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皮质激素治疗SLE对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骨代谢标志物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前后的变化,及其与治疗疗程进展的关系,探讨激素治疗后育龄期、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患者骨代谢水平的特征;分析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在糖皮质激素治疗SLE中诊断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检测40例SLE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骨代谢标志物(BGP、β-CTX、PICP),测定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1糖皮质激素治疗前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激素治疗早期,骨形成标志物BGP、PICP明显下降,骨吸收标志物β-CTX明显上升,治疗3、6、12个月后的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激素治疗后,围绝经期组较育龄期组β-CTX、PTH、FSH水平明显升高(P<0.05),绝经后组与围绝经期组比较,β-CTX、BGP、PICP、FSH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糖皮质激素治疗3、6、12个月后测股骨近端、腰椎、Ward三角的骨密度,其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变化差异缺乏一致性。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SLE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在治疗早期有明显变化;而同阶段不同部位骨密度变化存在差异,骨代谢标志物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骨代谢标志物联合雌二醇(E2)可为围绝经女性骨质流失的评估提供参考。
- 陈红徐霖吴立兵刘刚万华兵
- 关键词: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糖皮质激素系统性红斑狼疮
- 探讨基于NM-MRI的影像组学纹理分析在PD诊断中的研究价值
-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在大于等于60岁群体中较为普遍的神经系统功能逐渐衰退的病变综合征。其病变演变过程持续时间长,其潜在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因其发病机理错综复杂,对当前PD的...
- 陈红
- 关键词:帕金森病纹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