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常规超声在不同TI-RADS分级甲状腺结节中诊断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常规超声在不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甲状腺结节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采取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结节数96个)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前超声诊断资料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结果;以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常规超声在不同TI-RADS分级甲状腺结节中诊断价值。结果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常规超声诊断,3类、4a类、4b类、4c类、5类结节数量分别为6个、46个、28个、11个、5个。常规超声3类良性结节占比为6.25%,低于手术病理结果(15.63%),4~5类恶性结节占比为93.75%,高于手术病理结果(84.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3类良性结节占比12.50%,4~5类恶性结节占比87.50%,与手术病理结果(15.63%、84.3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37例,良性58例。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5.12%,显著低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准确率(94.19%)、手术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常规超声、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从低到高依次为52.58%、80.25%、91.26%,特异度从低到高依次为64.32%、91.36%、98.63%。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与诊断具有显著价值,临床可考虑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常规超声进行TI-RADS分级,再针对4~5类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进行诊断,提升诊断准确性。
- 景磊刘新羽陈小军白玲娇
- 关键词:常规超声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
- 胎儿唇裂与唇腭裂产前超声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胎儿唇裂与唇腭裂产前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 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500例孕妇均成功分娩,且均为单胎。通过出生后颜面部临床证实,2 500例胎儿中,共有19例(0.76%)唇腭裂病患。19例确诊为唇裂与唇腭裂的新生儿中,过产前超声诊断确诊的共有18例(94.7%)。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操作方便、安全无创,在胎儿唇裂与唇腭裂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及时、准确发现患有唇裂与唇腭裂的胎儿,对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齐艳张建蕾景磊
- 关键词:胎儿唇裂唇腭裂产前超声诊断
- 高频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穿刺活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及超声诊断为乳腺包块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乳腺包块及双侧腋窝部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对穿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
- 张建蕾白爱芳汪军虎刘新羽封小川景磊贺彩玲胡景
- 关键词:高频超声乳腺包块穿刺活检
- 文献传递
- 四维超声造影与盐水灌注超声造影评价不孕症输卵管通畅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对比四维超声造影与盐水灌注超声造影在评价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女性输卵管不孕症10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盐水灌注超声造影与四维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畅通性。比较两种方法与诊断金标准腹腔镜下通液术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组的符合率,敏感度,Kappa一致性等。结果在腹腔镜术中发现慢性盆腔炎68例,输卵管积水10例,输卵管结核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192条输卵管检查结果发现90条严重梗阻(1型),44条伞状闭锁(2型),26条稍有阻力外观有病变(3型),32条畅通且外观正常(4型)。4D-HyCoSy检查发现1型89例,2型47例,3型21例,4型35例;SIS检查发现1型84例,2型42例,3型14例,4型49例。4D-HyCoSy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SIS(P<0.05),灵敏度明显高于SIS(P<0.05),通过Kappa分析4D-HyCoSy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一致性高于SIS。结论 4D-HyCoSy可较为的准确判断输卵管通畅性,具有无创,简便等优点,对人体无危害作用。诊断结果与腹腔镜下通液术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可作为一线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首选方案。
- 梁丽张建蕾景磊贺彩玲雷博
- 关键词:不孕症输卵管通畅性
- 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167例SUI患者、100名健康体检女性,依次将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根据分娩次数将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80例,多次分娩)、观察2组(87例,初次分娩)。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各组的检查结果、膀胱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观察1组Valsalva动作时的膀胱颈下降度小于观察2组、对照组(P<0.05);观察1组尿道倾斜角、膀胱逼尿肌厚度、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均大于观察2组、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患者的尿道倾斜角、膀胱逼尿肌厚度、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均大于中度,且中度大于轻度(P<0.05)。观察1组的膀胱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观察2组(P<0.05)。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能够对多次分娩和妊娠SUI患者的尿道及膀胱颈周围支持结构进行观察,从而为临床制定盆底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SUI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刘江云刘新羽杨凯张建蕾景磊刘学琳拓胜军常旺燕
- 关键词:分娩妊娠压力性尿失禁
- 高频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穿刺活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例临床及超声诊断为乳腺包块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乳腺包块及双侧腋窝部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对穿刺组织进行病理...
- 张建蕾白爱芳汪军虎刘新羽封小川景磊贺彩玲胡景
- 关键词:高频超声乳腺包块穿刺活检
- TI-RADS分级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 评价改良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T I-RADS)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1302个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级,分级标准:0级,甲状腺弥漫性...
- 张建蕾拓胜军景磊
- 关键词: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诊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实时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均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诊断四格表计算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两种检查联合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及误诊率。结果80例疑似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经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62例,常规超声术前检查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48例,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57例,二者联合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60例。经诊断四格表计算,常规超声检查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误诊率及漏诊率明显低于单一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高于常规超声检查,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常规超声检查。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可明显提升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景磊张建蕾刘新羽封小川尚娜
- 关键词:常规超声检查
- 经阴道四维超声造影评估子宫输卵管通畅性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 分析经阴道四维超声造影(TVS 4D-Hycosy)在子宫输卵管通畅性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延安市人民医院不孕症患者89例,新型微泡型造影剂(Sono Vue)造影基础上采用TVS 4D-Hycosy实时观察子宫输卵管形态、造影剂流动及弥散等超声影像特征,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89例不孕患者的173条输卵管的4D-Hycosy造影图像显示,输卵管通畅61条,表现为输卵管柔软,造影剂快速进入盆腔并迅速弥散;输卵管通而不畅78条,表现为输卵管局部纤细或增粗,造影剂缓慢进入盆腔,弥散延迟;输卵管不通畅34条,表现为双侧输卵管中断或不显影。不良反应包括轻度疼痛46例,中度疼痛38例,迷走神经反应或疼痛需要观察4例。结论 TVS 4D-Hycosy可立体动态观察子宫输卵管形态结构及走行,有效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可作为临床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判断的一种安全的筛选方法。
- 张建蕾景磊常芬琴贺彩玲
-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通畅性
- 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肌少症患者(观察组)和同期4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两组均行二维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及收缩状态下腓肠肌杨氏模量平均值(以下简称杨氏模量值)的差异。观察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弹力带训练,记录其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入院时与干预1、3、6个月后握力、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表(SPPB)评分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维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老年肌少症诊断和疗效预测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及杨氏模量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6.90%(73/84);干预1、3、6个月后握力、ASMI、SPPB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杨氏模量值诊断老年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0.716、0.621、0.749,各参数联合应用的AUC为0.911,高于其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杨氏模量值预测老年肌少症疗效的AUC分别为0.805、0.846、0.785、0.775,各参数联合应用的AUC为0.889,高于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 刘伟张建蕾刘宇曹光明景磊
- 关键词:老年疗效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