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菏泽市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家庭支持状况调查及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家庭支持状况以及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明确诊断的4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8例患者和其家庭进行常规资料问卷调查、家庭支持量表调查以及WHO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调查(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ef questionnaires,WHO QQL-BREE),并对家庭支持以及患者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参与的48例患者中,无一例脱落研究,共有31例患者的家庭属于高支持水平,所占比例是64.58%,另剩余17例患者的家庭属于低支持水平,所占比例是35.42%。根据家庭支持情况分为两组,其中高支持家庭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评分(82.86±12.24)分,明显高于低支持家庭组患者的(67.67±12.2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支持家庭组患者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的得分也较低支持家庭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通过研究相关研究可知,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其家庭支持状况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息息相关的,患者家庭支持高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帮组患者在各个领域建立信心。 刘翠红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家庭支持 输血次数与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输注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输血次数与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7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600例多次输血(≥2次)的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次数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225例(2~3次)、B组195例(4~6次)及C组180例(≥7次)。比较3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输注血小板后1、24 h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及输注有效率。结果600例患者中共226例患者检测血小板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7.67%,其中C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A、B组(P<0.01)。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输注后1、24 h CCI及输注有效率均低于血小板阴性患者(P<0.01)。结论输血次数越多,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而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较差,而血小板抗体筛查能有效提高输血效果。 张春霞 曹福英 马金平 王舒莉 刘翠红 屈梅 郭卫平关键词:血液病 多次输血 血小板输注 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对具有易感因素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387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院内感染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院内感染76例,感染率为19.64%,感染15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6.17%。其中最多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其构成比为38.16%。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院内感染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是否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及粒缺持续时间有关(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当中应严格病房管理制度,减少家属探视,病房定期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要求,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早入住层流病房治疗,着重对易感部位进行预防和护理,可有效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机率。 刘翠红 付彬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健康教育路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临床纳入7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包括焦虑、抑郁以及自尊心情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尊自评量表(SES)进行评估;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88.5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和SES评分分别为(36.29±3.92)、(32.50±2.96)及(44.00±3.85)分,对照组干预后SAS、SDS、SES评分分别为(42.02±3.98)、(39.14±3.61)及(38.25±3.03)分,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和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100.00%、91.43%,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治疗效果,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还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有效改善长期患病过程中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刘翠红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路径 miR-96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mi R-9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 R-9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健康人中的表达。应用mi R-96小分子类似物转染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K562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mi R-96和加入阿霉素后对细胞增殖和活力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 R-96的潜在靶基因,RT-PCR和WB检测靶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mi R-9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降低,抑制HL-60和K56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i R-96显著抑制内源性KRAS的表达(P<0.05)。结论 mi R-96通过靶向KRAS基因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董巧凤 杨书环 刘翠红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KRAS 阿霉素 循证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D3+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杨书环 杨贵芳 裴玉燕 董巧凤 刘翠红关键词:白血病 化疗 循证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院外照顾需求影响因素及主成分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院外照顾需求的影响因素及主成分。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2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将患者分为无需求组和未满足组。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系数分析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因素的主成分。结果240例患者均完成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评定,其中132例(55.00%)患者对健康信息有需求,121例(50.42%)患者对照顾与支持有需求,101例(42.08%)患者对心理有需求,86例(35.83%)患者对生理及日常生活有需求,31例(12.92%)患者对性支持有需求。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收入及付费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病程、活动方式及症候群合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家庭平均收入、病程、活动方式及症候群合并情况是照顾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付费方式、症候群合并情况及病程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63.556%。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对健康信息需求的占比最高,对性支持需求占比最低。付费方式、症候群合并情况及病程3个因素可对患者照顾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刘翠红 屈梅 郭瑞方 裴玉燕 杨书环 杨贵芳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各50例。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高热(体温>38℃)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PCT、hs-CRP、WBC及PCT、hs-CRP、WBC阳性率。结果轻症组、重症组PCT、hs-CRP水平及WBC高于对照组,重症组PCT、hs-CRP水平高于轻症组(P<0.01)。轻症组、重症组PCT、hs-CRP及WB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重症组PCT、WBC阳性率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PCT、hs-CRP水平及WBC可出现异常升高,且病情越严重指标升高越明显,检测上述炎性指标有助于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 曹福英 张春霞 马金平 王舒莉 刘翠红 郭卫平 屈梅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