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刚

作品数:55 被引量:385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实证
  • 6篇数字经济
  • 6篇SNA
  • 5篇货币
  • 4篇中国式现代化
  • 4篇人工智能
  • 4篇经济核算
  • 4篇机器人
  • 4篇工业机器人
  • 4篇共同富裕
  • 4篇国民经济核算
  • 4篇财政
  • 3篇账户
  • 3篇实证检验
  • 3篇数字鸿沟
  • 2篇虚拟经济
  • 2篇演进
  • 2篇政府
  • 2篇支配
  • 2篇制造业

机构

  • 50篇西南财经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贵州财经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邮电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作者

  • 54篇彭刚
  • 6篇朱莉
  • 5篇聂富强
  • 3篇李宏兵
  • 3篇彭刚
  • 2篇杨琳
  • 2篇李杰
  • 2篇赵春明
  • 1篇黄海燕
  • 1篇席玮
  • 1篇李长安
  • 1篇林旭东
  • 1篇郭露
  • 1篇聂富强
  • 1篇丁少玲
  • 1篇丁萌萌
  • 1篇石凯
  • 1篇耿蕴洁

传媒

  • 4篇中国统计
  • 4篇统计与信息论...
  • 4篇统计研究
  • 4篇统计学报
  • 3篇统计与决策
  • 3篇经济统计学(...
  • 2篇金融教育研究
  • 2篇统计理论与实...
  • 1篇调研世界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软科学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人口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价格月刊

年份

  • 4篇2025
  • 8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199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NA2025主要内容和修订变化
2025年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ounts,简称SNA)是宏观经济统计的基石,可为政策制定、经济分析和国际比较提供关键数据支撑。现行的SNA2008一般被认为是SNA的第五个版本,然而由于2008年后世界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和变化,导致SNA2008难以满足当下需求,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全球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亟须反映其中的新情况、解决其中的新问题,并体现在新的核算准则中。
彭刚吴佩欣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论高等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体系
彭刚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里,这些事与统计息息相关
2024年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重磅发布,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有很多举措与统计息息相关,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统计部门发力的重点方向,具体来看主要有六大方面。
彭刚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三中全会
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特教专业的大学联盟构建被引量:1
2018年
人工智能为大学的特教专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重度残疾人集中学习、视听残疾者无障碍交流等方面实现突破,但是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问题:设置特教专业的学校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各地区高等院校录取残疾考生情况差异大、学校资源与招生情况匹配度低、学生随班就读有困难、专业设置单一重复、辅助教师资源严重不足,这都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的障碍。为此,建议除了依靠技术纵深发展,还要建立有效的大学联盟,加强高校间的联动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发挥人工智能的可扩展性、开放性功能,明晰教育部门责任,平衡各地、各学校间的资源投入水平,重点在课程开发与相关教师培训方面下功夫。
王琦廖娟李长安彭刚
关键词:大学联盟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测算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在传统的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中引入产业发展质量指数,构建兼备量与质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方法,估算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基于测算结果,利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高质量发展推动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演进规律,探究三大地带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差异情况,识别阻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全国与三大地带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东部绝对水平高于其他地带,中部平均增速最快。中部和西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份间存在空间差异特征,大部分省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较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带间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第二,全国和东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具有分散趋势,存在一定程度的梯度效应和微弱的极化现象。中部和西部区域内出现水平极高值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是中部。第三,全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存在不均衡现象,全国、东部与西部的区域内差异随着时间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而中部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并在2017年超过东部成为差异最大的区域。地带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差异也整体下降,东部和中部之间的差距相对更大,地带之间差异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第四,外资依存度、保障水平是阻碍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
彭肖肖彭刚沈亚楠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级化
数字素养、数字鸿沟与相对贫困群体脆弱性
2025年
以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素养对相对贫困群体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显著降低相对贫困群体脆弱性,主要作用机制为积累社会资本、增加信息获取途径、促进就业和激励创业;数字素养的减贫效应随时间减弱,但对相对贫困边缘群体的防返贫作用仍然显著;数字素养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作用存在区域、城乡和群体差异,并且一级数字鸿沟、二级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影响数字素养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发挥。研究结论可为通过提升数字素养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新经验证据,也可为防止相对贫困群体规模性返贫提供一定参考。
杨耀武张一帆彭刚
关键词:数字鸿沟相对贫困贫困脆弱性贫困治理
政府创业支持与国家创新绩效:文化价值观的调节效应被引量:2
2018年
创业作为实现创新的过程,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价值观作为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对创新过程施加重要影响。以文化价值观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府创业支持与国家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并通过全球54个国家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政府政策支持、资金可获得性对国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权力差距、个人主义、不确定性规避负向调节政策支持与国家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个人主义正向调节资金可获得性与国家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而男性气质不存在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对政府制定有效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吴中兵宋赫民彭刚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
SNA视角下中国虚拟经济总量核算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的内核出发,依照SNA的理论基础,探究了虚拟经济总量核算理论、核算范围及难点等问题,并估算了中国2007—2015年虚拟经济资产价值的总量。理论研究表明,虚拟经济总量核算体系的构建,应以虚拟经济资产存量价值总量为基础,以核算期内虚拟经济资产价值变动总量为核心,以数量变化引起价值变动总量和价格变化引起价值变动总量为结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虚拟经济资产存量价值扩张迅速,但资产价值变动总量波动较大,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向虚趋势。
彭刚彭刚
关键词:虚拟经济
“限购令”能够有效平抑房价吗——基于2007年~2015年我国30个城市的数据被引量:3
2018年
以国内30个城市为样本,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和A&H迭代模型研究了2011年各城市相继出台的限购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而评价“限购令”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30个城市中仅有5个城市是可以基本确认其房地产市场不存在价格泡沫。存在泡沫的城市,泡沫程度虽各有不同,但其变化路径具有相似性,即在2011年“限购令”实施前几年泡沫程度逐步上升,2012年都有所回落,之后年份又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认为“限购令”仅能够在较短期内抑制房价持续升高。面对房地产过热的现象,实施“限购令”仅仅是权宜之计。政府“因势利导”,发挥其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这是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治本之策”。
彭刚赵乐新李晶茂
关键词:房地产热房地产泡沫
财政压力、税收征管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证据被引量:3
2023年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促进共同富裕是“十四五”规划就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问题做出的明确政策指向。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市级政府财政压力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改革使市政府辖区内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引致的财政压力激励市级政府加强税收征管,提高了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劳动密集度,最终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分析发现,改革效果仅体现在所得税由地税局负责征管的企业;同时,改革的影响在税基窄、土地财政能力弱、税收征管强度弱的地区更为明显。此研究有助于解读“压力型”财政激励下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及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赵乐新彭刚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财政压力税收征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