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澜

作品数:20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微晶
  • 9篇微晶玻璃
  • 7篇介电
  • 5篇电性能
  • 5篇介电性
  • 5篇介电性能
  • 5篇MGO
  • 4篇陶瓷
  • 4篇显微结构
  • 3篇微波介电
  • 3篇析晶
  • 3篇系统微晶玻璃
  • 3篇铝硅
  • 2篇热分析
  • 2篇微波材料
  • 2篇析晶过程
  • 2篇相转变
  • 2篇硫卤玻璃
  • 2篇晶化
  • 2篇光谱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20篇罗澜
  • 13篇陈玮
  • 6篇张干城
  • 3篇杨志勇
  • 3篇李家治
  • 3篇唐高
  • 2篇董继鹏
  • 2篇林慧兴
  • 2篇王康宋
  • 2篇王乃刚
  • 2篇于惠梅
  • 2篇崔剑飞
  • 2篇奚同庚
  • 2篇姚晓刚
  • 2篇陆昌伟
  • 1篇耿杰
  • 1篇齐玲均
  • 1篇张青红
  • 1篇李泊涛
  • 1篇雒晓军

传媒

  • 10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光学学报
  • 1篇玻璃与搪瓷
  • 1篇西北轻工业学...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结构调控对Dy^(3+)掺杂GeSe_2-Ga_2Se_3-CsI玻璃红外发光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传统熔融-淬冷法制备了掺杂0.1mol%Dy3+的GeSe2-Ga2Se3-CsI玻璃,研究了其热稳定性、透过光谱和红外发射光谱,用拉曼光谱表征了玻璃结构。结果表明:在808nm激发下,玻璃近红外发射荧光中心位于1.3μm,荧光半峰宽约90nm;Dy3+的1.3μm发光性能(6F11/2·6H9/2→6H15/2跃迁)由玻璃Dy3+局域环境所决定。当I/Ga摩尔比固定为1时,Dy3+的1.3μm荧光寿命随着[Ge(Ga)IxSe4-x]、[Ge(Ga)I4]和[Ga2I7]-新的低声子能量基团的形成而增加;当I/Ga摩尔比变化时,微小的玻璃组分变化导致Dy3+局域环境晶体场的变化,从而引起Dy3+:1.3μm发光寿命急剧变化,其最大值可达到2885μs。Dy3+掺杂的GeSe2-Ga2Se3-CsI玻璃可通过微结构调控获得较优良的1.3μm红外光输出。
唐高陈玮罗澜
GeSe2-Ga2Se3-KBr系统硫卤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07年
制备了GeSe2-Ga2Se3-KBr体系的硫卤玻璃,运用差热分析(DTA)、密度测试、X射线衍射(XRD)、紫外一可见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IR)等各种分析测试方法,确定了该体系玻璃的玻璃形成区系统并研究了GeSe2-Ga2Se3-KBr硫卤玻璃的成玻能力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该玻璃系统具有较高的玻璃转变温度,玻璃成玻性能较好,玻璃的透过范围为0.6-16μm。
唐高杨志勇罗澜陈玮
关键词:硫卤玻璃玻璃形成区热分析光学性质
MgO-Al_2O_3-SiO_2-TiO_2-CeO_2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过程与微波介电性能被引量:23
2003年
利用DTA、XRD、SEM及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MgO-Al_2O_3-SiO_2-TiO_2-CeO_2系统玻璃的一个典型组成的析晶过程,并讨论了其在相变过程中微波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核化的先导,原始玻璃在晶化之前已经分相;在热处理过程中,金红石晶核首先在约800℃时析出;硅钛铈矿和α-堇青石则先后在约900和1100℃出现,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晶化程度的提高,材料的微波介电常数不断提高,而介电损耗则不断下降,但热处理温度超过1100℃时,由于α-堇青石相的大量析出,材料的介电常数开始降低,同时由于晶粒的粗化,介电损耗略有升高。由玻璃受控析晶得到的微晶玻璃由针状金红石、颗粒状硅钛铈矿和板条状α-堇青石三种主要晶相构成,在微波频率下(10G),介电常数可在8~11范围内调控,介电损耗可<6×10^(-4),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新型微波介质材料。
王乃刚罗澜陈玮张干城崔剑飞
关键词:微晶玻璃晶化微波介电性能
水基AlN流延膜有机添加剂排胶过程的热重-差示扫描热量-质谱研究
2004年
In this work,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mass spectrometry (TG-DSC-MS) coupling techniques for the three organic additive and aqueous tape casting aluminum nitride in air and nitrogen atmosphere,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plasticity glycerol was almost burnout before 350℃ in two atmosphere; the binder PVA124 was almost burnout before 600℃ in air, there was little left in nitrogen; The mass losses of the dispersant DP270 in air and nitrogen atmosphere were about 73.32% and 65.51% before 600℃ ; The mass losses of the aqueous tape casting aluminum nitride in air (14.08%) were higher that in nitrogen (10.75%) before 600℃.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rganic additive burnout of the aqueous tape casting aluminum nitride in air atmosohere was better than in nitrogen atmosphere.
于惠梅雒晓军陆昌伟奚同庚罗澜
关键词:有机添加剂陶瓷基片
光纤接头用微晶玻璃材料的相转变被引量:16
2001年
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研究、热膨胀系数(CTE)测定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以 Li2O-Al2O3-SiO2系统为基础的光纤接头用微晶玻璃材料在低温晶化预处理阶段和高温模拟拉丝条件下的相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微晶玻璃材料在870℃出现的DTA放热峰为β-石英固溶体析晶峰,该亚稳晶相在升高温度后转变为主晶相β-辉石固溶体.在900~1000℃晶化预处理阶段,主晶相的晶粒尺寸在0.2~03μm之间,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不明显,材料显微结构细密.在1150~1270℃范围内,晶粒尺寸随温度增加迅速长大,玻璃相明显增多.研究还表明,在预处理阶段,由于β-石英固溶体向β-锂辉石固溶体的转变和β-锂辉石固溶体析出量的逐渐饱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由小变大并趋于稳定;而在高温模拟拉丝温度下,由于玻璃相的明显增多,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
逯红霞罗澜张干城
关键词: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光纤接头
Cr_2O_3的添加对MgO-Al_2O_3-SiO_2-TiO_2系统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DTA、XRD、SEM和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Cr2O3的添加对于MgO-Al2O3- SiO2-TiO2系统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同时,通过Ozawa和Kissinger方法计算出系统中α-堇青石的析晶活化能E.研究结果表明,少量Cr2O3的添加并不改变MgO-Al2O3-SiO2-TiO2系统玻璃析出的晶相类型,但是提高了玻璃转化温度Tg,降低了α-堇青石的析晶活化能.由于析晶活化能的降低,促进了α-堇青石的析出,最终获得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微波介质材料.该材料在微波频率下(10GHz)的相对介电常数约5.5,介电损耗<7×10-4.
董继鹏陈玮罗澜
关键词:微晶玻璃析晶活化能介电性能
热分析-质谱联用中逸出气体的脉冲热分析定量方法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脉冲热分析技术(PulseTA)实现对热分析-质谱(TA-MS)联用系统中逸出气体质谱信号的定量,考察了多种实验参数如不同载气流速、温度以及分析样品量等因素对热分析-质谱联用系统中逸出气体质谱信号定量校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PulseTA对TA-MS联用系统中逸出气体CO2定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误差约2.85%.同时利用TG-DTG-MS联用技术对氮化铟(InN)粉体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在氩气气氛下InN粉体的热分解过程一步完成,InN粉体在550~750℃得到相应的正离子质谱峰:N2+(m/z=28),所释放的N非常接近InN中N的理论含量.利用PulseTA技术检测到InN粉体受热分解放出氮气质量的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误差约为1.36%.
于惠梅张青红齐玲均章宗德潘秀红陆昌伟奚同庚罗澜
微晶玻璃晶体含量的K值法定量分析被引量:5
1989年
本文利用x—ray衍射分析的K值法对微晶玻璃进行晶体定量分析的原理,对可切削生物微晶玻璃中的两种主晶相——钙氟金云母和氟磷灰石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玻璃析晶热处理过程中,氟磷灰石在大约750℃开始析出,其后含量逐渐提高并稳定在21wt%左右;钙氟金云母与亚稳相钙长石在品化过程中,存在一个互为消长的关系。文章根据这些结果,讨论了玻璃析晶过程中的相转变机理。
罗澜李家治
关键词:微晶玻璃晶体
添加La_2O_3对Mg_2TiO_4陶瓷的显微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03年
采用传统烧结工艺,制备了具有不同La2O3含量的镁钛镧陶瓷,并研究了La2O3组份对材料晶相构成、晶粒、晶界的演变、介电常数和品质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La2O3的钛酸镁陶瓷主晶相为Mg2TiO4,其平均晶粒尺寸>60μm;引入La2O3后,出现新晶相La0.66TiO2.99,材料的晶粒尺寸明显下降;随La2O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介电常数线性增加,材料的品质因数Q在10GHz出现最大值(16558).
崔剑飞陈玮王乃刚张干城罗澜
关键词:LA2O3显微结构微波材料
稀土掺杂固体发光材料的光谱分析被引量:23
2007年
光谱分析是评价稀土发光材料光谱性质的主要依据,Judd-Ofelt(J-O)理论是光谱分析的基础。详述了采用J-O模型拟合三个强度参量和估算一些重要辐射参量的操作细节,讨论了相关公式的合理应用,总结了计算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并推荐了一种通过低温实验获得较可靠光谱参量的途径。建议采用透射光谱数据计算实验跃迁振子强度,吸收系数和吸收截面的计算应该扣除光反射、散射和基质本身吸收的影响,平均波数和平均波长的取值须考虑线形因子。并建议通过发射光谱的实测线形计算各波长的发射截面。由于J-O模型涉及许多近似和假设,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可能导致结果不可靠。通过分析指出,采用低温下测得的能级寿命和荧光分支比进行相关参量的估算可获得较可靠、较有意义的结果。
杨志勇罗澜陈玮
关键词:光谱分析稀土离子发光JUDD-OFELT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