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文君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动力学
  • 3篇数值模拟
  • 2篇压力能
  • 2篇直接数值模拟
  • 2篇屈服应力
  • 2篇微通道
  • 2篇流体
  • 2篇交换器
  • 1篇动力学行为
  • 1篇性能模拟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旋涡
  • 1篇旋涡脱落
  • 1篇液滴
  • 1篇液膜厚度
  • 1篇粘弹性
  • 1篇粘弹性流体
  • 1篇振荡
  • 1篇容积式
  • 1篇迁移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袁文君
  • 4篇邓建强
  • 3篇曹峥
  • 1篇陈志华
  • 1篇刘芹

传媒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机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倾斜管道中泰勒气泡在聚合物溶液中上升动力学与液膜厚度研究
聚合物溶液广泛应用于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和材料工程等领域,但是对具有屈服应力聚合物流体的倾斜管道中上升的泰勒气泡的研究仍然不足。该工作采用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垂直和倾斜管道内充满屈服应力流体的三维泰勒气泡的上升动力学...
李云松段炼袁文君陈飞
关键词:液膜厚度
基于波系分析的自增压旋转压力能交换器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针对具有自增压特性的旋转压力能交换器进行研究,通过求解非定常一维流动模型,获得了液体压力波在转子孔道内的传播特性,基于压力能交换过程的最优波系分析,探讨了不同波系结构的交换器性能随工况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工况下的压力能交换率存在最优值,增压比、增压流量随低压连通区压差降低而减小,多次波系反射结构的压力能交换率和增压流量总体有较大提高。
曹峥邓建强刘芹袁文君
关键词:性能研究
低Wi数下圆形颗粒在振荡Oldroyd-B泊肃叶流中迁移规律研究
采用有限元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结合粘弹分裂格式对低Wi 数下圆形颗粒在振荡Oldroyd-B 泊肃叶流中的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流场振荡幅度A 和频率F 对颗粒迁移轨迹、侧向迁移速度、旋转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
袁文君邓建强杨兵
关键词:直接数值模拟
几何约束对流动聚焦微通道中聚合物液滴形成动力学与调控机制研究
聚合物液滴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医学和材料工程等领域。然而,目前针对具有屈服应力的聚合物液滴的形成与调控的研究仍然不足。在流动聚焦微通道中,液滴的形成动力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几何约束是一个关键因素。本工作采用基于流体...
段炼袁文君陈飞
关键词:屈服应力流型微通道反应器
自驱型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性能模拟与结构优化被引量:2
2015年
建立了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自驱动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9组结构变量下转子转速变化特性曲线、内部速度分布云图和压力能交换效率,通过极差分析确定影响各性能指标的主次结构变量,研究了各结构变量对装置动力特性和压力能交换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装置不同结构下的自驱动过程。
陈志华邓建强曹峥袁文君
关键词:性能模拟结构优化
动态长度下压力交换器内脉动掺混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建立压力能交换器的二维非稳态数值模型,研究了进流速度v、斯特劳哈尔数St以及脉动幅度A等对孔道内旋涡运动和掺混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涡周期性脱落是掺混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涡强越大掺混越严重;St数的增大以及A的减小将使孔道内旋涡强度增强;St数的增大将使尺寸效应明显,掺混受涡强影响小,因而对于一定孔道存在最优的运行St数。并且随着A的增大,掺混区的稳定性变强,孔道的最优运行St数减小。
袁文君邓建强曹峥
关键词:掺混旋涡脱落数值模拟
粘弹性流体微通道内Taylor气泡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微通道内气-液两相体系中Taylor流具有气泡尺寸均一、停留时间分布窄、可调控性强和比表面积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牛顿流体相比,前人实验发现粘弹性流体中一定体积气泡上升速度会出现跳跃性地增大。为了探讨这类非牛顿...
袁文君梅玫
关键词:微通道粘弹性流体动力学行为直接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