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婕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浮选
  • 1篇电选
  • 1篇中煤
  • 1篇提纯
  • 1篇菱镁
  • 1篇菱镁矿
  • 1篇摩擦电选
  • 1篇可浮性
  • 1篇化学性质
  • 1篇荷电
  • 1篇褐煤
  • 1篇粉体
  • 1篇浮选机
  • 1篇浮选机理
  • 1篇浮选药剂
  • 1篇
  • 1篇表面化学
  • 1篇表面化学性质
  • 1篇表面性质
  • 1篇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工业...

作者

  • 4篇王婕
  • 3篇何亚群
  • 1篇张涛
  • 1篇周蕊
  • 1篇朱向楠
  • 1篇谢卫宁
  • 1篇张伟刚
  • 1篇王海锋
  • 1篇张夏
  • 1篇张光文

传媒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选煤技术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废弃锂离子电池富钴粉体可浮性的改善被引量:10
2016年
为了通过浮选高效分离、回收废弃锂离子电池富钴粉体中的钴酸锂和石墨,采用增大钴酸锂和石墨的可浮性差异的方法,以Fenton试剂作为改性剂,对废弃锂离子电池中回收的富钴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Fenton试剂的改性过程,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后的产物进行表征;通过浮选实验验证富钴粉体可浮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可以有效降解去除富钴粉体颗粒外层的有机杂质,使钴酸锂和石墨的表面润湿性差异增大,提高富钴粉体的可浮性;改性后钴元素的浮选富集比达到1.41,回收率达到99%。
张伟刚何亚群张涛张光文王婕
关键词:浮选
破碎方式对中煤表面性质及后续浮选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中煤在不同破碎方式作用下由于表面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破碎产物浮选行为的现状,在物相组成分析基础上,分别采用鄂式破碎和湿法球磨方法将中煤破碎至-0.5 mm,试验结果表明,湿法球磨破碎产品的解离效果较鄂式破碎产品好。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伴生黄铁矿解离致使在鄂式破碎产物表面检测到FeS2、FeS;湿法球磨的氧化氛围导致煤粒表面的FeS2、FeS变为FeOOH。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湿法球磨可增加煤粒表面疏水甲基基团含量,而亲水羟基基团的含量则降低;不同破碎产品解离程度及表面性质的差异导致其浮选效果不同,当浮选精煤产率为10%时,湿法球磨精煤灰分较鄂式破碎产物灰分降低2.14%。分级浮选结果表明:除粒级0.25~0.125 mm外,湿法球磨产物中0.5~0.25、0.125~0.074以及-0.074 mm的浮选效果均高于相应粒级的鄂式破碎产物。
谢卫宁何亚群朱向楠王婕张夏周蕊
关键词:表面化学性质
菱镁矿摩擦电选提纯的试验研究
为了有效利用低品位菱镁矿,同时降低菱镁矿分选提纯成本,采用擦电选对低品位菱镁矿进行了分选提纯的试验研究.实验以纯矿物菱镁矿与石英(品位分别为47.69%与99.99%)为模拟物料分别研究了与不同塑料颗粒球碰撞摩擦之后的荷...
赵小路王海锋李垚王婕
关键词:摩擦电选荷电菱镁矿
基于分子结构模型的褐煤与浮选药剂界面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褐煤表面亲水性强,在浮选过程中需添加表面活性剂提高其疏水性,研究褐煤与表面活性剂的界面作用有助于提高褐煤浮选效率。通过测试褐煤结构参数,建立了内蒙古锡林浩特褐煤分子结构模型,并对比了实际测试与模型计算的红外光谱图,验证了该分子结构的代表性。模拟结果表明:水分子通过静电作用在褐煤表面形成水化膜,吸附了表面活性剂的褐煤表面与水分子之间的界面作用能显著降低,特别是吸附了失水山梨醇油酸酯之后,水分子在远离褐煤表面的上方形成了聚集状态,阻碍了水分子的吸附,改善了褐煤表面的疏水性。褐煤浮选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
何亚群王婕王婕谢卫宁王帅
关键词:褐煤浮选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