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腾飞
- 作品数:124 被引量:601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刘清泉教授从虚实论治急危重症经验举隅
- 2024年
- 急危重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为医生的抢救带来极大困难。急诊医学作为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同疾病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在历代医家的不解努力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清泉教授作为当代知名的中医临床急救专家,一直深入临床一线,创造性地提出“三态”论及“三纲”辨证,为当代急危重症患者的中医救治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核心思路。
- 徐前威刘宇丽陈腾飞
- 关键词:虚实急危重症名医经验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20年
- 综合分析2020年1—3月期间中医药早期、全程介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救治资料,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肺,属于湿毒疫病,各地不同时令六淫的变化是疾病发生的诱因,核心病机为湿、毒、热、痰、瘀、虚;本病具有疫毒袭肺、壅肺、闭肺以及扰及心营等疫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治疗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疾病的病情轻重、病程分期与中医证候相结合。实践证明早期轻症、普通型宣肺透邪、化湿解毒,进展期重型及早清营凉血、化瘀通络,可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愈率、降低重症发生率,对于降低病死率有一定价值。
- 卢幼然王玉光焦以庆陈明陈腾飞刘锡瞳潘霏潘霏
- 关键词:分期论治分型论治
- 由传单救误病例谈少阳与三焦之辨
- <正>1.病历概况安×,女,26岁。患者2015年11月28日出现咽痛,头痛,低热37.5℃左右,自服银翘解毒颗粒,莲花清瘟胶囊,症状略有好转,白天热退,每于午后低热约37.5℃左右。12月3日左右发现左侧颈部有一肿块,...
- 姜思竹万宇翔陈腾飞谷晓红
- 文献传递
- 浅述中医“正气”理论被引量:25
- 2016年
- "正气"最早的论述散见于《黄帝内经》,它是人体一切正常物质及其功能的总和,其在脏腑功能活动中化生,又在脏腑功能活动中消耗,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正气"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抗病祛邪、自我监控调和、适应能力、自和康复四个方面。年龄可以作为"正气"的主要量化指标,现代医学中的微观指标如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细胞凋亡基因、电解质、血小板、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等皆是"正气"功能的体现,可以作为正气的次要量化指标,而热态自动分析技术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作为"正气"量化的尝试,也有其研究价值。
- 陈腾飞刘清泉
- 关键词:正气中医理论
-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被引量:1
- 2020年
- 编者注:张赞臣(公元1904—1993年),江苏武进人,名继勋,晚号壶叟。精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尤以外、喉科见长。主编《医界春秋》杂志(该刊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中医刊物),著述《中国诊断学纲要》《中国历代医学史略》等书。1929年的"废止中医案"事件中,张赞臣联合中医药界人士奋起抗争,为保存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张赞臣历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副处长,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副馆长,上海中医学院耳鼻喉科教研组主任、教授等职,晚年编著《中医喉科集成》等。
- 陈腾飞
- 关键词:中医文献研究鼻窦炎喉科医学史
- 浅述燕京名医萧龙友使用时令鲜药经验被引量:5
- 2017年
- 燕京名医萧龙友学验俱丰,享誉京华,其临证用药特色鲜明,其特色之一即擅用鲜药。萧龙友临证时会根据季节和不同证候特点,使用鲜茅根、鲜藿香、鲜佩兰、梨皮、鲜生地黄等鲜药。笔者结合萧龙友临证医案,对其常用的几味鲜药的使用经验进行了学习,归纳总结了鲜生姜、生荸荠、鲜荷叶、鲜荷梗、鲜莲子、鲜石斛、鲜茅根7味药物的使用。
- 陈腾飞王帅丁雪霏刘清泉
- 关键词:鲜药用药经验
- 谈中医药对于2017-2018年冬季流感的防治思路——《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版)》中医解读被引量:12
- 2018年
- 本文结合2017-2018年冬季流感的临床特点,解读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版)》相对于以往流感指南的改进与差异。并总结提出了2017-2018年冬季的防治思路:1)2017-2018年冬季流感以"冬温"为主;2)流感预防救治不可忽视兼夹邪气;3)重症流感患者的治疗应注重护阳气开邪闭;4)流感的恢复期注重调理肺胃;5)流感防治过程中要注重中医科研。
- 陈腾飞刘清泉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中医防治重症流感温邪
- 从气津血精神探讨急危重症的病机演变被引量:8
- 2018年
- 急危重症所累及脏器多而复杂,中医内科的脏腑辨证思路有其局限性。气津血精神奉养周身,为五脏六腑所共有,可以很好地弥补脏腑辨证的局限性。本文从气津血精神方面探讨了急危重症的病机演变规律,得出结论如下:急症表现为病在气津层面,以气逆津伤为核心病机,应迅速祛除邪气,力求阻断病势;重症表现为耗液动血,治疗应注重益气养阴扶正,防止邪气内陷耗伤藏真;危症多在伤精扰神基础上出现,死亡率高,中医治疗应多种方法并用,全面系统地扶正祛邪。
- 陈腾飞刘清泉
- 关键词:急危重症病机
- 中医医案临床证据应用与疗效评价体系探索被引量:8
- 2022年
- 个案研究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常见研究形式,中医医案更是中医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案蕴含的丰富思想对指导中医临床及科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医案临床证据应用与疗效评价缺乏成体系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学指导,导致大量中医医案中的宝贵临床经验难以转化为临床实践可参考的循证证据。为此,本文基于对中医医案和病例报告研究特点的分析,提出中医医案临床证据应用与疗效评价体系,即确立筛选标准、分类提取信息、综合应用实践的数据三级分析体系,并对中医医案学术研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中医医案在中医临床与科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借鉴。
- 施逸凡范志朔陈腾飞闫雨蒙赵国桢李博刘清泉
- 关键词:中医医案病例报告疗效评价
- 漫谈物理降温
- 2020年
- 物理降温是临床常用的对症治疗方法。每当值班的时候,患者体温升高,除了寻找发热原因对因治疗外,物理降温是我最常用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到底源于何时呢?出于满足好奇心的需求,似乎值得探究一番。《黄帝内经》中说过:"圣人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所谓"圣人",是先民中智慧超众者的代名词。人类在热的时候,会寻求凉爽的环境,这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 陈腾飞
- 关键词:物理降温《黄帝内经》发热原因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体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