐合区等污染物易累积的地区减排后的削减程度大;3)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PM_(2.5)质量浓度最主要的贡献来源于本地排放,日平均贡献率最高达48.6%,河北东南部、中部及河南等地是其主要的外来源地,日平均贡献率最高分别为21.1%、17.6%和16.4%;4)相比于基准情景,减排情景下北京及周边减排力度较大的源地贡献率显著降低,其中北京降幅最大,达2.2%.
- 曹天慧王哲张晶陈学舜王辉张玉洽王自发
- 关键词:PM2.5协同减排
- 一种空气质量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质量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该方法通过接收用户交互界面传入的运行参数以及物种配置参数,根据运行参数中包含的目标运行机制选项,在目标运行机制选项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低于预设化学反应速率阈值的情况下,利...
- 王文丁陈焕盛 陈学舜王哲 余芬芬李杰唐晓王自发
- 大气污染模拟空间分布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模拟空间分布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从目标区域中确定出M个目标预报污染区域和N个目标观测污染区域;分别确定各个目标预报污染区域的评估指标数据,并分别确定各个目标观测污染区域的评估指标数...
- 陈焕盛王哲范凡杨文夷陈学舜王文丁王自发
- 基于普适吸湿增长方案的灰霾消光监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普适吸湿增长方案的灰霾消光监测方法,包括:确定特定单一化学组分颗粒物的吸湿参数及吸湿参数的不确定性范围;选取多种不同化学组分的颗粒物,得到每一种化学组分颗粒物的吸湿参数及吸湿参数的不确定性范围;根据实际...
- 王哲杨文夷陈学舜潘小乐王自发
- 文献传递
- 一种评估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PM_(2.5)影响的新方法被引量:47
- 2014年
- 基于北京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2013年2月常规污染物监测数据,提出了定量估算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PM2.5影响的污染物相对比值(PM2.5/CO)法。利用该方法研究表明,2013年北京除夕烟花爆竹燃放使PM2.5单站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增加709μg/m3(石景山古城监测点);全市24小时平均浓度增加88μg/m3,达到159μg/m3,空气质量由良好升级为重度污染。元宵节夜间烟花爆竹燃放使PM2.5单站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增加469μg/m3(海淀万柳监测点),全市24小时平均浓度增加54μg/m3。除夕夜、元宵夜全市平均烟花爆竹PM2.5浓度超过75μg/m3的时间分别为5、7 h,达到峰值后半衰期分别为0.9、1.7 h。城区烟花爆竹PM2.5浓度高于郊区,并可导致下风向郊区的PM2.5浓度显著增加。除夕、元宵节北京市区烟花爆竹排放PM2.5总量分别约为1.91×105kg、1.17×105kg。
- 王哲王自发郑海涛
- 关键词:PM2烟花爆竹春节元宵节
- 空气质量多模式系统在广州应用及对PM10预报效果评估被引量:48
- 2013年
- 介绍了广州空气质量多模式系统并评估其对2010年9月广州市的气象要素和PM10日均浓度的24h的预报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模式系统较好地预测了气象要素的变化,但高估了风速;各空气质量模式能合理预测广州PM10浓度的时空变化,预报效果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平均分数偏差MFB小于±60%且平均分数误差MFE小于75%),部分模式可达到优秀水平(MFB小于±30%且MFE小于50%),但同时各模式在郊区均预测偏高而在市区偏低;总体上,模式在广州郊区的PM10预报效果优于市区。模式间对比表明,在本次业务预报实践中,不存在最优的单模式,同一模式对不同的统计指标、不同的站点,其预报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基于算术平均集成各模式结果未能获得最优的预报效果。优化排放源空间分布并引进更好的集成预报方法(如权重平均、神经网络、多元回归等)是未来改进广州空气质量多模式系统预报效果的可能途径。
- 陈焕盛王自发吴其重吴剑斌晏平仲唐晓王哲
- 关键词:空气质量多模式PM10亚运会
-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强霾污染的数值模拟和防控对策被引量:141
- 2014年
- 利用自主研制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NAQPMS)模拟研究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的持续强灰霾天气,初步评估灰霾天气下大气细颗粒物(PM2.5)时空分布特征、传输规律和防控力度.结果表明:这一模式能够合理反映灰霾天气下中东部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发现静稳天气京津冀地区仍旧存在显著的区域输送,并直接造成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的累积,来自区域外的跨城市群输送对京津冀PM2.5浓度贡献为20%-35%,区域内输送的贡献为26%-35%,两者之和与局地污染源贡献相当.针对这次强霾的控制试验表明,当京津冀周边区域省份污染源不控制,河北、天津和北京的污染物排放需要消减90%,90%和60%以上才能实现京津冀区域PM2.5达标(二级标准),表明京津冀灰霾污染防控不仅需要重视区域内的联防联控,同时也需要其他城市群的协同控制.气象一大气污染双向反馈机制对强霾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影响,可使京津冀部分地区细颗粒物月均浓度增加30%,忽视这种耦合作用会导致模式对重污染期间污染物浓度的低估.
- 王自发李杰王哲杨文夷唐晓葛宝珠晏平仲朱莉莉陈学舜陈焕盛王威李健军刘冰王晓彦汪巍赵熠琳鲁宁苏德斌
- 基于单颗粒偏光特性自适应进行沙尘颗粒物定量监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颗粒偏光特性自适应进行沙尘颗粒物定量监测方法,包括:对所有颗粒物进行分档,将同一粒径段的颗粒物归到一档;根据第i个粒径档中每个颗粒物的退偏振比,计算得到第i个粒径档中颗粒物退偏振比的概率密度函数;利用...
- 王哲潘小乐陈学舜杨文夷王自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