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1—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11—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1—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并进行汇总,对抗菌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4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比例前3年连续下降,2014年有小幅上升;抗菌药物的品种数基本稳定;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及其复合物连续4年的销售额和DDDs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位;多数种类的抗菌药物的B/A值<1;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连续4年的DDDs排名第一位,同种药品不同年份的DDC值略有差异,多数药品的DDC值>100元。结论 2011—2014年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规范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规范。
- 李菁房德敏戴滨
- 关键词: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合理用药
- 奥司他韦致神经精神不良事件国内外文献系统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系统分析奥司他韦致精神异常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和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时间截止到2021年1月,纳入奥司他韦致神经精神不良事件的中英文病例报道,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归纳及统计。结果最终纳入中英文文献19篇,22例患者(男10例,女12例)。中位年龄17岁,其中50%为18岁以下儿童。多数患者无基础疾病,68.2%的患者为联合用药,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相关疾病史。不良反应表现为失眠、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幻觉、谵妄,严重者可出现自杀现象。68.2%的患者在服药2 d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时间最长在服药4 d后出现症状。主要的治疗措施是立即停药,7例不良反应严重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为苯二氮䓬类),多数患者在停药2 d内症状均有所改善或消失,其中3例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时间超过10 d,中位累积药量450 mg,最大累积药量750 mg,最小累积药量60 mg。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为肯定1例,很可能18例,可能3例。结论神经精神事件是奥司他韦少见的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幻觉、谵妄等,一般在用药2 d内发生,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当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现精神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避免导致严重后果。
- 李菁房德敏张金红
- 关键词:奥司他韦
- 甲巯咪唑致关节炎综合征系统文献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总结并分析甲巯咪唑致关节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和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截止到2020年5月,纳入甲巯咪唑致关节炎综合征的中英文病例报道,2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归纳及统计。结果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262篇,最终纳入20篇,27名患者。74%为女性患者,中位年龄30岁,其中25.9%为18岁以下儿童,多数患者无基础疾病,33.3%患者联合应用β受体阻断剂。ADR表现为阵发性、游走性关节疼痛,累及全身各处大小关节,严重者可影响自主活动,不能行走,66.7%的患者出现发热、瘙痒或皮疹等合并症状,14例伴有血沉(ESR)升高,16例伴有C反应蛋白(CRP)升高。85.2%的患者在服药30 d内出现不良反应(ADR)症状,时间最长在用药58 d后出现,治疗措施包括立即停药和对症治疗(主要使用NSAID、H1受体阻滞剂、激素),多数患者(81.5%)在治疗7 d内症状得到改善,中位累积药量490 mg,最小累积药量180 mg,最大为1980 mg。ADR关联性评价为肯定有关1例,很可能有关26例。结论关节炎综合征为甲巯咪唑少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时多数患者伴有发热、皮疹以及ESR和CRP升高,在服药后2个月内,应高度警惕关节症状的发生。临床医生应当主动告知患者一旦发现关节疼痛症状,需立即就诊,及时停药,对症治疗。
- 李菁房德敏张金红
- 关键词:甲巯咪唑关节炎
- 雾化吸入给药临床研究及进展被引量:10
- 2021年
- 雾化吸入给药是指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细小雾滴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的治疗作用。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雾化吸入给药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给药方式之一。本文就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雾化器的种类、雾化药物以及最新研究等方面加以综述,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李菁房德敏
- 关键词:雾化吸入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