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玉龙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与资源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教育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地下渗滤
  • 4篇渗滤
  • 3篇地下渗滤系统
  • 3篇渗滤系统
  • 3篇污水
  • 2篇水力负荷
  • 1篇稻田
  • 1篇底泥
  • 1篇氧化亚氮
  • 1篇一体化
  • 1篇因素及控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活污水
  • 1篇水处理
  • 1篇水解酸化
  • 1篇水力停留时间
  • 1篇酸化
  • 1篇脱氮
  • 1篇脱氮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分布

机构

  • 5篇沈阳大学
  • 4篇东北大学
  • 1篇烟台南山学院

作者

  • 5篇段玉龙
  • 4篇李海波
  • 3篇余艳艳
  • 2篇李英华
  • 1篇王鑫
  • 1篇马吉福
  • 1篇王洪

传媒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水解酸化—地下渗滤的分散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被引量:6
2016年
为解决城郊或农村地区分散污水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解酸化—地下渗滤的分散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其中地下渗滤系统为深度处理单元,水解酸化为预处理单元。为保障地下渗滤系统进水水质,优化了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参数。通过控制水解酸化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考察了预处理单元对悬浮性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磷(TP)、氨氮(NH_4^+-N)和总氮(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预处理工艺对SS、COD和BOD5去除效果较好,对TP、NH_4^+-N和TN去除率较低,但在合理控制预处理程度的条件下,能够强化地下渗滤系统的处理效果;当HRT为1.5 h时,一体化工艺对SS、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91.7%、89.8%、83.7%和63.1%,出水水质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部分指标达到一级A标准,可以实现回用。
余艳艳李海波季现超段玉龙王士满
关键词: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
河口区稻田退水后沟渠底泥氨氮的吸附行为被引量:5
2015年
沉积物对氨氮吸附行为是河口区沟渠生态系统氮迁移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运用试验模拟的方法,研究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试验、等温吸附试验及其影响氨氮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存在快慢吸附2个阶段,其中快吸附阶段在2 h内完成,慢吸附阶段在6 h内完成,6 h后沉积物对氨氮吸附达到平衡;沉积物吸附氨氮的等温吸附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Langmuir模型等温吸附结果的拟合性较好。由此可见,干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能力高于农沟;有机质、铁锰对沉积物吸附氨氮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有机质含量和铁锰的增高,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量随之增加。
季现超李海波余艳艳段玉龙王士满
关键词:沟渠沉积物氨氮影响因素
水力负荷对地下渗滤系统微生物分布及N_2O释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分析了进水水力负荷对污水地下渗滤系统脱氮微生物分布及N_2O气体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升高,系统对COD、NH_4^+-N和TN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深度基质层中硝化细菌数量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而减少,靠近散水区变化最为明显,而反硝化细菌数量随水力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在低水力负荷(≤0.12 m^3·(m^2·d)^(-1))和高水力负荷(≥0.28 m^3·(m^2·d)^(-1))时,生物脱氮作用产生N_2O气体产率较低,平均值1.10 mg N_2O·(m2·d)-1;在中等水力负荷(0.16 m^3·(m^2·d)^(-1))时,N_2O气体的产率达到最大值(3.75±0.038)mg N_2O·(m2·d)-1。综合考虑地下渗滤系统处理能力、除污效果以及N_2O产率等多方面因素,建议在工程应用中,污水地下渗滤系统的进水水力负荷区间0.20~0.24 m^3·(m^2·d)^(-1)。
段玉龙李英华李海波季现超余艳艳
关键词:地下渗滤水力负荷脱氮微生物N2O
水力负荷对污水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采用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0.04、0.06、0.10、0.14和0.18 m^3/(m^2·d)5个水力负荷下污水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期间,SS、BOD5、COD、TN、NH+4-N和TP的进水浓度分别处于69.74-79.62、40.75-64.81、211.56-250.72、48.94-87.36、31.25-59.04和2.88-4.05 mg/L之间,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3.63、9.66、31.53、21.08、1.90和0.10 mg/L。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除TN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处理要求;当水力负荷为0.14和0.18 m^3/(m^2·d)时,BOD5与TN去除率降低,出水浓度升高,受水力负荷影响明显;水力负荷对SS与COD影响作用微弱,去除率降幅较小;NH+4-N与TP则基本不受水力负荷变化影响。综合考虑渗滤系统的出水水质与日处理能力,推荐适宜水力负荷为0.10-0.14 m^3/(m^2·d)。
李海波马吉福王鑫李英华王洪王士满段玉龙
关键词:生活污水水力负荷地下渗滤系统
污水地下渗滤系统N2O产生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
作为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技术类型之一,地下渗滤系统因管理简便、出水水质好、运行成本低及不影响景观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处理分散污水。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地下渗滤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N2O...
段玉龙
关键词:污水处理地下渗滤系统氧化亚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