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乐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维打印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索研究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由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HA/β-TCP)组成的双相磷酸钙陶瓷(BCP)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潜力,为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制备质量比为3∶7的HA/β-TCP复合纳米支架,扫描电镜(SEM)观察支架形态。将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通过CCK-8实验检测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分;并以相同材料制备的压模片进行比较。结果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为三维均匀多孔隙结构,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够在此支架上很好的增殖,分化。结论三维打印制备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促进细胞的分化,可作为细胞支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
- 李佳乐夏轶超澈力格尔刘敏王梓霖韩冰
-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组织工程
- 下颌骨肉瘤腓骨瓣髂骨瓣修复后复发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一例报道
- 目的:报道下颌骨肉瘤腓骨瓣修复术后复发髂骨瓣修复术术后复发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一例。方法:患者男性,41岁,患者诊断为下颌骨骨肉瘤,于外院行下颌骨扩大切除、腓骨瓣修复术,术后一个月左右见骨瓣边缘异常,行下颌骨扩大切除,髂骨瓣...
- 李佳乐刘剑楠
- 关键词:腓骨瓣髂骨瓣股前外侧皮瓣
- 双相磷酸钙陶瓷化学组成对其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双相磷酸钙陶瓷是由一种由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的生物活性陶瓷,其化学组成与骨组织的无机成分十分相近,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降解速率可调控等特点,因此有望成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综述双相磷酸钙陶瓷化学组成对其抗压强度、降解性能、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骨诱导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尤琦张赢心李佳乐刘敏王梓霖韩冰
- 关键词:快速成型技术
- 口腔颌面部溶骨症
- 2018年
- 溶骨症又称Gorham-Stout综合征,以自发性进行性骨吸收为主要特点,在临床上较罕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理以薄壁血管增生和纤维组织代替消失的骨组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多样,可发生于身体多处骨组织,甚或侵及临近的软组织。目前国内外关于颌面部溶骨症的报道较少,而且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价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简要综述。
- 刘敏刘炜炜徐志民王梓霖李佳乐韩冰
- 关键词:颌面骨
- 开窗减压术术治疗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 研究目的:成釉细胞瘤是颌面部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虽属良性肿瘤的范畴,但其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具有局部浸润骨质的特点,术后容易复发。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发病平均年龄仅为26岁,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对患者功能及美观...
- 徐志民韩冰李佳乐戴桓琰
- 关键词:成釉细胞瘤
- 文献传递
- 开窗减压术对成釉细胞瘤术前术后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成釉细胞瘤(AM)是一种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约占牙源性肿瘤的60%以上,头颈部肿瘤的1%左右。大多数肿瘤发生于颌骨内且多发生于下颌磨牙区,常导致颌骨膨大和面部变形。虽属良性肿瘤但是其局部侵袭性和复发率较高。
- 澈力格尔夏轶超李佳乐王雨萌王宁宁孙静淳文静韩冰
- 关键词:成釉细胞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开窗减压牙源性肿瘤
- 左旋聚乳酸/明胶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左旋聚乳酸/明胶(PLLA/Gel)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潜力,为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LA/Gel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将其与软骨细胞共培养,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扫描电镜(SEM)等观察细胞、支架及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形态结构;通过MTT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定量检测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能力;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软骨细胞在支架上表达软一型胶原、二型胶原及十型胶原基因的相对定量。结果静电纺丝PLLA/Gel复合纳米纤维支架为三维多孔结构,软骨细胞能够在此支架上很好的粘附、增殖并分泌软骨特异性的ECM,且能稳定的表达软骨相关基因。结论静电纺丝PLLA/Gel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对软骨细胞有着良好的相容性,可以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中。
- 李正强李佳乐王冠勋澈丽格尔夏轶超杨婷韩冰
- 关键词:左旋聚乳酸明胶静电纺丝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