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灵

李灵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主血脉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瘀
  • 1篇药效
  • 1篇脾虚
  • 1篇脾虚血瘀
  • 1篇黄烷
  • 1篇冠心病
  • 1篇冠心病患者
  • 1篇PGF
  • 1篇SUB
  • 1篇TXB
  • 1篇病患

机构

  • 3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洪允祥
  • 3篇楼建国
  • 3篇李灵
  • 3篇鲍军
  • 2篇张华
  • 1篇李名君
  • 1篇徐向群
  • 1篇束际林
  • 1篇谈亚英
  • 1篇陈瑞锋
  • 1篇周君富
  • 1篇张华
  • 1篇朱善济
  • 1篇朱珩
  • 1篇王祖武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南京中医学院...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脾虚血瘀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浆TXB_2、6-酮-PGF_(1a)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在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的研究中,根据心主血脉、气行血行的观点,众多的文献多见于对心气虚的研究,而少有对脾气虚的研究报道。李东恒《脾胃论》强调“人以脾胃中之元气为本”,王清任《医林改错》更提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说明脾气虚可致血瘀。
洪允祥鲍军楼建国张华李灵周君富谈亚英
关键词:PGF血液流变学心主血脉
冠心病患者两种血小板聚集指标测定40例
1992年
陈氏认为血小板诱导聚集与自发聚集具有相同临床意义,其结果亦一样,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所不同,故而,我们选择了冠心病人为对象,测定了两种聚集指标并作了比较,今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检测对象(一)冠心病组冠心病人均系我院冠心病专科门诊病例。
鲍军楼建国洪允祥张华李灵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
茶黄烷醇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89年
自茶叶中提取茶黄烷醇及氧化物,采用纯种动物,随机分组,喂饲胆固醇造成动脉硬化模型。喂饲茶黄烷醇类的动物与模型组比较:血小板最大聚集波、血脂降低(P<0.05)、cAMP/cGMP比值增高(P<0.05),主动脉斑块、心肌血管阻塞程度减轻(F<0.05)。提示有良好的抗动脉硬化效应。急性毒性证明本品无毒,不致畸。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药物。
鲍军洪允祥楼建国张华李灵陈瑞锋李名君朱珩束际林徐向群王祖武朱善济
关键词:茶叶药效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