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昱

作品数:30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理学
  • 10篇核科学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熔盐
  • 6篇化学研究
  • 5篇锕系
  • 5篇镧系
  • 5篇稀土
  • 5篇裂变产物
  • 4篇电极
  • 4篇金属
  • 3篇电化学
  • 3篇质谱
  • 3篇镧系元素
  • 3篇离子
  • 3篇光谱
  • 3篇红外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3篇
  • 3篇
  • 2篇电解
  • 2篇多边形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上...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0篇龚昱
  • 17篇黄卫
  • 10篇佘长锋
  • 8篇蒋锋
  • 6篇李晴暖
  • 5篇窦强
  • 5篇朱铁建
  • 4篇左勇
  • 3篇付海英
  • 3篇龙德武
  • 3篇周金豪
  • 2篇郑海洋
  • 2篇孙波
  • 2篇陈秀婷
  • 1篇李杨娟
  • 1篇程治强
  • 1篇刘崎
  • 1篇俞国军
  • 1篇崔荣荣
  • 1篇钱渊

传媒

  • 5篇核技术
  • 2篇第三届全国核...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第三届全囯核...
  • 1篇2015年第...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氟锂铍熔盐体系稀土裂变产物的分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锂铍熔盐体系稀土裂变产物的分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采用Ni、Cu、Al、Au、Ru、Rh、Pd、Os、Ir、Pt或石墨为工作电极;采用石墨、玻璃碳、Pt或Ni为辅助电极;采用铍电极为参比电极,所述铍电...
左勇蒋锋彭浩佘长锋黄卫龚昱
稀土氧化物Gd_(2)O_(3)、Nd_(2)O_(3)、Sm_(2)O_(3)和Dy_(2)O_(3)在KCl-LiCl-Li_(2)O熔盐中的电解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Li_(2)O在KCl-LiCl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卷积伏安法计算了923 K下O_(2)-在KCl-LiCl熔盐中的扩散系数(D),得到D=0.5×10^(-5) cm^(2)/s。以Gd_(2)O_(3)、Nd_(2)O_(3)、Sm_(2)O_(3)和Dy_(2)O_(3)为阴极,在KCl-LiCl-Li_(2)O(w=1%)熔盐中进行电解(恒电压3.40 V、电解温度923 K、电解时间25 h)。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证实稀土氧化物被部分还原为金属,并分析了电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同时利用PRS模型(该模型可将固态阴极内离子的极限扩散速率与固态氧化物孔隙P、金属/氧化物摩尔体积R、阴极还原后的体积收缩率S等参数关联)分析了这些稀土氧化物的电解还原模型,得到Gd_(2)O_(3)、Nd_(2)O_(3)、Sm_(2)O_(3)和Dy_(2)O_(3)的最优孔隙率分别为18.7%、24.2%、30.6%、16.7%,最短电解时间分别为133、157、143、119 h,将这些结果与电解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阴极的孔隙率和电解时间均不满足金属氧化物完全被还原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季男彭浩蒋锋黄卫黄卫佘长锋朱铁建
关键词:稀土氧化物电解还原
一种氯化物熔盐体系中将稀土氧化物还原为稀土金属单质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物熔盐体系中将稀土氧化物还原为稀土金属单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研磨:在稀土氧化物中加入造孔剂进行研磨混合;b.压片:将步骤a中混合好的物料压片制成生坯;c.烧结:将生坯置入马弗炉中烧结,制得一种...
季男黄卫龚昱蒋锋彭浩佘长锋朱铁建
文献传递
锕系配位化合物的质谱和红外光谱研究
质谱与红外光谱作为有力的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之中。本次报告主要介绍基于质谱以及红外光谱等谱学方法的锕系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反应研究。
龚昱
关键词:锕系元素配位结构质谱红外光谱
氟熔盐体系中铀和氧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裂变核能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清洁能源,因其能量密度高、低碳排放等特点,具有其他能源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熔盐堆作为国际第四代先进核反应堆推荐堆型之一,已成为未来洁净能源的候选者。熔盐堆采用的冷却剂和燃料载体为熔融的氟盐混合物...
彭浩黄卫龚昱
关键词:熔盐堆
文献传递
一种固态盐加热熔融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盐加热熔融装置及方法,所述固态盐加热熔融装置包括容器体、容器盖以及电极组,所述容器体的下部封闭且上部敞开,所述容器盖密封住所述容器体的上部,所述电极组固定在所述容器盖上,所述容器体设置为换热夹套,用于...
周金豪陈梓孙波窦强黄卫龚昱李晴暖
文献传递
质谱方法在锕系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龚昱
硫化物沉淀分离LiF-BeF2熔盐中稀土类裂变产物被引量:3
2024年
熔盐堆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分离去除裂变产物,回收载体熔盐,既可减少废物量,又有利于实现有用物质的循环利用。采用水合硫化钠(Na2S∙5H2O)作为沉淀剂,研究了LiF-BeF2熔体中研究了氟化稀土(Ce、Nd、Sm、Eu、Y、Yb)以及氟化钍的高温沉淀反应,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稀土的去除率。研究表明:600℃、稀土与沉淀剂的比例为1∶2时,稀土的去除率均低于90%。为进一步提高去除率,采用沉淀-蒸馏联合的方法,沉淀后的混合盐继续升温至950℃,压力10 Pa的真空条件下蒸馏20 min,冷凝收集盐中稀土Nd的含量降低至1.39×10^(-4) g∙g^(-1),Nd的去除率提高至99.6%,同时氧、硫的含量分别为8.5×10^(-5) g∙g^(-1)、1.50×10^(-4) g∙g^(-1)。进一步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能量色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等手段分析沉淀物的组成,确定沉淀物主要为稀土硫化物及稀土硫氧化物。研究表明,硫化物沉淀法从废熔盐中分离稀土具有可行性,采用沉淀-蒸馏联合处理获得稀土99%以上的分离效率,这为纯化废盐、实现熔盐的重复利用提供参考。
王玉娇曲雅馨付海英程明窦强窦强
关键词:熔盐硫化物稀土
一种氯化物熔盐体系中将稀土氧化物还原为稀土金属单质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物熔盐体系中将稀土氧化物还原为稀土金属单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研磨:在稀土氧化物中加入造孔剂进行研磨混合;b.压片:将步骤a中混合好的物料压片制成生坯;c.烧结:将生坯置入马弗炉中烧结,制得一种...
季男黄卫龚昱蒋锋彭浩佘长锋朱铁建
文献传递
CeO2/NaF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MoF6的吸附性能研究
2015年
将作为粘结剂和造孔剂的高分子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Ce F3和Na F按4:9:62的质量比例混合,再加一定量的水(CMC与水的比为1:6),通过混捏、成形和烧结等程序制得了一种新型的Ce O2/Na F吸附剂颗粒。通过研究Ce O2的掺杂对Na F吸附剂表观性质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Ce O2/Na F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0.84±0.04)m2·g-1,是相同条件下制得的Na F吸附剂的两倍以上;孔隙率为42.2%,也优于Na F吸附剂;Ce O2/Na F和Na F吸附剂对Mo F6的饱和吸附容量相当,但Ce O2/Na F吸附剂的初始吸附速率明显大于Na F吸附剂;吸附于Ce O2/Na F吸附剂上的Mo F6在150–300°C单个温度段解吸附,而吸附于Na F吸附剂上的Mo F6在100–300°C和350–400°C两个温度段发生解吸,表明Ce O2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Mo F6的作用。在Na F吸附剂内掺杂Ce O2可以改变Na F吸附剂部分表观性质,从而改善Na F的吸附性能。
李洒洒程治强李杨娟龙德武龚昱窦强吴明红李晴暖
关键词:热重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