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光源

作品数:201 被引量:1,051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8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生物学
  • 65篇农业科学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5篇基因
  • 69篇小麦
  • 25篇转基因
  • 19篇转基因小麦
  • 18篇亚基
  • 18篇克隆
  • 18篇谷蛋白
  • 17篇蛋白亚基
  • 17篇麦谷蛋白
  • 17篇谷蛋白亚基
  • 16篇麦谷蛋白亚基
  • 15篇蛋白
  • 15篇细胞
  • 12篇植物
  • 12篇籽粒
  • 12篇胁迫
  • 11篇籽粒硬度
  • 10篇后代
  • 9篇杂交
  • 9篇启动子

机构

  • 19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武汉大学
  • 6篇湖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浙江海洋学院
  • 4篇湖北省农业科...
  • 4篇江汉大学附属...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城建学院
  • 2篇武汉职业技术...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安琪酵母股份...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01篇何光源
  • 75篇杨广笑
  • 39篇汪越胜
  • 33篇陈明洁
  • 25篇常俊丽
  • 16篇刘勇
  • 13篇覃建兵
  • 12篇高建明
  • 11篇林刚
  • 11篇罗立廷
  • 10篇李克秀
  • 10篇陈泠
  • 10篇汪长东
  • 9篇肖强
  • 9篇陈鹏
  • 8篇涂知明
  • 8篇李三和
  • 8篇张金锐
  • 7篇姜泽群
  • 7篇方倜

传媒

  • 24篇生物技术
  • 1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4篇武汉植物学研...
  • 8篇生物技术通报
  • 7篇生物技术通讯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Agricu...
  • 3篇湖北省植物生...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遗传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3篇2009
  • 18篇2008
  • 24篇2007
  • 32篇2006
  • 29篇2005
  • 15篇2004
  • 1篇2003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小麦抗旱基因TaASR1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小麦抗旱基因TaASR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构建了TaASR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烟草,获得转TaASR1基因烟草植株。采用干旱...
何光源胡伟黄超杨广笑马占兵袁倩倩王琰蔡瑞
小麦不同生理状态的幼穗和幼胚盾片与诱导分化能力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7
2001年
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冬小麦品种鄂恩 1号和品系鄂 5 5 0 72不同生理状态的幼穗和幼胚盾片与诱导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长度在 0 .4~ 2 .0 cm间的幼穗和直径在0 .4~ 1 .5 mm间的盾片随生理状态不同 ,其诱导和分化频率有明显的差异 ,幼嫩的材料再生频率较高。经 SAS统计分析 ,发现 0 .5~ 1 .0 cm长的幼穗和直径为 0 .4~ 1 .1 mm的盾片是处于诱导分化的最佳生理时期的实验材料 ,平均每个胚性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分别达到 3 .1 7和 5 .6 3株。通过比较幼穗和幼胚盾片的植物组织培养结果 ,发现幼胚盾片比幼穗愈伤组织出现早 ,生长快 ,植株再生绿苗率高 ,这表明小麦幼胚盾片是较好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
何勇刚林刚刘曼西何光源
关键词:小麦幼穗生理状态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By15N端区同源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2009年
通过二级结构预测、折叠识别、同源建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三个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By15N端区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分析发现,y-型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N端的5个半胱氨酸具有两种成键模式,一种是Cys22和Cys44之间形成一个链内二硫键,N端剩余的三个半胱氨酸Cys10,45和55都是自由半胱氨酸用于形成链间二硫键;另一种是Cys22和Cys44,Cys10和Cys55之间形成两对链内二硫键,剩余一个Cys45作为自由半胱氨酸用于形成链间二硫键。
杨曦黄伟伟杨广笑汪越胜何光源
关键词:小麦麦谷蛋白同源建模分子动力学模拟二硫键
消毒剂对小麦组织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对家用洗涤剂和升汞设置不同的处理时间梯度,比较了家用洗涤剂和升汞作为消毒剂对小麦幼胚、幼穗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10%的白猫洗涤剂消毒处理20 min与质量分数为0.1%的升汞消毒处理10 min具有等同、高效的灭菌效果和组织培养效果,在单个组合中的抗污染率、愈伤组织胚性率、生根率、植株再生频率和绿点分化频率最高均可达100%,且显著高于所设置的其他各个梯度时间的处理效果;不同外植体的比较结果证实了幼胚的植株再生频率和每团愈伤组织的出苗数都显著高于幼穗.
覃建兵汪越胜何光源
关键词:消毒剂家用洗涤剂小麦
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 puroindoline a基因的研究
2005年
根据已报道的小麦籽粒硬度主效基因之一puroindoline a(Pi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orA1和RevA1,对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的三个材料的基因组DNA和互补DNA进行Pina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三个新型Pina突变体,基因序列与六倍体小麦的同源基因存在较大的差异.RT-PCR证实了Pina基因在籽粒胚乳中表达.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材料中该基因均含有两个拷贝.研究结果显示山羊草是一个丰富的遗传资源库,为小麦籽粒硬度的基因工程改良奠定了基础.
陈明洁方倜刘勇何光源
关键词:基因工程粘果山羊草籽粒硬度PUROINDOLINE
一种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自茹科夫斯基小麦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名为TzLMW-i2)及其编码的蛋白质,构建了含TzLMW-i2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将该重组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获得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将该蛋白...
何光源杨广笑李引王琼肖欣李小燕孙福生
三种大肠杆菌高效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被引量:18
2006年
描述了一种改良的高效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感受态细胞的保藏及细菌的转化方法.三种不同的大肠杆菌分别是DH5α,TG1和XL1blue,其中最有效的是XL1blue.每种菌株的感受态细胞制备的最佳光密度(OD600值)不同.对感受态细胞的存储时间及其与转化效率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感受态细胞可以在-20℃存储7d,在-70℃存储15d.将常见的方法做了三种改进:首先是将CaCl2溶液改为TB溶液;其次是将培养基由LB换成S.O.C;再就是在质粒对感受态细胞的转化过程中加入DMSO或PEG8000.改良的细菌转化系统比常见的方法能提高转化效率约1000倍,是一种高效的细菌转化系统.
涂知明陈明洁何光源常俊丽
关键词:感受态细胞大肠杆菌质粒保藏
tritordeum花粉特异性表达的遗传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为明确转基因tritordeum中被外源uidA基因标记的启动子的调控特异性,对筛选到的一株标记材料进行了两代uidA基因的遗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后代材料基因组中都含有uidA基因,没有发生分离,且都只在花粉中检测到GUS活性,在其他组织没有检测到GUS活性.进一步RT-PCR分析显示uidA基因在根和叶中没有发生转录,说明该株材料为花粉特异性启动子被uidA基因标记的阳性纯合体,实验证明该特异性能稳定遗传.
陈泠何光源涂知明陈明洁
关键词:基因工程TRITORDEUM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一株耐盐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从舟山群岛滩涂土壤中获得了海水和底泥样品,并从中提取到了一株耐盐细菌,通过用不同盐浓度的培养基培养,挑取单菌落,反复划线纯化,得到了耐盐菌的单菌落。通过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菌株的抗性实验、质粒的提取、16S rRNA的PCR扩增及克隆、16S rRNA的全序列分析等手段,对该菌株的16S rRNA的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
汪长东陈鹏闫旭景红娟黄阜峰汪越胜杨广笑何光源
关键词:耐盐菌RRNAPCR
吉马酮在制备用于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吉马酮作为治疗肝癌药物的应用,吉马酮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IC<Sub>50</Sub>约160μm,流式细胞仪检测吉马酮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吉马酮能诱导Hep...
何光源杨广笑柳昀熠方斌王维陈明洁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