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作品数:31 被引量:13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基于不同速度控制模式的列车驾驶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列车驾驶策略优化通过优化列车速度曲线降低列车牵引能耗,在列车准点运行的前提下降低铁路系统运营成本。为了探究连续控制型和离散控制型列车节能速度曲线的节能效果差异,对比优化2种速度控制模式的列车节能速度曲线,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分析列车牵引计算模型和节能运行工况模型,建立列车区间运行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分析列车运行时间与列车运行能耗的关系,将区间运行时间最短的列车区间最速曲线作为参考基准,同时给出列车区间最速曲线生成方法。分别提出2种速度控制模式的列车驾驶策略多目标优化方法及其对应的优化算法决策变量通用设置规则,再采用粒子群优化、模拟退火和模式搜索法优化列车速度曲线。基于实例进行验证,生成2种区间运行时间方案下CRH3C型动车组列车从岳阳东站到汨罗东站的列车区间最速曲线、连续控制型列车节能速度曲线和离散控制型列车节能速度曲线。此外,对比水平线路上的3种列车速度曲线。结果表明:延长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列车区间运行能耗;含有下坡道的变坡度线路上,连续控制型列车节能速度曲线节能效果更优;水平线路上,离散控制型列车节能速度曲线节能效果更优;2种速度控制模式下,粒子群优化的节能效果优于模拟退火和模式搜索;在优化算法寻优作用下,下坡道对列车驾驶策略节能优化具有促进作用;坡道附加阻力造成列车所受合力的变化,对列车运行过程的影响显著。 李蔚 刘高峰 赵思哲 于晓泉 韩锟 李茜关键词:高速列车 多目标优化 优化算法 基于光滑整形自抗扰的双摆起重机消摆控制 被引量:7 2022年 为解决无负载摆角传感器的双摆桥式起重机消摆时间长、定位精度不高、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光滑整形与自抗扰控制相结合的双摆起重机防摆控制方法。针对传统梯形速度轨迹对双摆起重机冲击较大的问题,利用光滑整形技术对梯形速度轨迹进行光滑整形,得到平滑的运行速度轨迹,以保障系统平稳运行。对双摆起重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变换,得到包含总扰动及未知负载摆角的台车运动及负载摆动的状态方程。为了抑制总扰动对台车运动、负载摆动的影响,实现无负载摆角传感器情况下的负载状态反馈,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分别对台车运动回路、负载摆动回路的总扰动进行估计并补偿,对负载摆角进行实时观测并反馈到前端对负载动态进行控制,进而形成了桥式起重机定位消摆双通道自抗扰闭环控制器,并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证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扩张状态观测器组能够对台车运动及负载摆动的总扰动进行准确估计,对负载摆角进行实时观测,所设计的混合控制策略在模型参数发生变化和外扰作用下可全过程平稳将吊重搬运到目标位置,且能有效地抑制负载摆动。 王辉堤 肖友刚 李蔚 李蔚关键词:消摆 自抗扰控制 飞跨电容型三电平Buck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研究 2025年 飞跨电容型三电平Buck变换器因具有输出电压电流谐波小、开关管电压应力小等优势在轨道交通储能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为保证其中点电位平衡的同时提高其输出电流、电压品质,在对输出电压与飞跨电容电压解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与自抗扰控制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方法。电流内环采用引入飞跨电容电压调节速率因子的连续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开关频率固定,不需要调节评价函数的权重系数,能降低控制器设计难度,通过微调开关管占空比实现对外恒流充电工况和中点电位平衡控制,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了内环的稳定性。电压外环采用基于粒子群参数寻优的自抗扰控制器,实时估计并补偿负载突变等扰动,改善系统的抗扰能力,满足对外恒压充电工况的需求。这种双闭环结构限制了变换器最大峰值电流,保证了变换器可靠运行。在50 kHz开关频率下进行仿真和半实物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将飞跨电容电压稳定在输入电压的一半,保证了中点电位平衡,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恒流和恒压输出。其中,对于输出电流单环控制,模型预测控制与PI控制器相比表现出更快的响应速度;对于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所提控制策略的响应时间比PI双闭环控制提升了44%,当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发生突变时,所提控制策略与PI控制相比输出电压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 韩锟 马晓慧 李蔚关键词:最优控制律 整流器主电路开路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2016年 针对牵引变流器故障中较常见的开关管开路故障,提出一种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新方法,可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基础上,准确、迅速地诊断/定位任意开关管开路故障,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所提出的新型容错控制方案,使得变流器在任一开关管开路情况下,仍能保持全功率运行。其中,诊断/定位方法无需增加任何传感器,利用变流器控制所必须采集的输入和输出电压信号作为参考量,诊断过程与控制触发信号及负载变化无关;容错控制方案需增加5组外部开关,改变变流器与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方式,在不改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保障容错控制目标,新加入的开关工作在零电压零电流条件下。通过试验样机和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成庶 李蔚 陈特放 丁荣军 张桂新关键词:变流器 故障诊断 故障定位 容错控制 基于SiC MOSFET三电平Buck变换器电压尖峰抑制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SiC MOSFET工作频率高,温度稳定性好,应用于三电平Buck变换器中可以减小系统损耗,提高系统效率,但SiC MOSFET的高频特性会使其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尖峰更为严重。针对该问题,分析了三电平Buck电路SiC MOSFET开关过程及瞬态电压尖峰产生机理;在传统的充放电型RCD吸收电路的基础上加以优化改进,设计了一种低损耗型RCD吸收电路作为电压尖峰抑制方法。首先,对充放电型RCD吸收电路和改进后的低损耗型RCD吸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损耗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搭建了三电平Buck变换器实验装置,对吸收电容和电阻进行参数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低损耗型RCD吸收电路的有效性、参数设计的合理性;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带充放电型RCD吸收电路,带低损耗型RCD吸收电路的三电平Buck变换器具有更低的损耗。 于越 李蔚 张泽 黄权威 彭霞SS_(3B) 电力机车磁场削弱时电机电流抖动问题的分析 1998年 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分析了SS3B电力机车磁场削弱时电机电流抖动的原因,对调节系统进行了校正。经试验证明,校正后的调节系统能有效地抑制磁场削弱时电机电流的抖动。 李蔚关键词:电力机车 磁场削弱 控制系统 电机 “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控制与网络系统 被引量:17 2003年 介绍了“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控制与网络系统的构成,阐述了网络控制平台的技术特点及高速列车控制的主要功能、故障诊断及显示。试验及现场运用表明,该套车载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性能优良,符合设计要求。 李蔚 陈超录 杨颖关键词:网络系统 高速列车 分布式系统 故障诊断 DJ型高速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微机控制与通信系统冗余的实现 被引量:11 2001年 介绍了 DJ型高速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微机控制与通信系统冗余方式、原理及其特点 。 李蔚关键词:交流传动 电力机车 微机控制系统 冗余控制 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力劣化分析与运行安全研究 被引量:11 2023年 我国的大秦铁路重载组合列车采用Locotrol同步控制系统,可使列车头部主控机车与中部从控机车间保持同步操纵。但是在列车缓解过程中,由于全列只有2个机车作为风源对列车管充风,列车前后部制动同步性差,纵向冲动明显,特别是位于列车中部断面的机车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纵向力作用的冲击,严重影响重载列车的运行安全。为探究大秦线中部从控机车循环制动中的纵向力演变规律,进行列车在等效坡度、制动初速、缓解初速、制动-缓解初速差和电制力等各种制动调速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一系列试验,对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中部机车纵向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针对重载列车运行安全性问题,提出了2种改善途径,一是提高钩缓装置的受压稳定性,二是通过优化操纵降低列车纵向冲动。此外,根据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对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在关键区段的实际运行操纵方式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长大坡道循环制动缓解过程中,降低电制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载组合列车中部机车的压钩力。通过利用坡度变化和改变电制力的优化操纵可以降低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冲动。进一步验证了试验分析的结论,为列车操纵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明龙 李谷 李蔚 张涛 张文璐 白付维关键词:重载运输 组合列车 纵向力 运行安全 同步控制 基于通信网络机车分布式系统实时控制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针对基于通信网络的机车控制系统实时性要求及网络传输的可能影响,通过对列车通信网络(TCN)技术特点以及车载分布式控制应用要求的分析,总结了基于网络的实时控制的处理;在分析各个环节的延时成因及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轨道车辆分布式控制系统实时性能进行了分析及研究,得出基于通信网络的实时控制系统必须考虑网络的影响,特别是传输延迟的影响,同时根据应用实践提出了改善基于通信网络的车载分布式控制系统实时性的原理及方法,并进行了测试及验证。 李蔚 陈特放关键词:列车通信网络 分布式控制系统 实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