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杰
- 作品数:26 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场域概念的教育学建构被引量:88
- 2018年
- 教育学场域概念建构,是在对21世纪以来我国逐渐形成的布迪厄社会学教育场域概念进行反思与继承的基础上,基于教育学立场对教育场域的重新界定。秉承了布迪厄场域概念的方法要义,但主动放弃了它的内容原指;包含对已有教育场域概念进行改造的成分,本质上则是对另一种教育场域现象的解释。教育学教育场域,是指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于特定的人及其行为实践的,以教育力构成意义或功能区分的时空构型。学校教育场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自然—教化之场,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以学校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目的为教育力的源泉。珍视和创建"学校"之外鲜活而丰富的教育场域类型,应作为未来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取向。
- 刘远杰
- 关键词:教育场域布迪厄教育变革教育学立场未来教育
- 中国教育需要“去学校化”吗?——对《去学校化社会》一书的批判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伊万·伊利奇的《去学校化社会》一书存在三大问题,值得我国学界高度重视:其"去学校化社会"主张的辩护理由是脆弱的;他断言"学校阴险"乃是一种全球现象,继而试图建构"去学校化"的普世意义,不具有现实性,尤其不符合中国教育实际;其教育思想中的西方个体自由主义及其伴生的激进批判教育学方法源自西方教育背景、教育问题和教育取向,在根本上不适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研究与建设实践。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学校无疑都是培养中国公民的摇篮,"去学校化社会"不符合中国国情。
- 刘远杰
- 关键词:批判教育学
- 民族地区教育的时代性变革:动因、方向与破题
- 2024年
- 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正在迎来一次深刻变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明确,必将带来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逻辑的重构;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将引领民族地区教育文化的系统调整;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开启,必将驱动民族地区教育实践的全面升级。进一步分析,可知民族地区教育变革展现出三个重要方向:一是迈向以增进共同性为目标导向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范式;二是迈向教育促进文化创新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期;三是迈向更好满足各族人民“上好学”需求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因应这三个方向与趋势,需要实现三个关键方面的破题:加快构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理论原点的新时代中国民族教育理论体系,在五育融合文化新样态中实现教育文化功能全面创新,突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衡量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尺度。
- 刘远杰杨景春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现代化
- 论现代青年学人发展与学术自觉被引量:5
- 2015年
- 青年学人发展是青年以"学术"为人生事业、为社会担当的发展取向,反映青年自由全面发展与学术本体发展的共同性,其实质是以"真学术"为追求的"学人发展"路径,是"真学术"与"真学人"在学术实践中的统一。青年学人发展须以"学术自觉"作为根本理念和方法。青年学人发展观是关于青年学人发展的理念、态度与信仰,反映为"个化、具体化"的青年研究视角。确立青年学人发展观是高校学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义。
- 刘远杰欧阳修俊覃泽宇
- 关键词:青年学人学术自觉学术人才
- 珍视与重建教学关系:一个教育时代性命题被引量:11
- 2018年
- 教学关系是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本体性存在方式,其本身蕴藏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性。处于信息化教育革命与个体自主学习浪潮中的未来教育,应珍视并重建传统教育实践中教学关系的情感、伦理与道德教化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要强调作为"共同生活"形式和具有主体间"内部共生"品质的教学关系构建;重视中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中"先验教学关系"教化实践的现代意义,确立起教学关系本身的教育价值性。
- 刘远杰
- 关键词:教学关系未来教育
- 论教师教育文化自觉被引量:4
- 2014年
-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是"人"的自觉,其本质是主体的"自我反思性构建",自我超越是"文化自觉"的根本要义。"文化自觉"与教师教育场域之间具有的内在耦合性及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型与发展的诉求是促发教师教育文化自觉命题的"双轨"动因。教师教育文化自觉的向度、意涵、基本价值构成等体现为"文化自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教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释放或表征。从新世纪教育的使命出发,"文化自觉"应为教师教育实现21世纪"人文重建"使命的实践逻辑基础。
- 刘远杰
- 关键词:文化自觉教师教育文化认同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和制度建构——中国第六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 2015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建设,是人的发展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原则与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衡量标准,考察中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效果或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存和发展困境的根源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首先需要做好的事情。文章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是前提,明确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核心,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关键,完善产权制度、公共政策体系、双导型生产和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观并依此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是重点,同时还要解决好城镇化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
- 王政武韦丽银刘远杰
-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
- 论文化观照下的教学实践被引量:2
- 2014年
- 以"文化"观照教学实践的旨趣,在于从文化视角认识、把握并践行教学实践,它作为一种整体视野从教育者的教学认识、教学实践等层面提出了新要求。文化观照下的教学实践需要以教学文化自觉为逻辑前提,充分观照教学实践的整体发生过程,体现为对教学本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方面的文化观照。
- 陈庆文刘远杰
- 关键词:文化观照教学实践
- 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被引量:18
- 2012年
- 中职教育致力于培养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地区的中职教育蕴含了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具有特殊的文化使命和优化人文资源的功能。它强调民族地区中职教育体系中民族文化与区域经济产业的深层关系,民族学生个性特征与职业教育取向的关系,并注重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向问题,反映了学生文化性格发展的内在诉求和中职教育之于民族教育的深刻意义。
- 常军胜刘远杰
-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民族文化文化使命
- 论学生叙事
-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叙事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有效补充。所谓“叙事”就是叙述经验与故事,“叙事研究”是对“叙事”的研究,强调“叙述行为”作为经验的意义,以及...
- 刘远杰
- 关键词:教育叙事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