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文鸽

作品数:90 被引量:375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常州市卫生局重大招标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2篇关节
  • 27篇骨折
  • 21篇韧带
  • 15篇关节镜
  • 12篇踝关节
  • 11篇内固定
  • 10篇骨质
  • 10篇骨质疏松
  • 9篇手术
  • 9篇切口
  • 9篇脱位
  • 9篇膝关节
  • 9篇肌腱
  • 9篇跟骨
  • 7篇韧带重建
  • 7篇疗效
  • 7篇肩锁关节
  • 7篇关节脱位
  • 6篇自体
  • 6篇胫骨

机构

  • 69篇常州市第一人...
  • 17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苏州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金坛市中医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9篇丁文鸽
  • 20篇王珂杰
  • 18篇李欢
  • 14篇严伟洪
  • 12篇徐鹏
  • 8篇商晓军
  • 8篇朱鼎
  • 5篇戴小宇
  • 5篇丁凯
  • 4篇刘志伟
  • 4篇李文亮
  • 3篇黄智慧
  • 3篇许岳
  • 3篇刘锦波
  • 3篇赵镒汶
  • 2篇褚阳
  • 2篇陆亚华
  • 2篇张乃东
  • 2篇周萌
  • 2篇何双华

传媒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足踝外科电子...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13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切除小鼠胫骨干骺端血管的显微CT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应用显微CT(μCT)观察卵巢切除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胫骨干骺端血管分布,探讨骨质疏松与骨组织局部血液供应的关系。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卵巢切除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于术后4周通过硅酮橡胶灌注后观察骨组织血管分布,同时进行骨密度测定、骨μCT微结构分析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卵巢切除组小鼠胫骨干骺端骨密度、骨微结构参数和生物力学参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骨微血管分布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切除小鼠发生骨质疏松时局部血液供应显著降低,骨血液供应的减少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丁文鸽戴力扬蒋雷生
关键词:卵巢切除血管骨密度
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微创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微创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3-07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微创治疗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踝关节不稳10例(12足)。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8~2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AOFAS评分平均70(60~75)分;术后AOFAS评分平均95(90~98)分,优9足,良1足,可2足。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固定方法既简单又牢固,而且肌腱两端均在骨隧道内,有足够大的腱-骨接触面及强度,完全能满足术后踝关节运动稳定的需要。
丁文鸽李欢王珂杰徐鹏李文亮严伟洪刘志伟
关键词:同种异体肌腱韧带重建微创
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跟骨骨折患者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例)与研究组(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使用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理想,应该推广应用。
曹旭栋丁文鸽
关键词:跟骨骨折
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及体会
李欢朱鼎徐鹏商晓军王珂杰丁文鸽严伟洪
腰椎融合后的多模式镇痛被引量:10
2014年
背景:疼痛生理病理机制包括中枢和多个外周神经传导机制和环节,治疗手段上经历了传统的镇痛药物注射、口服镇痛药物、自控硬膜外镇痛、自控静脉镇痛等方法,减轻了临床疼痛,但仍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多模式镇痛方案从多个机制层面达到完全镇痛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创新性,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探讨切口周围注射复合麻醉药物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后路融合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行腰椎后路融合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采用切口周围注射多模式镇痛药物(吗啡+酮咯酸+罗哌卡因+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39例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记录融合后即刻、6 h、12 h、24 h、48 h、7 d的目测类比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融合后首次吗啡使用时间、吗啡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间在年龄、性别、主要病因、体质量指数、手术节段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统计学可比性。在融合后6,12,24,48 h内,试验组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在融合后第7天时两组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融合后首次吗啡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迟(P=0.002),同时吗啡使用量也明显降低(P=0.041),有效控制了临床围手术期的药物使用并保证了镇痛的效果。提示对于腰椎后路融合后患者,多模式镇痛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使用,可以显著降低融合后疼痛程度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李欢丁文鸽朱鼎严伟洪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镇痛疼痛测定腰椎融合术后路多模式镇痛
足跟骨术中改善复位牵引控制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足跟骨术中改善复位牵引控制器,属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包括手柄,螺栓,套管,“U”形管,移动压盘,固定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两侧顶端相对设有移动压盘和固定压盘,移动压盘上连接螺栓,可通过旋转手柄调节移...
丁文鸽张乃东商晓军
文献传递
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也是临床常见的骨折,此类骨折多数同时存在踝关节不稳,证据表明后踝骨折会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预后常不能令人满意。传统手术从前往后的拉力螺钉固定,固定不是很牢靠,容易出现术后骨块移位,最终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若术后加外固定辅助维持关节稳定,这样就不利于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康复。近年来,对此类骨折患者,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经过随访,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曹旭栋丁文鸽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创伤性关节炎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中鉴定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我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2例急性期RA患者滑膜均取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关节镜活检患者,另收集1例骨关节炎、1例正常滑膜组织作为对照。标本经石蜡包埋、切片、脱蜡、水化、抗原修复、3%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后,加鼠抗人CD4单抗(1:40稀释,DaKo,Denmark)、
周萌陈陆俊褚阳秦思丁文鸽陆亚华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风湿免疫科免疫荧光染色抗原修复
改良Laprade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一种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重建的改良方法。方法自2010—02—2013—02对13例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均采用改良Laprade法取自体胭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6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一期重建。结果术后13例均获随访4~18个月,平均12个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平均96分。结论采用改良Laprade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可以减少材料及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膝功能恢复良好。
李欢高桂英严伟洪丁文鸽王柯杰徐鹏
关键词: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
踝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20例踝关节骨折采取踝关节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骨折按照Lauge-Hansen分类法旋后外旋10例,旋前外展4例,旋前外旋4例,旋后内收2例。平均年龄(36.8±11.7)岁。所有患者在踝关节镜辅助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前行踝关节镜探查明确关节软骨及韧带损伤情况,软骨损伤者取出游离体并行微骨折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者行双Endbutton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内踝三角韧带损伤者修补三角韧带。术后临床疗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2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AOFAS术前评分(44.3±8.18)分,术后1年(90.7±4.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镜证实有软骨损伤患者术后1年的AOFAS评分较无软骨损伤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术后1年的AOFAS评分较无损伤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常常合并关节内软骨损伤或者关节周围韧带损伤,且发生关节软骨损伤或者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患者术后1年AOFAS评分较未发生者低。踝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以发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及治疗关节内软骨损伤,并且可以在镜下观察复位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珂杰徐鹏严伟洪李欢刘锦波丁文鸽
关键词:踝关节镜踝关节骨折内固定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