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脂肪
  • 2篇肾错构瘤
  • 2篇MRI
  • 2篇错构瘤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早期肾癌
  • 1篇软件可视化
  • 1篇肾癌
  • 1篇能谱
  • 1篇可视化
  • 1篇化学位移
  • 1篇计算机断层
  • 1篇计算机断层扫...
  • 1篇X线
  • 1篇X线计算
  • 1篇X线计算机
  • 1篇X线计算机断...
  • 1篇X线计算机断...
  • 1篇CT技术
  • 1篇成像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四七...

作者

  • 3篇黄华
  • 2篇周保成
  • 2篇黄科峰
  • 2篇方晓熠
  • 2篇伍晓刚
  • 1篇宋君
  • 1篇甘红波
  • 1篇程玉青
  • 1篇黎昌华
  • 1篇况兵
  • 1篇黄金山
  • 1篇周鹏
  • 1篇杨兴民

传媒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医疗装备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技术在少脂肪肾错构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技术在少脂肪肾错构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CT平扫肿块内均未见成熟脂肪密度影的少脂肪肾错构瘤MRI同反相位表现,同时结合其他MRI表现。结果目测法17例中,9例病灶在反相位信号较同相位弥漫性或局限性降低,3例在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但在脂肪抑制T2WI上病灶内高信号成分被抑制。5例病灶在反相位和脂肪抑制T2WI都无明显信号改变。其他MRI表现:14例T2WI呈均匀低信号,3例呈混杂信号。17例均未见假包膜。增强扫描17例均强化较均匀,10例皮质期中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实质期及肾盂期持续强化,3例呈一过性强化,即"快进快出"强化方式。结论 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技术,结合MRI其他表现,有助于对少脂肪肾错构瘤的鉴别诊断。
黄科峰伍晓刚黄华程玉青周保成况兵黄金山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能谱CT技术及MRI在少脂肪肾错构瘤与早期肾癌的鉴别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少脂肪肾错构瘤(R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能谱CT技术及MRI检查的影像特征。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脂肪RAML(17例)和ccRCC(28例)共4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少脂肪RAML患者17例,CT平扫12例呈稍高密度,3例呈等密度,2例呈混杂低密度,5例T2WI均呈均匀低信号,T1呈等信号;17例均强化较均匀,14例呈持续强化,3例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ccRCC患者28例,CT平扫14例低密度,8例呈等密度,6例呈混杂低密度;6例T2WI均呈混杂稍高信号,3例有假包膜;25例呈不均匀强化,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3例呈持续强化。能谱CT技术分析:17例少脂肪RAML中,10例平扫脂(水)密度图病灶呈稍高密度,水(脂)密度图呈稍低密度,平扫70 Kev ROI图的能谱曲线呈直线型,与脂肪标准曲线有一定不同,直方图显示大部分CT值位于30~40 HU,但仍有一小部分CT值在0 HU以下,三期增强能谱曲线呈衰减型,皮质期及实质期其曲线形态一致。28例ccRCC患者均未见RAML类似征象。结论能谱CT技术分析对少脂肪RAML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MRI检查,可明显提高对少脂肪RAML及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
黄科峰伍晓刚宋君周保成黄华方晓熠周鹏甘红波
关键词:肾错构瘤早期肾癌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MRI的软件可视化维修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具有的无创、超快速性、清晰的解剖结构、反应组织代谢功能性等特点,是以往任何成像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目前,MRI普遍用于医疗行业,我国县级医院基本有配备。MRI分超导和永磁两种,超导利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线圈,产生高场强稳定磁场,永磁采用铁磁材料充磁之后形成磁场。超导采取圆筒式设计,让有些患者产生恐惧感,也不适用于肥胖患者;而永磁采取开放式外形设计,避免了超导的这些缺点。
杨兴民方晓熠黎昌华黄华
关键词:MRI可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