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肩部经络循行文献及肩周炎临床诊察的肩部经络循行规律研究
- 根据针灸经典文献与导师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归纳、总结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络脉、经别和经筋与病症的关系)在人体不同部位循行与交叉的排列规律,探寻经络系统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规律及分布方式,与人体解剖、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总...
- 边涛
- 关键词:肩周炎穴位针灸
- 文献传递
- 循经取穴温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基于肩部经络循行指导的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2部古籍和11种期刊中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文献并进行整理,统计穴位和使用频率,总结出研究肩周炎的经脉、诊察部位、精确的诊察定位。收集近2年共8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肩部经络循行指导下温针灸治疗和局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治疗结束时比较2组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和局部温针灸组相比,肩部经络循行指导下温针灸治疗组疼痛评分及总有效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部经络循行指导下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优势明显,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王妍妍彭志杰张文涛边涛李在荣李艺赵公泽王朝阳
- 关键词:经络循行肩周炎针灸
- 得气与肩周炎取穴关系探讨被引量:11
- 2016年
- 得气是针刺补泻的基础,分为得正气和得邪气,得气通过医者手下感知,而不包括患者的感觉。得正气的感觉是和而缓,得邪气的感觉是紧而急。根据得气理论可确定肩周炎针灸取穴以手三阳经为主,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为辅,常用穴位有肩髃、肩贞、肩髎、曲池、合谷、外关、支沟、中渚、肩井。
- 边涛王朝阳彭志杰王妍妍李京忠田贵华刘书坤
- 关键词:得气肩周炎黄帝内经中医理论
-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取穴规律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取穴规律,为临床取穴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检索24部古籍和11种核心期刊,对检索结果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究。结果:共检索到古代文献77条原文,34个穴位,合160穴次;现代文献336篇,80个穴位,合3792穴次。结论:周围性面瘫的基本取穴规律:重视阳经,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太阳经为辅,具体经穴以地仓、颊车、丝足空、水沟、承浆、阳白、合谷、迎香为主,同时依据经络诊察兼顾其他经脉及经穴。
- 彭志杰王妍妍边涛李在荣李艺王朝阳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穴位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针灸取穴规律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22部古代典籍和11本现代中文期刊,对其中有关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文献进行整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穴位进行归纳。结果:筛选出古代文献108条原文,涉及11条经脉,32个穴位,157穴次;现代文献79篇文章,涉及14条经脉,100个穴位,651穴次。经过分析,初步总结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本病的取穴规律,即经络诊察的取穴规律:常用经脉有足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常用部位是头面部、上肢部和下肢部;常用穴位有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水突。结论:初步得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取穴规律,同时也可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经络诊察的取穴规律。将经络诊察结合四诊,能快速且准确地找到患者经络系统上的阳性反应点,指导经络辨证和治疗,有助于掌握疾病预后,提高疗效。
- 刘书坤姜旻王妍妍边涛周丽王朝阳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针灸经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