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联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可控串联补偿(TCSC)的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 本文以山东大学动模实验室的可控串联补偿试验装置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分析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补偿范围和运行限制条件,并根据山东大学可控串联补偿试验装置设计方案要求,提出了监控平台通讯部分的设...
- 宁联辉
- 关键词:电力系统稳定智能控制单神经元模糊逻辑
- 文献传递
- 轴向放置轴向磁化的双环永磁轴承径向磁力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为了解决轴向放置轴向磁化的双环永磁轴承缺乏径向磁力解析数学模型等问题,在分析双磁环气隙磁导的基础上,结合稀土永磁材料特性和磁通连续原理,用虚位移法得出轴向放置轴向磁化的双环永磁轴承径向磁力解析数学模型。模型表明:该型永磁轴承径向磁力与磁环剩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径向磁力近似与磁环的平均直径成正比;磁环径向磁力随磁环径向宽度、轴向长度及磁路总磁导的增大而增大,随磁环相对磁导率及轴向间隙的增大而减小。模型计算值和试验值基本吻合。
- 田录林李言安源宁联辉梁振峰肖继明
- 关键词:永磁轴承数学模型
- 差拍控制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被引量:25
- 2004年
- 有源滤波器因可以实现谐波、无功、不平衡分量补偿等多种功能 ,所以已成为谐波抑制的主要技术。而且随着脉宽调制技术和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基于微机的数字脉宽调制方法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无差拍控制就是其中一种在预测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数字化脉宽调制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预测谐波电流的变化趋势并跟踪补偿 ,缺点是控制算法复杂 ,对预测模型依赖性较大 ,使其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在困难。针对这一不足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易于实现的差拍控制方法 ,并结合定脉宽调制技术 ,以单相并联型有源滤波器为对象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它具有和无差拍控制法相同的谐波补偿效果。
- 彭晓涛程时杰宁联辉罗成孙海顺
- 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电力系统电网无功功率补偿
- 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的D-STATCOM控制器仿真研究
- 文中针对中点钳位三电平电压型逆变器(NPC)主电路,提出了双变量电流间接控制方法。并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包 PSCAD/EMTDC中建立了DSTATCOM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DSTATCOM在动态无功补偿、抑制...
- 吕黎杨晓萍宁联辉
- 文献传递
- 关于故障分量概念的讨论被引量:13
- 2007年
- 近年来,基于故障分量的保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大量的文献多是从应用角度讨论故障分量、工频变化量、正序故障分量、负序故障分量、零序故障分量、暂态故障分量、突变量等概念。该文给出了这些概念的严格定义,并且讨论了它们的特征。概念的定义、特征的讨论,有助于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提高基于故障分量保护的研究和运行水平。
- 梁振锋康小宁姚李孝宁联辉
- 关键词:故障分量工频变化量突变量正序故障分量
- 可控串联补偿的非线性模糊PID控制被引量:2
- 2006年
- 分析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和可控串联补偿的非线性控制规律,并针对电力系统的高阶、强非线性特性,设计了单机-无穷大系统条件下可控串联补偿的非线性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及抑制阻尼功率震荡具有良好的效果。
- 解建宝宁联辉张靠社梁振锋
- 关键词:可控串补非线性模糊PID鲁棒性
- 可控串补(TCSC)的自适应单神经元控制被引量:11
- 2005年
- 电力系统是一个高阶、强非线性系统,其模型和运行参数的不确定性给各种控制器的设计带来极大的不便,智能控制方式通过人为构造一非线性映射与被控系统进行拟合,而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利用单神经元设计了可控串补(TCSC)控制器,并在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和常规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做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单神经元的TCSC自适应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 宁联辉程时杰文劲宇彭晓涛
- 关键词:可控串补单神经元鲁棒性
-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被引量:28
- 2008年
-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电力系统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课时的压缩和教学内容的增加。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项目,通过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提出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改革措施。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张靠社张欣伟宁联辉梁振锋
-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改革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