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 作品数:8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丽水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肠造口患者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肠造口术是腹部外科的常见手术之一[1]。皮肤黏膜分离(mucocutaneous separation,MCS)多发生于肠造口术后一周,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肠造口黏膜与腹壁皮肤愈合较差,形成开放性创口,不仅会引起造口袋底板粘贴松动,导致粪水漏出污染造口皮肤,还会延缓住院时间,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 刘赟 李红 范良梅关键词:皮肤黏膜分离 肠造口术 腹部外科 造口袋 肠造口患者 开放性创口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新医改政策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受到了各级卫生部门的重点关注,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成为目前医院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医院内管理科室就更需严格的将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培训、检测、督察、考核等各项工作。院内各级人员、各科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工作方面做出新突破。 刘赟 吴芬 夏余群关键词:医院感染 集约化管理模式联合无缝式陪护预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及跌倒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集约化管理模式联合无缝式陪护用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对院内感染及跌倒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92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约化管理模式联合无缝式陪护。比较2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跌倒效能评分、跌倒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69%,低于对照组23.91%(P<0.05);观察组干预后跌倒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17.39%(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技能、护理态度、服务水平、沟通交流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约化管理模式联合无缝式陪护能有效预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及跌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刘宇嫣 刘赟 梅玲玲 李春 夏余群 吴芬关键词:意外跌倒 护生标准化病人结合微信平台教学在感染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结合微信平台教学在感染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随机选择177名感染科实习护生,根据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n=82)、实验组(n=95),分别进行传统教学和SSP结合微信平台教学,比较两组出入科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护理实践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带教课堂提升学习兴趣、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SP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有助于提高感染科带教护生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和满意度。 刘赟 杨杰 吴芬 范良梅关键词:感染科 智能陪护系统结合无缝式闭环管理模式对非隔离病区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4 2022年 院内感染主要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而非隔离病区作为半开放式公共空间,各类人员及物品流动性大,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创造了有利的环境[1]。闭环管理模式是在明确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建立完整、全面的护理工作体系,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2]。智能陪护系统是一项围绕陪护人员及患者陪护需求设计的管理系统,有助于医护人员持续监控患者病情,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管理[3]。本次研究将智能陪护系统与无缝式闭环管理模式相结合,观察其在非隔离区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梅玲玲 刘赟 刘宇嫣关键词:隔离病区 陪护人员 隔离区 以院感科为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网络构建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以院感科为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网络构建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1月起构建以院感科为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网络,将2017年设为实施前,2018年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各类型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管理质量水平。结果:实施后医院各项感染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感染管理水平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构建以院感科为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网络,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刘赟 范良梅重型乙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116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相关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1.38%(48/1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OR=1.992.95%CI1.687~2.352)、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OR=2.063,95%CI1.721~2.473)、抗菌药物使用种类(OR=1.856.95%CI1.569~2.195)、侵袭性操作(OR=1.998:95%CI1.627~2.454)、合并并发症(OR=2.152,95%CI1.694~1.463)、抑郁(OR=1.821,95%CI1.628~2.037)和血清白蛋白(OR=2.352,95%CI1.884~2.936)有关。结论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且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吴芬 刘赟 夏余群 涂建飞关键词: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 医院感染 老年脓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并心力衰竭患者88例纳入心力衰竭组,另按照1∶1的比例选择88例老年脓毒症未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纳入非心力衰竭组,并根据心力衰竭组患者住院期间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两个亚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心力衰竭发生及疾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力衰竭组年龄≥75岁比例[52.27%(46/88)]、呼吸系统感染比例[53.41%(47/88)]均高于非心力衰竭组的34.09%(30/88)、29.55%(2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93、10.37,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呼吸系统感染是脓毒症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脓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生存45例,死亡43例,病死率为48.86%;死亡组年龄[(76.27±4.14)岁]大于生存组[(72.29±4.06)岁],死亡组脑钠肽(BNP)水平为(636.70±70.29)pg/mL、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为(31.93±3.08)分,均高于生存组的(552.80±54.66)pg/mL、(27.06±3.80)分;死亡组乳酸清除率[(13.63±4.84)%]、血清白蛋白水平[(26.09±4.77)g/L]均低于生存组的(19.94±5.07)%、(30.55±5.1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5、6.27、6.59、5.97、4.20,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脓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高龄、血清BNP高表达、高APACHEⅡ评分是其预后不良死的危险因素,24 h乳酸清除率高、白蛋白高表达是患者预后生存的保护因素。结论高龄、呼吸系统感染脓毒症患者发生心力衰竭风险较高,且高龄、BNP高表达、APACHEⅡ评分增加均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高乳酸清除率和白蛋白高表达则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吴芬 杨杰 刘赟 赵荣美 范良梅 夏余群关键词:脓毒症 心力衰竭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血清白蛋白 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