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 作品数:77 被引量:905H指数:8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海马脑片CA1中间神经元α7尼古丁受体亚型的功能研究
- 2009年
- 目的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研究α7尼古丁受体亚型的功能特点。方法实验在急性制备的海马脑片CA1中间神经元上进行;α7尼古丁受体亚型可被局部高压微量喷射的高浓度的胆碱特异性激活,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用于判断神经元类型并记录膜电流变化。结果中间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较均匀,基本无适应性;其膜上的α7尼古丁受体亚型可被胆碱特异性激活,产生强大的持续时间短暂的内向离子流,该离子流可被MLA(一种α7尼古丁受体亚型的抑制剂)完全阻断。结论采用药理学和膜片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对α7尼古丁受体亚型的功能特点进行有效研究。
- 沈建新王海燕
- 关键词:尼古丁受体中间神经元海马脑片
- 蛋白酶激活受体-2介导A549细胞胞浆游离钙的释放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激动剂(SLIGKV和tc LIGRLO)、胰蛋白酶及其抑制剂(SBTI、α1AT)对A549肺上皮细胞胞浆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用Fluo3AM荧光标记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因素处理的A549肺上皮细胞[Ca2+]i。结果:胰蛋白酶、SLIGKV、tc LIGRLO均能引发A549肺上皮细胞[Ca2+]i的增加,平均荧光强度分别比加入试剂前增加92%,47%和130%。SBTI和α1AT可抑制胰蛋白酶诱导的细胞[Ca2+]i的增加。结论:PAR2可介导A549肺上皮细胞[Ca2+]i的释放增加,SBTI和α1AT可抑制胰蛋白酶诱导的细胞[Ca2+]i的增加。
- 王海燕何韶衡林珏龙
- 关键词:蛋白酶激活受体-2A549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介导Α1-AT
- 一种简易手动三维定位操纵仪的制作及应用
- 2009年
- 介绍一种简易手动三维定位操纵仪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该装置包括固定臂、固定柱和固定底座。各部件均可用常见材料经简单加工而成。装置利用磁铁和磁性材料相互吸引的原理完成装配。该装置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灵活,费用低廉,是电生理学和高级药理学等实验研究中固定刺激电极和灌流管道等细小尖端的实用工具。
- 沈建新王海燕李超彦肖剑锋黄泽炳
- 关键词:磁铁电生理学药理学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社区人群调查中确诊的 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和相同数量 ,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询问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因素 ,测量空腹血脂及坐位血压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I/D基因多态性。结果 两组ACE基因I/D多态性构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病例组DD基因型高于对照组 (30 4%vs18 8% ) ,其中男性组达 (34%vs14% )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DD基因型似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 ,特别是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遗传易感指标 ;心脑血管病阳性家族史、向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
- 占伊扬钱卫冲王海燕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 蛋白酶激活受体2激动剂诱导肺上皮细胞分泌IL-8
- 2005年
-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激动剂对人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的影响。方法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分别接种于12孔培养板各孔内,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AR-2激动剂,反PAR-2激动剂进行刺激。刺激时间为2h、8h和16h。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8的分泌水平。结果经过16h的培养,PAR-2激动剂SLIGKV和tc-LIGRLO均可引起浓度相关性IL-8的释放增加,tc-LIGRLO引起的最大IL-8释放量达基础分泌量的6倍。反PAR-2激动剂对IL-8释放的影响较小。时间相关曲线表明,PAR-2激动剂的作用从2h开始,16h达高峰。结论PAR-2激动剂是高效的人肺上皮细胞IL-8的促分泌剂。其拮抗剂有可能具有抑制呼吸道炎症的作用。
- 王海燕何韶衡付意玲
- 关键词:蛋白酶激活受体上皮细胞系白细胞介素-8
-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初探被引量:12
- 1998年
-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住院存活的心肌梗塞病人按1∶1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LPL基因型PVUⅡ(--)和单倍体基因型H+P-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po)A/B比值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去除其它因素的影响后,LPLPVUⅡ(--)/非(--)和H+P-/非H+P-的OR值为17.18和3.67;HDL-C、ApoA/B比值的OR值在模型A和B中分别为0.14、0.15和0.04、0.09。结论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LPL基因型PVUⅡ(--)和单倍体H+P-可能是易患冠心病的遗传标志;HDL-C。
- 钱卫冲王强朱铁兵王震震王连生王海燕杜福昌徐希平
-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
- 免疫反应性胰岛素、真胰岛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免疫反应性胰岛素 (IRI)、真胰岛素 (TI)在不同的人群中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在江苏省邳州市农村共调查 1196名 35~ 5 9岁的常住居民 ,其中男性 5 33名 ,女性 6 6 3名。Spearman相关分析被用来比较在全人群、“正常人群”、高空腹血糖、高血压、超重、高胆固醇血症人群中两种胰岛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全人群中 ,两种胰岛素浓度与各变量的关系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基本相同 ,分层分析显示结果不尽相同。超重患者的舒张压与IRI呈正相关 ,而与TI的相关未达显著性水平 ,女性超重患者、男性高血糖患者、女性高血压患者、男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胆固醇水平与IRI正相关 ,而与TI无此相关关系。女性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与IRI的相关未达显著性水平 ,而与TI呈正相关。高胆固醇患者、男性高血压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TI呈负相关关系 ,而与IRI的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性水平。结论 传统方法所检测的IRI并不能够代表TI的水平 ,以特异的TI的检测来代替IRI的检测 。
- 贾恩志马建锋陈士伟戚光跃尤春发张静馨王震震钱卫冲李新立王海燕马文珠
- 关键词:免疫反应性胰岛素真胰岛素心血管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
- 超重对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比较超重和非超重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分析来自 1136例人群调查中发现的 2 6 7例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按体重指数 (BMI) <2 5kg/m2 和BMI≥ 2 5kg/m2 分为非超重高血压组和超重高血压组。结果 超重与非超重高血压组比较平均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胰岛素 (INS)水平均明显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明显降低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程度显著增高。
- 王震震钱卫冲王海燕张仕清张文生郭剑涛
- 关键词:高血压超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 多电极神经标本盒
- 一种多电极神经标本盒,包括金属屏蔽盒、绝缘支架和若干根金属电极,金属屏蔽盒包括有金属盒底、金属盒壁和金属盒盖,绝缘支架安装在金属屏蔽盒盒腔里面,金属电极安装在绝缘支架上,各根金属电极的长向沿金属屏蔽盒的横向平行布置;所述...
- 沈建新王海燕陈穗江玲陈巧冰闫绍纯吴少伟黄志华陈炫庄东洲吴禹宏蔡耿鑫吴杰
- 文献传递
- 利尿剂长期抗高血压疗效对左心室高电压的逆转作用
- 1998年
- 在1030例高血压病人中采用小剂量利尿剂为主的抗高血压治疗5年.观察其降压效果及时左心室高电压(LVHV)的逆转作用。结果全组病人血压平均下降3.62±2.46/2.19±1.25kPa;其中满意控制者占58.3%.基本控制者占30.7%.无效者占11.0%;治疗后LVHV检出率显著低于治疗前(8.7%对17.0%);治疗后各疗效组间LVHV检出率差异显著(5.9%,8.3%和23.0%).且左心室电压(RV5,RV5+SV1)百分下降值差异显著(分别为11.9%.4.1%.-4.8%和8.9%,5.2%,-2.7%);LVHV逆转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百分下降值显著大于LVHV进展组(18.3%对13.9%和17.7%对13.1%)。结果表明小剂量利尿剂为主的长期抗高血压治疗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能遏止和逆转LVHV。
- 钱卫冲杜福昌王海燕朱杰张仕清王震震王敬良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高电压利尿剂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