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国
- 作品数:26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临沂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不同后标记延迟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评估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后标记延迟(PLD)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技术在大脑中动脉狭窄(MCA)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脑血流量(CBF)的异常灌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诊断为MCA的资料,根据狭窄侧供血区DWI是否有高信号分为DWI阳性组及DWI阴性组。分别测量不同PLD(1.5s,2.5s)狭窄侧的CBF值对侧镜像区的CBF值,并计算两者比值。比较分析各组狭窄侧灌注的差异性,以及狭窄侧不同PLD(1.5s,2.5s)测得CBF值的差异性。结果:30例狭窄侧均表现为低或等灌注。其中DWI阳性组18例,PLD1.5s时,灌注减低15例,灌注正常3例;PLD2.5s时,灌注减低14例,灌注正常4例。DWI阴性组12例,PLD1.5s时,灌注减低10例,灌注正常2例;PLD2.5s时,灌注减低4例,灌注正常8例。在DWI阳性组,不同的PLD(1.5s,2.5s)在狭窄侧的低灌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P>0.05);在DWI阴性组,不同的PLD(1.5s,2.5s)在狭窄侧的低灌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2,P<0.05)。在DWI阴性组,用PLD2.5s测得狭窄侧相对CBF值明显高于PLD1.5s时的测值(t=6.52,P<0.05)。结论:不同PLD(1.5s,2.5s)3D-ASL成像技术在MCA中的临床应用是可行性的,能充分评估狭窄侧脑血流灌注的异常行为。
- 刘松国韩广于秀英李强孟祥福牛思梅袁明
-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大脑中动脉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
- CT与MR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研究在颅内动脉瘤中实施CT与MR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CT血管造影检查和MR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CT和MR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另外对比不同直径动脉瘤体的检出情况。结果:116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检查检出114例,检出率为98.27%;CT血管造影检查检出98例,检出率为84.48%;MR血管造影检查检出90例,检出率为77.59%;CT和MR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低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检查(P <0.05);CT和MR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从图像质量上分析,三种检查方式在瘤体直径和瘤颈宽度检查结果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三种检查方式检查不同直径动脉瘤体的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中,CT血管造影检查和MR血管造影检查均具备一定优势,临床应用中可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准进行选择。
- 刘爱友汤灏马玲刘松国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MR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
- MRI T1ρ成像对脑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的应用价值
- 2018年
- 目的 :初步探讨MRI T1ρ成像对脑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脑胶质瘤,按照WHO 2007年标准分成2组: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21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6例。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T1ρ值和对侧半球、白质、灰质的T1ρ值,并分别计算出肿瘤实质部分T1ρ值与对侧半球、白质、灰质T1ρ值的比值,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T1ρ值及各项比值。结果:37例胶质瘤实质区的T1ρ值较对侧正常区均不同程度升高,肿瘤实质区的T1ρ值与对侧半球、白质和灰质T1ρ值的比值在高低级别2组胶质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实质区T1ρ值和对侧半球、白质、灰质T1ρ值的比值与肿瘤级别均呈负相关(r=-0.77,P=0.037;r=-0.81,P=0.031;r=-0.72,P=0.027)。结论:T1ρ成像在脑肿瘤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对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刘松国韩广李强孟祥福于秀英李芳君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 128层螺旋CT在成人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测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正>目的:探讨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在128层螺旋CT上的测量方法,为成人髋臼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120例成人双侧正常髋关节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别平行和垂直于人体重力线的冠状面及水平面重组,测量及分析髋臼...
- 刘松国韩广
- 关键词:倾角测量
- 文献传递
- 颅脑CT灌注联合头颈CT血管造影成像对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颅脑CT灌注(CTP)联合头颈CT血管造影(CTA)成像对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疑似AIS患者资料,观察颅脑CTP参数及头颈CTA责任血管狭窄情况。比较分析临床症状相符的异常灌注区及对侧镜像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参数,对比颅脑CTP及头颈CTA 2种成像检查阳性检出率,并计算颅脑CTP联合头颈CTA成像诊断早期AI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40例疑似AIS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及随访结果确诊早期AIS有34例,颅脑CTP成像中临床症状相符的异常灌注区32例,灌注异常区与对侧镜像区的CBV、CBF、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CTP和头颈CTA成像检查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P=0.009),以临床综合诊断及随访结果为标准,颅脑CTP联合头颈CTA成像的灵敏度94%,特异度83%,阳性预测值97%,阴性预测值71%。结论 颅脑CTP联合头颈CTA检查对早期AIS的评估有较高的价值,能为临床上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 刘松国张涛孟祥福韩召春韩广于秀英张昕刘晓朋
- 关键词:颅脑照射血管造影术
- 128层螺旋CT在髋臼测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髋臼参数在128层螺旋CT上的测量方法,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及髋臼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95例成人双侧正常髋关节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别平行和垂直于人体重力线的冠状面及水平面重组,测量及分析髋...
- 刘松国
- 关键词:128层螺旋CT前倾角外展角
- 文献传递
- 128层螺旋CT在成人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测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在128层螺旋CT上的测量方法,为成人髋臼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120例成人双侧正常髋关节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别平行和垂直于人体重力线的冠状面及水平面重组,测量及分析髋臼外展角...
- 刘松国韩广
- MRI T_2-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髌软骨早期退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MRI T_2-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髌软骨早期退变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750 3.0 T MRI 8回波SE序列行髌骨轴位T_2-Mapping成像。采用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标准对髌软骨进行分级,并与关节镜下所见软骨对照,测量正常组和膝关节骨关节炎(OA)组的髌软骨最厚处和病变处的平均T_2值。结果:正常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完整、信号均匀,伪彩图呈红色;OA组软骨连续性可,软骨层变薄,局部信号不均匀,伪彩图呈斑片状蓝绿色。早期OA组平均T_2值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T_2-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髌软骨早期退变有很高的价值。
- 于秀英何勇赵蕾刘松国韩广
- 关键词:髌骨软骨
- 128层螺旋CT在成人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测量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在128层螺旋CT上的测量方法 ,为成人髋臼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对120例成人双侧正常髋关节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别于平行和垂直于人体重力线的冠状面及水平面重组,测量分析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结果:总外展角(49.87±4.10)°,男性(51.36±3.99)°,女性(48.83±3.87)°;总前倾角(18.62±5.37)°,男性(17.85±5.80)°,女性(19.16±5.00)°。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在性别间及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人体重力线为参照测量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准确客观,能为髋臼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 刘松国
- 关键词:髋臼前倾角外展角
- 颈椎病颈后路椎管成形术后椎旁肌的MRI表现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比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椎旁肌MRI表现的变化,探讨椎旁肌面积变化与术后轴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并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患者30例,测量术侧椎旁肌的净面积。结果:椎旁肌净面积除C_(3~4)、C_(4~5)节段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余节段呈逐步递减的趋势。结论:C_(3~4)、C_(4~5)节段椎旁肌净面积在术后3~6个月内有一急性或亚急性的增大过程,可能与轴性症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而从中期随访看,颈后椎旁肌是一个逐渐萎缩、脂肪化的过程,推测脂肪化与轴性症状的发生无相关性。
- 李强刘松国张昕韩广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旁肌轴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