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
- 作品数:76 被引量:4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不同水平类风湿因子患者的免疫炎症特点研究
- 2025年
- 背景类风湿因子(RF)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其在疾病中的具体作用尚不完全明确。目的探索pSS伴不同水平RF患者的免疫炎症特点。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2年9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262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RF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阴性组137例(RF<20 U/mL)、低滴度阳性组47例(RF:20~60 U/mL)、高滴度阳性组78例(RF>60 U/mL)。采集3组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症状评分、血液学指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62例pSS患者RF阳性率为47.7%(125/262),其中男14例(5.3%)、女248例(94.7%),中位年龄57.0(49.0,63.0)岁,平均发病年龄(48.7±11.6)岁,中位病程60.0(24.0,120.0)个月;3组pSS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患者常见临床表现前3位的依次为:口干257例、眼干247例、乏力235例;高滴度阳性组血液系统受累、关节炎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随着RF滴度的增加,pSS患者血液系统受累(χ_(趋势)^(2)=6.992,P_(趋势)=0.008)、关节炎(χ_(趋势)^(2)=10.918,P_(趋势)=0.001)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随着RF滴度的增加,pSS患者抗核抗体≥1∶160(χ_(趋势)^(2)=40.691,P_(趋势)<0.001)、抗干燥综合征相关抗原A抗体阳性(χ_(趋势)^(2)=26.138,P_(趋势)<0.001)、抗Ro52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χ_(趋势)^(2)=31.426,P_(趋势)<0.001)、抗干燥综合征相关抗原B抗体阳性(χ_(趋势)^(2)=23.682,P_(趋势)<0.001)、红细胞沉降率升高(χ_(趋势)^(2)=40.132,P_(趋势)<0.001)、免疫球蛋白(Ig)A升高(χ_(趋势)^(2)=7.508,P_(趋势)=0.006)、Ig G升高(χ_(趋势)^(2)=71.570,P_(趋势)<0.001)、补体3降低(χ_(趋势)^(2)=7.452,P_(趋势)=0.006)、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χ_(趋势)^(2)=8.364,P_(趋势)=0.004)、血红蛋白降低(χ_(趋势)^(2)=6.390,P_(趋势)=0.011)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随着RF滴度升高,pSS患者血清免�
- 杨建英张燕陈嘉琪吴子华黄子玮雷淳心张曦亚罗静陶庆文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因子免疫炎症关节炎
- 风湿病临床教学中医PBL教学法的内容选择与问题设置被引量:7
- 2018年
-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在医学教学中备受关注[1]。风湿病是一类累及多器官系统的难治性疾病。中医风湿病兼具多个学科和中医学的特点,要求医生既要有横贯各个学科的思维,又要有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还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对教师而言极具挑战。
- 王建明罗静李宝钦金笛儿徐愿张英泽鄢泽然陶庆文
- 关键词:风湿病中医临床教学PBL教学法
- 从燥湿同病探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被引量:4
- 2023年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属于中医“燥痹”范畴,通常认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燥痹的基本病机,但临床上仅养阴润燥往往疗效不佳。“燥”与“湿”看似矛盾,实则不然。通过梳理燥湿同病理论的历史源流,结合现代医家对pSS的认识及多年临证经验,文章提出燥湿同病是pSS的重要病机,素体脾虚或嗜食肥甘厚味致痰湿内蕴,可能是“内燥”产生的重要病因,不同患者的脏腑分属不同,或肺燥脾湿,或脾湿肾燥,或肺燥脾湿肾燥三者兼具;不同疾病分期,燥湿轻重有异,发病初期常以湿浊为主,其后燥象逐渐显露,后期多燥盛阴亏。在pSS病程中,识别燥湿同病,明辨脏腑分属,疾病分期及燥湿之间转化是指导治疗的关键。
- 罗静吴子华陶庆文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痹病因病机
- 补骨脂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索补骨脂对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确定补骨脂干预细胞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3600、1800、900mg/L。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 IL-1β)、补骨脂低剂量组(10 ng/mL IL-1β+900 mg/L补骨脂)、补骨脂中剂量组(10 ng/mL IL-1β+1800 mg/L补骨脂)、补骨脂高剂量组(10 ng/mL IL-1β+3600 mg/L补骨脂)。采用10 ng/mL IL-1β诱导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炎症反应,构建OA软骨细胞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1、MMP-3、MMP-13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MP-1、MMP-3、MMP-13、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及免疫荧光观察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MMP-1、MMP-3、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胞浆中IκB-α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高剂量组细胞内MMP-3、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胞浆中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显示,高剂量补骨脂能部分抑制胞浆中NF-κB p65蛋白转移至胞核内。结论补骨脂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下调MMP-3、MMP-13表达,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 罗静陈光耀陈嘉琪余新波陶庆文
- 关键词:补骨脂骨关节炎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
- 膝骨关节炎肾阳虚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建立和评价膝骨关节炎(KOA)肾阳虚大鼠模型。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KOA组、KOA去势组、KOA腺嘌呤组,每组6只。Hulth法建立KOA模型,去势法与腺嘌呤灌胃建立肾阳虚模型。通过Mankin’s和OARSI评分评价KOA模型;通过肾阳虚症状体征评价表及甲状腺轴、性腺轴、肾上腺轴激素水平等评价肾阳虚模型。结果:KOA组、KOA去势组、KOA腺嘌呤组均符合KOA病理表现,OARSI分级分别为2级、3级和4级。与其余3组比较,KOA腺嘌呤组肾阳虚症状体征积分最高(P<0.01,P<0.05),体质量增长最少(P<0.05),肛温最低(P<0.05),T3、T4、FSH、LH、T水平最低(P<0.05),E2水平最高(P<0.05);各组间COR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Hulth+去势法,Hulth+腺嘌呤灌胃是构建KOA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的更适宜方法。
- 周丽宋威江杜梦梦陈光耀罗静陶庆文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肾阳虚动物模型腺嘌呤造模方法
- 不同舌象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免疫炎症特点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索不同舌象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的免疫炎症特点。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84例PSS患者,基于舌象进行分型,比较不同舌象患者的免疫炎症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复合舌象,从单一舌象要素看,阴虚舌象56例(66.7%),血瘀舌象44例(52.4%),气虚舌象42例(50.0%)和痰湿舌象31例(36.9%)。阴虚舌象较非阴虚舌象患者抗核抗体和抗Ro-52抗体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舌象与非血瘀舌象患者在免疫炎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舌象较非气虚舌象患者高球蛋白血症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舌象较非痰湿舌象患者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的阳性率及高球蛋白血症比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S患者常见阴虚、血瘀、气虚、痰湿舌象,不同舌象患者免疫炎症特点不同,或可作为PSS舌象辨证的客观依据。
- 张丽宁陈嘉琪胡琪徐才钦余新波罗静陶庆文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舌象免疫炎症
- 不同性别和年龄起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起病pSS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pSS患者,根据性别和发病年龄(青年<30岁、中年30~59岁、老年≥60岁)分组,采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Logistic回归控制协变量进一步分析。结果共纳入pSS患者541例,女性481例(88.9%)。女性较男性更易见口干[OR值(95%CI)=2.172(1.091,4.323),P=0.027]、眼干[OR值(95%CI)=2.179(1.062,4.469),P=0.034]、白细胞减少[OR值(95%CI)=3.789(1.150,12.482),P=0.029]、ANA滴度≥1∶160[OR值(95%CI)=2.233(1.279,3.898),P<0.01]、抗SSA抗体阳性[OR值(95%CI)=2.919(1.644,5.183),P<0.01]、抗Ro52抗体阳性[OR值(95%CI)=3.018(1.685,5.405),P<0.01],男性较女性更易见腮腺肿大[OR值(95%CI)=2.345(1.281,4.325),P<0.01]和间质性肺疾病(ILD)[OR值(95%CI)=2.593(1.460,4.606),P<0.01]。中年较青年起病者更易见猖獗齿[OR值(95%CI)=5.940(2.230,15.819),P<0.01]、干眼症[OR值(95%CI)=2.904(1.313,6.425),P<0.01]、关节痛[OR值(95%CI)=1.959(1.039,3.694),P=0.038]、ILD[OR值(95%CI)=2.247(1.018,4.959),P=0.045],少见肾脏受累[OR值(95%CI)=0.402(0.211,0.766),P<0.01];老年较青年起病者更易见猖獗齿[OR值(95%CI)=7.437(2.441,22.656),P<0.01],干眼症[OR值(95%CI)=6.084(1.901,19.468),P<0.01],ILD[OR值(95%CI)=4.857(2.029,11.627),P<0.01]。青年较老年起病者抗SSA抗体阳性[OR值(95%CI)=2.836(1.245,6.459),P=0.013]、抗SSB抗体阳性[OR值(95%CI)=3.075(1.413,6.690),P<0.01]、RF阳性[OR值(95%CI)=3.323(1.620,6.817),P<0.01]、IgG升高[OR值(95%CI)=3.567(1.747,7.284),P<0.01]的比例更高,中年较老年起病者抗SSB抗体[OR值(95%CI)=2.330(1.315,4.130),P<0.01]、RF[OR值(95%CI)=2.026(1.279,3.208),P<0.01]阳性、IgG升高[OR值(95%CI)=2.077(1.297,3.327),P<0.01]的比例更高。结论pSS女性患者易见口眼干、白细胞减少、自身抗体阳性,男性易见腮腺肿大和ILD;青年起病者易见肾受累,中年起病者易见关节痛,老年起病者易见猖獗齿和
- 罗静陈嘉琪张丽宁贺倩姚传辉黄子玮杨建英余新波陶庆文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性别发病年龄
- 陶庆文佐用升发胃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 2024年
-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属中医学“燥痹”范畴,以口眼干为主要表现。陶庆文教授针对燥痹“气阴两虚”的核心病机,在滋阴益气和健脾化湿等的基础上,将升发胃气为治疗中的佐使之用,升发清阳,缓解SS口眼干燥、疲乏等症状,为提高SS的治疗效果提供新思路。
- 陈晓君罗静陶庆文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燥痹气阴两虚证
- 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燥热证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评价补肾清热润燥汤(生地黄、麦冬、石斛、牡丹皮、淡竹叶、连翘、桑叶、砂仁)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PSS阴虚燥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对照组予以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疗程12周。比较2组患者口干、眼干、疲乏、肢体疼痛、整体干燥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唾液流率,Schirmer试验,免疫炎症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96例PSS患者,每组48例。治疗12周后,试验组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整体干燥症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ESSPRI、整体干燥症状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Schirmer试验结果、SF-36中健康变化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对照组治疗12周后,疲乏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血清IgA、C3、C4、SF-36中健康变化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试验组仅见1例腹泻及1例稀便,对照组见1例皮疹及1例皮肤颜色变黑。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清热润燥汤能够有效改善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口、眼干燥等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且安全性高。
- 陈嘉琪杨建英张燕吴子华张曦亚贺倩罗静陶庆文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硫酸羟氯喹随机对照试验
- 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综述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运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对所纳入的数据使用Rev Man5. 3. 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文献6篇,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较之于单用甲氨蝶呤,患者28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肿胀关节数目,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减少。结论较之于单用甲氨蝶呤,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能够提高RA的临床疗效并降低相关副作用。
- 何春晓陈光耀徐愿张夏天郑思思徐行罗静陶庆文
- 关键词: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