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小英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通气
  • 1篇导管
  • 1篇心静脉压
  • 1篇氧气
  • 1篇氧气管道
  • 1篇氧气驱动
  • 1篇氧气驱动雾化
  • 1篇引流
  • 1篇造口
  • 1篇造口袋
  • 1篇粘贴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留置
  • 1篇深静脉留置导...
  • 1篇深静脉置管
  • 1篇深静脉置管术
  • 1篇渗血
  • 1篇使用效率

机构

  • 6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贾小英
  • 2篇李雪梅
  • 2篇许丹
  • 2篇万文霞
  • 2篇凌楠
  • 1篇潘静亚
  • 1篇姚莉
  • 1篇曹玲
  • 1篇韩英
  • 1篇杨燕

传媒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通过对三种不同雾化吸入方法作对比,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使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IV)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入住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对照组采用NIV间歇期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试验一组采用NIV同时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试验二组采用NIV同时空气驱动雾化治疗,三组无创呼吸机设置和雾化治疗方案均保持一致。比较三种雾化吸入方法的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tCO_(2))的动态波动,动脉血气指标(PaCO_(2)、PaO_(2)、pH),生命体征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异常波动次数。结果对照组、试验一组雾化15 min的PtCO_(2)水平均高于试验二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雾化15 min PtCO_(2)高于其他时间点PtCO_(2)(P<0.05)。试验一组各时间点PtCO_(2)总体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二组各测量时间点PtCO_(2)随测量时间逐渐降低(P<0.05),试验二组雾化前后的PtCO_(2)差值(ΔPtCO_(2))较对照组和试验一组大(P<0.05)。试验二组雾化结束0 min、5 min PtCO_(2)均低于对照组和试验一组(P<0.05),雾化结束10 min、15 min PtCO_(2)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PtCO_(2)除雾化结束10 min与雾化结束15 min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PtCO_(2)均随测量时间降低(P<0.05)。试验一组任意两个时间点PtCO_(2)均有显著差异,随测量时间降低(P<0.05);试验二组雾化结束5 min PtCO_(2)较雾化结束0 min低(P<0.05),其余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PaCO_(2)和pH值最早与治疗第4天PaCO_(2)和pH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一组、试验二组治疗前PaCO_(2)与其余时间点均有显著差
杨燕姚莉万文霞贾小英凌楠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雾化吸入氧气驱动雾化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机管道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呼吸机管道支架,包括柔性柱,所述柔性柱的一端焊接有夹块,另一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夹块的外部套接有连接卡,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板,且伸缩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块,并且两个连接块的两端均通过支杆分...
贾小英许丹周洁
文献传递
一种俯卧位通气的患者用减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俯卧位通气的患者用减压装置,包括肩枕,其上端中部连接有连接布层,且连接布层的内侧缝纫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侧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内侧连接有U型枕;头枕,其安装在U型枕的前端,...
李雪梅韩英万文霞曹玲贾小英凌楠
文献传递
ICU患者用引流造口袋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是一种ICU患者用引流造口袋,包括造口袋本体,造口袋本体上具有造口底盘,造口底盘设置在造口袋本体前部的中心位置,封口袋本体的下端具有开口,还具有连接套体,连接套体包括上端均具有开口的内套与外套,内套固定...
潘静亚李雪梅贾小英
文献传递
SBAR交接模式对护士危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质量及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SBAR交接模式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危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质量及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5月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从事护理工作的2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2月—3月(实施前),护士对患者实施常规干预及床旁交接班,2021年4月—5月(实施后),护士对患者实施基于SBAR交接模式的床旁交接班,比较SBAR交接模式实施前后护士交接班质量及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并分别选取SBAR交接模式实施前后护士护理的100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实施基于SBAR交接模式的床旁交接班后,护士交接班质量评分为(67.52±2.97)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54.98±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为(36.43±2.98)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27.53±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为9.0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SBAR交接模式的床旁交接班能够有效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危重症患者交接班质量及其自我效能感,同时对降低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贾小英许丹于中亚
深静脉留置导管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5年
随着现代护理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是一条普通的静脉通路,并可以进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也是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深静脉置管术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且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
贾小英
关键词:深静脉留置导管深静脉置管术完全胃肠外营养渗血中心静脉压静脉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