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骏雄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耳蜗径线测量与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测量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耳蜗的径线,探讨其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的意义。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LVAS组)和40例内耳结构正常的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对照组)的颞骨高分辨率CT资料,通过多平面重组,测量耳蜗各径线数据,包括长径A、宽径B、高度H以及耳蜗蜗管长度L,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组内男女之间耳蜗各径线存在差异,女性各径线均小于男性(P<0.05)。LVAS患者的耳蜗长径A为8.88±0.43 mm、宽径B为6.57±0.43 mm、高度H为2.99±0.25 mm、蜗管长度L为33.94±1.99 mm;对照组分别为长径A 9.27±0.52 mm、宽径B 6.99±0.41 mm、高度H 3.04±0.34 mm、耳蜗蜗管长度L 35.79±2.18 mm。LVAS组长径A、宽径B、蜗管长度L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耳蜗高度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耳蜗长径A、宽径B及蜗管长度L比内耳结构正常的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小,CI术前测量耳蜗各径线,可以为植入电极的个性化选择及手术提供参考。
- 文骏雄李珏颀马秀岚
-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人工耳蜗植入
- 语前聋患儿不同年龄段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言能力远期康复效果比较
- 魏薇文骏雄胡月董耀东刘东亮马忠良马秀岚
- IT-MAIS对双耳双模式患儿远期听觉能力康复效果评估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对双耳双模式(Cochlear Implantation and Hearing Aids,CIHA)人工耳蜗植入术后3年内听觉能力康复效果评估及其发展规律。方法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0-3岁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CIHA组(24例)和单侧CI组(26例),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开始康复训练时(即入训时)、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的IT-MAIS中声音察觉能力得分、IT-MAIS中声音识别能力得分、IT-MAIS听觉发育总体能力得分、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问卷得分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IT-MAIS各项得分均随时间呈同步增长趋势;CIHA组IT-MAIS各项得分均高于单侧CI组,其中听觉能力和声音识别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678,P<0.05;F=6.589,P<0.05);IT-MAIS各项得分前12个月增长速度最快,声音察觉能力发展早于声音识别能力;CIHA组患儿听觉发育总体能力得分从第18个月进入平台期,单侧CI组从第24个月进入平台期;CIHA组和单侧CI组IT-MAIS总分与SIR及CAP得分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861,P<0.05;r=0.864,P<0.05;r=0.898,P<0.05;r=0.910,P<0.05)。结论CIHA聆听模式可促进患儿术后听觉能力康复,尤其是声音识别能力,建议术后听觉能力康复时间不少于18个月;IT-MAIS量表有望成为一项简便、有效、可用于评估CIHA患儿听觉能力康复的方法。
- 文骏雄魏薇马秀岚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能力
- 五项病史评分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通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典型病史构建五项病史评分表,并探讨该评分表在BP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84例眩晕患者采集病史,完成五项病史评分表(仰头、弯腰、起床、床上翻身、头部快速运动是否出现眩晕或眩晕加重),行Dix-Hallpike试验和滚动试验检查作为诊断依据,确定BPPV诊断,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五项病史评分表在BPPV诊断中的预测能力。结果:分析ROC曲线提示,总得分>7分时,敏感度为95.4%、特异度为80.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3。结论:五项病史评分表在诊断BPPV过程中,简洁方便,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可以作为在眩晕患者中对BPPV筛查及诊断的方法,可指导眩晕患者进一步行专科检查及治疗。
- 文骏雄马秀岚刘东亮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
- 中耳腔内黏液瘤伴骨性肿物1例
- 2020年
- 1病例报告患儿,男,9岁,因右耳听力下降半年于2018年2月22日收入我科治疗。患儿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听力下降,无耳鸣、耳痛及耳流脓,无眩晕及面瘫,自行用氧氟沙星滴耳剂滴耳及口服抗炎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专科体检:右侧外耳道通畅,鼓膜增厚、膨隆,标志不清。
- 张琬悦魏薇胡月文骏雄马秀岚
- 关键词:中耳黏液瘤
- 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三年内语言能力发展规律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 CI)后3年内语言能力发展规律。方法以371例语前聋CI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植入年龄1~7岁,平均植入年龄3.02±1.60岁,分别于入训时(即开始康复训练时)及训练后6、12、18、24、30、36个月时进行语言清晰度、语法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共五项语言能力评估,同时进行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 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评估。结果①患儿的五项语言能力发展均随时间延长呈同步增长趋势,入训时及训练后6、12、18、24、30、36个月时语言清晰度年龄分别为0.59±0.87、1.49±1.00、2.33±1.06、3.13±0.96、3.71±0.74、3.83±0.46、3.90±0.35岁,语法能力年龄分别为0.73±1.03、1.58±1.09、2.55±1.20、3.20±0.93、3.58±0.72、3.83±0.45、3.92±0.32岁,理解能力年龄分别为0.80±1.10、1.82±1.16、2.97±1.14、3.42±0.82、3.72±0.60、3.87±0.40、3.96±0.22岁,表达能力年龄分别为0.48±0.83、1.31±1.03、2.18±1.13、3.11±0.92、3.53±0.71、3.82±0.47、3.92±0.29岁,交往能力年龄分别为0.54±0.88、1.27±0.99、2.23±1.13、3.07±0.94、3.50±0.75、3.82±0.47、3.93±0.39岁,且前12个月增长速度最快(P<0.05),发展顺序依次为理解能力、语法能力、语言清晰度、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其中理解能力发展速度明显先于其他四种语言能力(P<0.05);②五项语言能力发展速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变缓,其中语言清晰度、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在第30个月之前两两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法能力和理解能力在第24个月之前两两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入训时及训练后6、12、18、24、30、36个月时CAP平均分级分别为0.85±0.80、2.18±1.00、3.37±1.13、4.62±1.22、5.43±1.10、6.13±0.84、6.61±0.67级,SIR平均分级分别为1.16±0.50、1.81±0.78、2.84±0.87、3.70±0.87
- 魏薇文骏雄胡月董耀东刘东亮马忠良刘晶关丽华马秀岚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语言能力
- IT-MAIS对双耳双模式患儿3年随访听觉能力康复效果评估
- 魏薇文骏雄胡月马秀岚
- 双耳双模式患儿听觉言语能力远期康复效果评估
- 魏薇文骏雄胡月刘东亮董耀东马忠良马秀岚
- Fgf22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在耳蜗带状突触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2, Fgf22)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amily, Fgfs)的成员之一。Fgf22与哺乳动物胚胎期大脑发育、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的形成、维持与调控等都有着密切联系,最近研究发现Fgf22与听觉系统耳蜗带状突触密切相关。因此,充分认知Fgf22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听觉系统耳蜗带状突触中的意义,将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相关遗传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也将为发现潜在耳聋新基因提供新思路。
- 魏薇文骏雄董耀东马秀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