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四气调神大论”论引火汤治疗上热下寒证1例被引量:4
- 2017年
- 王兴臣主任医师为我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熟谙经典,治验丰富,本文对王兴臣教授依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阳消长盛衰变化,对疾病的发展、治疗进行推理,予引火汤,两者病证巧妙相通。
- 尹艳艳吴春丽王兴臣
- 关键词:引火汤引火归原上热下寒
-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临床应用举隅被引量:4
- 2016年
- 《素问·举痛论篇》云:“百病生于气也”。张介宾亦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各种疾病,虽其原因不同,但都是脏腑气机失常所导致的,故调理气机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 吴春丽王兴臣
- 关键词:气机升降升降散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头痛心悟被引量:2
- 2015年
- 柴胡桂枝干姜汤症为少阳病兼变证之一,属少阳病误用汗吐下后少阳证未罢又见太阴病,症见晨起口苦、兼见腹泻,或口苦于傍晚欲解者符合少阳太阴并病,临床中患者头痛凡符合该症病脉特点,结合五运六气理论治疗多获良效。
- 梁坤吴春丽王兴臣
- 关键词:五运六气六经病欲解时少阳病柴胡桂枝干姜汤
- 升降散治疗皮肤病被引量:2
- 2016年
- 升降散原为治疗温疫而设,近年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尤其是治疗一些慢性病取得良好效果。此方应用始终离不开气机失调、邪热内郁这一关键病机。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用升降散治疗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旨在调理气机,达邪于外。
- 梁坤吴春丽邵元欣王兴臣
- 关键词:升降散皮肤病辨证施治
- 基于“厥阴病欲解时”治疗胸痹验案举隅被引量:1
- 2015年
- 胸痹是临床常见的心系疾病,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属难治性疾病。历代医家常从气滞、血瘀、寒凝、痰浊、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证论治。笔者跟随导师王兴臣教授学习以来,发现老师擅从六经欲解时入手,每获良效,深受启发,兹举案例如下。1验案举例胡某,女,61岁,2015年2月14日初诊。主诉胸闷胸痛阵作2余年,于当地服用益气活血之中药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 吴春丽王兴臣
- 关键词:厥阴病乌梅丸胸痹
- 化浊行血方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化浊行血方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化浊行血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独立筛选、质量评价和原始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评价指标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愈率;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化浊行血方能显著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WMD=-2.00,95%CI-2.41,-1.58),P<0.00001];化浊行血方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化浊行血方能显著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且相对安全。
- 于金平宗寿健胡晓洁孙海洋柴宗颖吴春丽于丽红王兴臣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安全性
- 基于“少阳为枢”理论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头痛验案举隅被引量:9
- 2017年
- 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并指出外感和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内经》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少阳胆经之脉,邪气沿太阳经进入少阳胆经,使胆火随经上逆,上行至头部,经络受阻,经气不畅,故见头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脉象弦细[1]。少阳头痛,其部位多以头的两侧为主,甚则波及正额及巅部,或者兼有咽干、口苦、目眩的症候。
- 邵元欣吴春丽王兴臣
- 关键词:少阳为枢小柴胡汤验案
- 运用引火归元法治疗梅核气1例
- 2016年
- 梅核气的基础病理为气郁痰阻,后世多认为其病机为七情郁结,气机不疏,津液失布,凝津成痰,气痰相搏,循经上逆于咽喉之间,惯于以半夏厚朴汤治之。然笔者认为梅核气病机复杂,用药不可拘泥于半夏、厚朴、柴胡等疏肝理气之品。临床治疗中唯谨遵辨证论治之绳,探本溯源,方可收获良效。
- 梁坤吴春丽王兴臣
- 关键词:梅核气引火归元上热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