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作品数:24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青岛黄海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霍英东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一种双向复合耗能的消能减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复合耗能的消能减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双向转动钢制铰和耗能钢板组,耗能钢板组安装于双向转动钢制铰的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通过设置摩擦片和耗能钢板组使耗能减震装置... 徐秀凤 孔子昂 张文龙 孙伟 范晓鹏 杜秀丽 王璐基于BIM技术的型钢构件深化设计与施工协同应用研究 2025年 型钢构件作为现代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的高效性、精确性和安全性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引入,为型钢构件的深化设计与施工协同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该文旨在探讨基于BIM技术的型钢构件深化设计与施工协同应用,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结果表明,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和优化,为型钢构件施工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王璐关键词:BIM技术 高层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建筑火灾事故一旦发生,便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为保障建筑及人员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墙保温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分析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并探讨影响高层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性能的因素及提高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性能的措施。 史慧芳 王璐 孔凡全关键词:高层建筑 外墙保温系统 防火措施 导学法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类高等教育的层次发生明显分化,但基本教学目标趋于一致,尤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技术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导学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体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克服专业人才千人一面带来的困惑。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以引导、辅导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手段,尤其强调在案例教学的主导作用,在达成基本专业内容要求的前提下,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具有较好的效果。 王璐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导学 教学实践 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耗能填充墙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耗能填充墙板,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位于端部的第一墙板组和位于中部的第二墙板组,第一墙板组和第二墙板组以及第二墙板组之间均通过榫头和榫槽配合连接在一起;且榫头的长度大于榫槽的深度,从... 徐秀凤 孔子昂 孙伟 杜秀丽 王璐文献传递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 2018年 论文以民办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将BIM技术融入该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融入过程具体的实施路径,旨在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设思路。 许霞 王璐关键词:BIM技术 工程管理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绿色建筑技术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应用创新研究 2019年 本文基于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资料查阅,首先对基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绿色建筑物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详细的分析了当地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情况和问题,然后针对技术问题提供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王璐 赵菲 许霞关键词:绿色建筑 技术应用 竖向荷载作用下吸力基础周围土体破坏方式及变形规律研究 2021年 以传统吸力基础为参照,对裙式吸力基础进行研究。借助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得到了沉陷范围-竖向位移关系曲线,分析了地基土体沉陷规律,讨论了传统吸力基础及裙式吸力基础的破坏形式,研究了“裙”结构对基础周围土体扰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吸力基础,裙式吸力基础周围土体的沉陷范围更大,且沉陷范围随裙高的增大逐渐减小。裙高的引入,能够有效控制基础周围土体的下沉;传统吸力基础与裙式吸力基础在饱和细海砂中的破坏方式都属于整体剪切破坏。在沉降过程中,基础周围土体表面会产生隆起,且基础附近隆起量最大,沿桶径方向向外隆起量逐渐减小。 孟艳春 王璐关键词:饱和砂土 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3 2021年 为响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文章对增强"建筑力学"课程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发掘与提炼课程思政资源等途径进行探索,积极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构建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教育体系,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助力。 许霞 王璐 张颖超关键词: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预应力加固砌体结构有限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由于整体式建模方法不能模拟砌块和砂浆之间的摩擦作用,导致模拟得到的滞回曲线在耗能上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对某预应力加固二层砌体结构进行整体式建模时,在砌体结构的分层壳单元中增加一层强度极低的类似软钢的材料,结果表明,增加的软钢材料可以在几乎不提高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增加耗能能力,使模拟得到的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结构进行改变预应力值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筋对墙体施加0.13MPa的压应力时可将结构的整体抗震承载力提高6%,且结构的抗震性能随着预应力值的提高而增加。 徐秀凤 孔子昂 孙伟 杜秀丽 王璐关键词:滞回耗能 砌体结构 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