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锋
- 作品数:55 被引量:4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D大鼠乙酰胆碱能传导相关因子变化及健胃合剂作用研究
-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模型胃排空障碍情况下胃壁乙酰胆碱能神经传导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中药复方健胃合剂的作用. 方法:采用适度夹尾刺激法复制FD大鼠模型,分别予健胃...
- 陈建永羊燕群刘敏赵瑾马志杭潘锋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健胃合剂中药药理
-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CINC-1及其受体CXCR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及其受体CXCR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D大鼠36只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共3组,每组12只.用2,4,6三硝基苯璜酸100mg/kg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7d后处死模型1组动物,14d后处死模型2组动物.运用RT-PCR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CINC-1及CXCR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CXCR2主要表达在中性粒细胞及肠上皮细胞膜表面.UC活动期CINC-1及CXCR2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呈上升趋势,与炎症相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1组、2组CINC-1mRNA及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1.77±0.52,1.82±0.24vs0.29±0.10;0.30±0.01,0.31±0.04vs0.18±0.02,均P<0.05);CXCR2mRNA及蛋白表达也有显著差异(1.66±0.10,2.49±0.29vs0.55±0.13;0.20±0.03,0.23±0.02vs0.16±0.01,均P<0.05).结论:CINC-1及其受体CXCR2表达水平与UC炎症正相关,CINC-1可能通过CXCR2介导中性粒细胞浸润,造成结肠炎症及组织损伤.
- 张涛施斌陈建永潘锋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化染色法
- 健脾活血方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探讨中医治疗肝硬化的新思路。方法:将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及乙组,甲组用健脾活血方,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乙组用凯西莱片,2片,每日三次。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
- 潘锋张永华马志杭
- 关键词:健脾活血方肝硬化胰高血糖素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20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保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症状体征改善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急性胰腺炎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 张涛潘锋陈江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分期论治中西医结合疗法
- PKA/PKC介导TRPV1敏化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常见、多发的功能性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为1.1%~45.0%,我国IBS(罗马Ⅱ标准)患病率为5%以上,且呈上升趋势。在世界范围内IBS就诊率占消化专科门诊30%~70%^([1-2])。
- 张涛方健松潘锋黄晓燕陈玉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PKA敏化功能性疾病消化系
-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的影响被引量:83
- 2005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针刺治疗,对照1组口服普瑞博司,对照2组口服麦滋林-s颗粒;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电图、B超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较对照2组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及对照1组胃电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1组血胃动素、B超胃排空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 陈建永潘锋徐建军詹程珥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胃动力胃动素胃电图血浆胃动素症状评分
- 马齿苋多糖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CINC-1及其受体CXCR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张涛施斌陈建永潘锋
- 关键词:马齿苋多糖溃疡性结肠炎CXCR2
- 正肝汤对肝源性糖尿病大鼠脂肪因子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通过观察肝源性糖尿病大鼠脂肪因子瘦素、抵抗素及内脏脂肪素的变化,探讨正肝汤防治肝源性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5组,正常组,模型组,正肝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四氯化碳酒精复合法制备肝硬化模型,自第12 W起,治疗组予不同剂量正肝汤提取液灌胃,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 W。第16 W末处死全部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化学法检测大鼠血糖,放免法检测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应用Real-time PCR及ELISA技术检测脂肪因子瘦素、抵抗素及内脏脂肪素表达。结果:模型组可见明显肝硬化征象,与模型组比较,正肝汤组肝纤维化明显减轻,纤维间隔变细,肝细胞大小、形态接近正常,仅有少量空泡和气球样变,仅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正肝汤组血糖浓度降低,较模型组下降约32%(P<0.05);胰岛素浓度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模型组下降60%(P<0.05)。正常组肝脏瘦素、抵抗素及内脏脂肪素均呈低水平表达,模型组肝脏瘦素、抵抗素及内脏脂肪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予正肝汤治疗后,肝脏瘦素、抵抗素及内脏脂肪素呈下降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肝汤可通过调控大鼠脂肪因子表达,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肝硬化,发挥防治肝源性糖尿病的效用。
- 潘锋徐芳陈建永徐建军
- 关键词:糖尿病肝硬化病理学基因表达
- 束缚-应激联合辣素灌胃建立大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及评价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基于观察大鼠症状学、组织病理学、内脏敏感性、肥大细胞活化、自噬、Beclin-1及Claudin-2等相关指标变化,评价束缚-应激联合辣素灌胃建立一种新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模型研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分为正常组、模型I组、模型II组及模型III组,每组10只。模型组均采用束缚-夹尾应激联合辣素(I组0.125%、II组0.250%、III组0.500%)灌胃制备D-IBS模型,正常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连续2周。分别应用Power lab仪检测大鼠腹壁收缩次数及弓背次数变化,肥大细胞染色液(醛品红-橙黄G法)检测肥大细胞活化情况,采用光镜、电镜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及其自噬变化,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Beclin-1及Claudin-2表达变化。结果模型III组大鼠全部死亡,模型II组大鼠大便次数增多,内脏敏感性阈值降低,与正常组及模型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大鼠结肠黏膜、黏膜上皮绒毛及腺体形态正常,未见黏膜下血管扩张及弥漫性炎症浸润改变;正常组除外,模型I组、II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间质或黏膜下层可见类圆形紫红至深紫色染色点,提示肥大细胞表达增多;模型II组大鼠结肠肠上皮细胞自噬、Beclin-1及Claudin-2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组及模型I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束缚-应激联合0.25%辣素灌胃建立的大鼠D-IBS模型以腹泻增多、内脏高敏感、肥大细胞表达增高、肠上皮细胞自噬增加、肠黏膜屏障破坏等表现为特点,与人IBS较为相似,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 张涛方健松黄晓燕马媛萍刘畅潘锋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敏感性自噬
- 正肝汤对肝硬化大鼠脂肪-胰岛内分泌轴影响的实验研究
- 潘锋陈建永徐虹刘肄辉羊燕群刘敏施琳琳
- 该研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均应用CCL4联合酒精制备肝硬化模型,并以吡格列酮为阳性对照组,探讨正肝汤在肝源性糖尿病治疗中的可能机制。实验通过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