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平
- 作品数:13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寻求科学依据。方法对儿科送检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所分离的320株革兰阴性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细菌菌谱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320株革兰阴性菌,前5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琼氏不动杆菌。5种病原菌均显示出一定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最高,但都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结论了解小儿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菌谱,临床医师参考药敏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减少耐药性产生。
- 吴兆海谢晓平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索脑电(EEG)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EEG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副反应及反复性。结果在疗效、疗程、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优于药物治疗,既无创伤,又无副作用,疗效显著。
- 刘小芸彭云中黄先萍谢晓平邹慧祥蒋丽辜艳邓全敏
-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
- 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感染流行病学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断面研究方法,对中国川西地区4家医院0~17岁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对Hi流行菌株进行生物学分型、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4家医院0~17岁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5748例,痰培养送检率46.96%(2699/5748),痰培养病原菌阳性率43.53%(1175/2699);272例分离出Hi279株,Hi阳检率10.08%(272/2699);279株经PCR鉴定均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分型以I型39.07%(109/279)和Ⅳ型50.90%(142/279)为主;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12.50%(34/272)、其他下呼吸道感染87.50%(238/272),新生儿肺炎2.57%(7/272),肺炎合并脓毒血症2.21%(6/272);4家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Hi总阳检率比较χ2=112.561、P=0.000,毛细支气管炎Hi阳检率比较Fisher确切概率P=0.001,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Hi阳检率比较χ2=108.87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中介2.87%(8/279)、耐药1.79%(5/279),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0.72%(2/279)。结论中国川西地区0-17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所分离Hi全部为不可分型菌株,生物学分型以I型和Ⅳ型为主,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和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在川西地区出现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胡俊王晓蕾艾涛谢晓平刘小芸刘华伟杨莉莉李桦杨涛毅张彤张砺杨钊邓全敏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 新生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与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了解新生儿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Hi)感染发生情况、流行菌株生物学分型和菌株耐药背景以及Hi新生儿肺炎临床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断面研究方法,对中国川西地区4家医院0—28d入院初步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对Hi流行菌株进行生物学分型、PCR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出院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Hi分离阳性者为病例组,按1:1提取同期住院新生儿肺炎Hi分离阴性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参加调查的4家医院入院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757例,痰培养送检率95.51%(723/757),痰培养病原菌总阳性率15.63%(113/723);Hi阳性率1.94%(14/723),占新生儿呼吸道分离病原菌的12.39%(14/113)。全部14株Hi经PCR鉴定均为不可分型Hi;生物学分型I型57.1%(8/14)、Ⅲ型14.3%(2/14)、Ⅳ型28.6%%(4/14);分离的14株流行菌株β-内酰胺酶阳性率35.7%(5/14),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7.1%(1/14),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耐药35.7%(5/14),头孢呋辛耐药和中介率均为14.2%(2/14),头孢克洛耐药率35.7%(5/14),氧氟沙星耐药率21.4%(3/14),未发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噻肟耐药菌株。对10例出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Hi阳性病例进行1:1配对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一般情况、临床主要症状、肺部体征、X线胸片表现以及白细胞分类和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西地区新生儿Hi感染流行菌株全部为不可分型,生物学分型为I型、Ⅲ型和Ⅳ型;新生儿未分型Hi肺炎临床表现与其感染性肺炎并无明显差异。
- 李桦王晓蕾杨涛毅张彤胡俊巨容谢晓平邓全敏郭慧敏
- 关键词:嗜血杆菌流感感染性肺炎耐药率新生儿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母婴垂直传播预防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 2008年
-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播迅速、病死率高的流行性疾病。小儿HIV感染与成年人比较,潜伏期短、疾病进展快、死亡率高。据估计,全球约有65万儿童感染HIV,其中85%是由母婴垂直传播,故HIV感染和AIDS防治为我国儿科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本研究依据王宏伟等整理的《小儿HIV感染和艾滋病诊断及处理建议》第4部分中“预防HIV母婴传播的建议”,检索Cochrane图书馆关于阻断HIV母婴垂直传播的记录,现报道如下。
- 谢晓平陈桂华万朝敏
- 关键词: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循证医学研究
- 环丙沙星对小儿骨关节不良影响的评价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评价环丙沙星对小儿骨关节的不良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2006.3)、Cochrane图书馆(2006年1期)、EMBASE(1985~2006.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06年)、中国循证医学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收集环丙沙星对儿童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逐篇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质量等级均为B或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环丙沙星组与对照组相比,关节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总0.98,95%CI(0.65,1.48)]。未发现有骨关节及软骨的X片、超声波或MRI的改变。结论尚无确切证据显示应用环丙沙星对小儿骨关节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也无证据表明造成负重关节的软骨损害,但仍有必要进一步了解环丙沙星在不同剂量、不同年龄组、不同疗程下对小儿骨关节及软骨的长期影响。
- 谢晓平朱渝万朝敏
- 关键词:环丙沙星儿童骨关节安全性META分析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治疗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被引量:5
- 2005年
- 舒敏范娟谢晓平万朝敏
- 关键词:临床治疗研究早产儿循证医学证据外科治疗方法HEYMANN环氧合酶抑制剂
- 酮替芬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评价酮替芬在治疗小儿哮喘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中心对照试验记录、MEDLINE、CINAHL、EMBASE、CBMdisc、CNKI相关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共纳入21篇随机对照研究,质量等级为B或C。结论酮替芬对于小儿哮喘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以明显减少支气管扩张剂以及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谢晓平陈桂华万朝敏
- 关键词:儿童哮喘酮替芬
-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婴儿湿疹中的诊疗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婴儿湿疹疾病诊疗中的作用,为诊断、预防和治疗婴儿湿疹提供更好的手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28例婴儿湿疹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并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剔除相应食物,观察随访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4种食物中对鸡蛋的特异性比例最高209例(91.7%),其次为牛奶159例(69.7%),小麦88例(38.6%),大豆61例(26.8%),鳕鱼38例(16.7%),大米31例(13.6%)蟹25例(11.0%),虾3例(1.3%),蘑菇和西红柿各2例,分别占0.9%,牛肉、猪肉、玉米分别为1例,分别占0.4%。对特异性IgG阳性程度达++及以上患儿采取忌食过敏食物治疗3~6个月,并予回访。症状明显改善182例(79.82%),症状改善40例(17.54%),无效6例(2.63%)。结论:检测血清食物特异性IgG,进而了解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可为婴儿湿疹诊断、预防及调整饮食治疗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 谢晓平杨钊罗敏王莉
- 关键词:食物不耐受湿疹婴儿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支气管哮喘(包括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两组均连用5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喘息与哆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对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疗效,且安全,副作用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黄琴刘小芸谢晓平朱元璐邓全敏伍俐
- 关键词:儿童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