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充
作品数:
3
被引量:5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李志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游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兰静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李登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曹长军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动脉
2篇
动脉瘤
2篇
动脉瘤性
2篇
动脉瘤性蛛网...
2篇
预后
2篇
蛛网膜
2篇
蛛网膜下
2篇
蛛网膜下腔
2篇
蛛网膜下腔出...
2篇
网膜
2篇
下腔出血
2篇
颅内
2篇
颅内动脉
2篇
颅内动脉瘤
2篇
膜下
2篇
出血
1篇
动脉瘤破裂
1篇
短期预后
1篇
血管
1篇
血管痉挛
机构
3篇
武汉大学
作者
3篇
黄充
2篇
李志强
1篇
江普查
1篇
曹长军
1篇
李登辉
1篇
兰静
1篇
游金
传媒
1篇
中华神经外科...
1篇
中华老年医学...
1篇
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1篇
2017
2篇
2016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7年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首位病因。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3.6%-6%,其中破裂率为1%~2%。SAH导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脑梗死和脑积水等多种病理性改变,病死率高达25%~60%,首次出血后的患者如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3周内将有40%的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的死残率高达80%。
黄充
李志强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短期预后
颅内动脉瘤破裂
脑血管痉挛
病理性改变
再出血
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5年5月手术治疗颅咽管瘤126例,采用翼点入路54例、前纵裂入路21例、经胼胝体入路19例、经鼻蝶入路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87例,近全切除28例,部分切除11例。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得到缓解;41例内分泌异常患者中改善18例;65例视力障碍患者中52例缓解。术后发生钠代谢紊乱117例、尿崩症82例、高热47例、同侧动眼神经瘫痪4例、意识障碍37例、癫痫8例(经药物治疗后均控制良好)。肿瘤复发12例,经伽玛刀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术前依据肿瘤的分型选择合适的入路,术中保护好垂体柄、下丘脑及其周围重要神经结构,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程荆
江普查
曹长军
李登辉
黄充
游金
兰静
关键词:
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手术入路
疗效
影响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2016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PAASH分级、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痉挛、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入院时PAASH分级、吸烟、高血压、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影响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070)、PAASH分级(OR=2.542)、吸烟(OR=5.772)、高血压(OR=7.150)、手术时机(OR=2.908)和手术方式(0R=0.161)是影响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准确的进行病情综合分析、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和采用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黄充
李志强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