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 作品数:27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微血管密度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微血管密度(MVD)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EPO、EPOR的表达情况;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检测MVD;并以29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胎盘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EPO、EPOR的阳性表达(3.65±0.59及3.20±0.52)与对照组(4.16±0.50及4.58±0.8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子痫前期胎盘MVD值(154.25±49.9)明显低于对照组(233.75±3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EPOR参与了重度子痫前期胎盘微血管的形成;其表达减少、MVD降低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齐朝阳高宇琳黎琳欢陈艳曾鸿罗睿玲
- 关键词:子痫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微血管密度胎盘
- 某学校诺瓦克样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的暴发调查被引量:3
- 2006年
- 唐建红李晖徐亮陈艳邱灿林
- 关键词:诺瓦克样病毒肠炎
- EGFR、cyclinD1和CD31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EGFR、cyclin D1、CD3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1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GFR、cyclin D1和CD31蛋白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EGFR、cyclin D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及MVD明显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P<0.05);EGFR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比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高(P<0.05);EGFR、cyclin D1的过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组明显比不典型增生组高(P<0.01),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无过表达;EGFR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 D1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MVD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高度相关(P<0.01);EGFR的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MVD>x组比MVD≤x组高(P<0.05),EGFR与cyclin D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EGFR、cyclin D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及高MVD可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与发展;EGFR可通过微血管生成,加速子宫内膜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 齐朝阳陈艳曾鸿郭凯罗睿玲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微血管密度子宫内膜腺癌
- 2001-2002年韶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04年
- 唐建红邓俊兴陈艳宾羽琳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吸毒HIV感染
- 食源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其同源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不同食源性传播介质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布情况及同源性。方法从2014—2015年韶关市不同来源的食源性样本中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和Bio Numerics软件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347份不同来源的食源性样本中检出11株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和29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PFGE图谱分析,29株菌可以分为21个聚类群,其中聚类A包含7株菌(J2、J3、J4、J7、J9、B4、S3),为优势的PFGE带型,聚类B有2株菌(J6、J8),其余菌株带型为分散克隆。3株健康从业人员分离菌(J2、J7、J9)相似系数为100%,生活饮用水分离菌(S3)与腹泻患者分离菌(B4)的相似系数为97.1%,S3菌与4株健康从业人员分离菌(J2、J3、J7、J9)相似系数均>90.0%。结论韶关市食源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食品、水、动物和人群中广泛分布,并可能通过食物链相互传播,应加强监测,防止进一步扩散。
- 宾羽琳王萌陈艳邱灿林招莉钟启丽
- 关键词:食源性ESBLS大肠埃希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集性
- 韶关市分散式供水中大肠埃希菌污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 2017年
- 目的调查韶关市分散式供水中大肠埃希菌的污染及其耐药情况,及时发现水性传染源,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市内山泉水、井水、储水池水、水库水和溪(河)水等5种水样共计120份,依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4个微生物项目的检测,对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进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份水样中有42份微生物学指标均合格,总合格率为35.0%,检出大肠埃希菌42株,其中7株为致腹泻大肠埃希菌。85.7%的大肠埃希菌对21种抗生素的一种或几种具有耐药性,42.9%的菌株呈多重耐药性,5株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韶关市分散式供水的水质情况不容乐观,不同水源中存在不同比例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市民应谨慎选择饮用水源,饮用前应消毒处理。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和提供健康教育,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 宾羽琳王萌陈艳邱灿林招莉丰建国
- 关键词:分散式供水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 韶关市2002年特定人群HIV和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 2003年
-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目前艾滋病和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 ,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HIV用ELISA初筛 ,阳性送广东省疾控中心用蛋白印迹法 (WB)确认 ,梅毒用ELISA初筛 ,阳性送省疾控中心确认。结果 35 6名受检人群中 ,共查出HIV感染者 1 6名 ,阳性率为 4 5 % ,梅毒感染者 4 4名 ,阳性率 1 2 4 %。
- 唐建红邓俊兴宾羽琳陈艳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梅毒
- 2003-2005年韶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检测
- 2006年
- 目的掌握韶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特点,为研究与制订食源性疾病控制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韶关市2003-2005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进行病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韶关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18起,共采集标本135份,检出病原菌20株,检出率为14·81%。结论韶关市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春秋两季为多发季节。
- 宾羽琳陈艳何东娥
- 关键词:食物中毒病原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 CCL27、CCR10在鲍温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比较CCL27、CCR10在鲍温病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鲍温病发病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14例鲍温病患者组织和7例正常皮肤中CCL27、CCR10的表达。结果:鲍温病患者皮损中,CCL27、CCR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4.34,P<0.01;t=-12.32,P<0.01),CCL27、CCR10的表达水平差别明显小于正常皮肤(t=4.20,P<0.01)。结论:CCL27、CCR10在鲍温病患者皮损中的高表达可能与鲍温病发病密切相关。
- 胡志国陈艳匡亚玲张峰吴秋良
- 关键词:CCL27受体鲍温病
- 韶关市2003-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抗体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韶关市2003-2011年间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控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韶关市2003-2011年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各医院疑似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血清或脑脊液标本,应用ELISA法进行JEV-IgM抗体检测,进行早期快速诊断。结果韶关市流行性乙脑的流行以男性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1~5岁最多,流行季节6、7月份为高峰期,10月有一个小起伏。对158例疑似病例血清或脑脊液标本进行JEV-IgM抗体检测,阳性共37例,阳性率为23.0%。结论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应考虑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提高阳性率;韶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在流行时间上具有本地区的特点,防控部门应该对国家计划免疫常规接种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及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
- 宾羽琳陈艳徐亮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