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娟 作品数:22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品种(资源)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病圃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的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品种(资源)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鉴定。 于文娟 吴建祥 郭荣 秦碧霞 姬红丽 彭云良 周雪平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抗性特性的鉴定 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Stal)]属同翅目、飞虱科,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目前,防治褐飞虱主要是应用抗虫水稻和使用化学杀虫剂,滥用杀虫剂导致褐飞虱产生再猖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实... 于文娟 傅强 赖凤香 彭云良关键词:褐飞虱 水稻 抗性鉴定 西藏土壤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防促生菌筛选 被引量:2 2023年 青稞是西藏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种植生长过程中有多种病害对其产生危害,直接影响青稞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针对如何绿色防治西藏青稞网斑病立题,以期找到对某一种或几种青稞病害高效的生防菌株,为青稞网斑病防治及生产实际提供材料。采集林芝市鲁朗镇扎西岗村的青稞网斑病植株活体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培养法获得青稞网斑菌菌株XZQKWB。从西藏自治区不同采样点采集根际土壤,采用温度筛选法和平板涂布法分离得到11718株芽孢杆菌。以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为材料,以6种病原菌为靶标,共筛选得到14株对6种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的芽孢杆菌:91-5、92-1、92-10、92-3、27-36、32-69、94-19、44-36、5-142、58-59、58-7、59-60、63-35和66-53。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58-7、59-60、27-36、63-35、44-36、58-59和66-53为阿氏芽孢杆菌(Priestia aryabhattai);菌株94-19和32-69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菌株92-10和92-3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91-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92-1和5-14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14株菌进行生防盆栽和促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92-10兼具溶无机磷能力、解钾能力、固氮能力等促生特性,对藏青2000种子的根长、芽长、株高、地上部鲜质量都有明显的促生效果,在平皿对峙试验中对6个病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50%以上,在青稞网斑病的盆栽防治试验中防效达到76.5%。 董晓雪 彭国袁 常卓凡 于文娟 旺姆关键词:芽孢杆菌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被引量:5 2016年 为指导生产品种合理布局和害虫发生程度预测,在室内苗期评价了来自西南和长江流域620份水稻生产品种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出苗期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30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27个,皖稻51、荣优225、汕优736、西农优10号、糯稻N-2、C两优513、冈优364和珍辐糯等8个品种在苗期对2种飞虱均表现抗性。将45个抗、感程度不同的生产品种种植于位于广西兴安县的鉴定圃,所有品种在分蘖期和灌浆成熟期单株平均虫量均显著低于感虫对照品种TN1,表现出明显的抗性。糯稻N-2和西农优10号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表现出全生育期抗性;苗期感白背飞虱的川谷优204、K优404、威优156和湘丰优103及苗期高感褐飞虱的陆两优996均在分蘖期和灌浆成熟期对2种飞虱表现出抗性。研究表明苗期表现抗性的品种成株期均表现为抗性,而苗期表现感虫或高感的品种,成株期除感虫对照TN1以外亦均表现为抗性。这种苗期感虫品种在成株期普遍抗虫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于文娟 王健 赖凤香 钟雪莲 傅强 彭云良关键词:白背飞虱 褐飞虱 抗性 苗期 成株期 一种将三叶草用于生态工程植物应用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将三叶草用于生态工程植物应用的方法,每年4月初,选择晴天采用草甘膦去除土地已有杂草,施药7天后,将三叶草播种于土地中,每亩面积播种2kg,播种前不松土,播种后不覆盖,播种后不再施用肥料和农药。本发明的优点... 于文娟 彭云良 徐志 张姝 张重梅 姬红丽文献传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本文研究了杂交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在广西兴安县病圃,调查了25%吡虫啉拌种、播种后40目防虫网覆盖、出苗后15 d 25%噻嗪酮喷雾以及移栽前2 d 25%吡蚜酮喷雾带药移栽等单项措施及其各措施不同组合,对中浙优8号、H两优991和Taichung Native(TN1)等3个水稻品种乳熟后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株率的影响,以出现高位不育分蘖及明显矮化症状为病株标准。【结果】不同品种各处理中发病株率数据表明,中浙优8号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抗性,而H两优991和TN1均为感病品种。在不同防治措施组合中,中浙优8号的平均发病株率为6.97%,各防治措施及其组合的相对防效在26.08%~75.38%,其中以防虫网覆盖+25%吡蚜酮带药移栽的防治效果最高;不同处理间H两优991的发病株率在9.63%~22.05%,在不同防治措施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本品种的空白对照,其中7个防治处理的平均病株率与中浙优8号空白对照相当(P>0.05);不同处理下的TN1发病株率均为100%。【结论】药剂拌种、防虫网覆盖结合带药移栽可以保护抗、感品种免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侵袭;抗病品种与苗期全程保护技术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 于文娟 王建 钟雪莲 李红松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关键词:水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抗性 杀虫剂 防虫网覆盖 四川省稻田越冬代二化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常发性害虫,以大龄滞育幼虫在稻桩中越冬,研究其寄生性天敌,对于害虫发生动态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剥查四川地区稻桩内越冬代二化螟幼虫并室内饲养羽化收集天敌,鉴定天敌种类和调查自然寄生率发现:2017年-2018年,2018年-2019年及2019年-2020年,寄生蜂自然寄生率分别为1.1%~8.6%,1.5%~11.7%和1.9%~9.0%,年度间自然寄生率无明显差异;寄生蜂自然种群主要有螟甲腹茧蜂Chelonus munakatae(Munakata)、大螟钝唇姬蜂Eriborus terebrans(Gravenhorst)、中华茧蜂Amyosoma chinensis(Szepligeti)、绒茧克氏金小蜂Trichomalopsis apanteloctena(Crawford)、螟蛉瘤姬蜂Itoplectis naranyae(Ashmead)、螟黄足盘绒茧蜂Cotesia flavipes(Cameron)、环腹瘿蜂Figites sp.、稻螟小腹茧蜂Microgaster russata(Haliday)、黏虫白星姬蜂Vulgichneumon leucaniae(Uchida)和二化螟黑卵蜂Telenomus chilocolus(Wu et Chen)。四川省越冬代二化螟寄生性天敌的优势种为螟黄足盘绒茧蜂和螟蛉瘤姬蜂,部分地区每年自然寄生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于文娟 何佳春 万品俊 姬红丽 傅强 彭云良关键词:二化螟 寄生性天敌 寄生率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抗性特性的鉴定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属同翅目、飞虱科,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目前,防治褐飞虱主要是应用抗虫水稻和使用化学杀虫剂,滥用杀虫剂导致褐飞虱产生再猖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实践... 于文娟 傅强 赖凤香 彭云良关键词:褐飞虱 水稻 抗性鉴定 文献传递 一种适合于水稻田和水旱轮作田生态田埂构建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水稻田和水旱轮作田生态田埂构建的方法,包括生态田埂规格、植物选择和生态田埂构建。本发明通过制定生态田埂构建技术,可提高农田绿色生态环境,使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不断完善,最终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有效... 于文娟 张姝 姬红丽 吴晗霖 杨芳 曹步暐 彭云良四川省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各个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为区域治理对策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四川省17个市县二化螟样本的线粒体COⅡ基因和核糖体ITS基因,利用MEGA软件分析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的基因遗传多样性,以获取样本群体遗传多样性信息。【结果】对114条幼虫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500 bp的区段中共有147个位点存在多态性,包含33个单倍型;川东地区和川西地区二化螟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70383和0.80226;系统发育树显示,除眉山-1-1种群之外,其他二化螟地理种群聚合为一个大分支。而对同批二化螟核糖体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533 bp的区段中存在299个位点多态性,有92个单倍型;川东地区和川西地区二化螟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96748和0.97571;在系统发育树中,犍为种群聚合为一支,其余种群聚合为一支。【结论】川西地区二化螟线粒体COⅡ基因和核糖体ITS基因多态性比川东地区样本丰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分布之间的相关性不大,这可能与种群本身差异相差不大相关。 于文娟 陈丹 罗涵 姬红丽 彭云良关键词:二化螟 ITS 地理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