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琳

作品数:1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语文
  • 4篇教学
  • 2篇导学
  • 2篇语文学
  • 2篇语文学习
  • 2篇阅读知识
  • 2篇知识
  • 2篇诗歌
  • 2篇文学
  • 2篇课堂
  • 2篇教学方法
  • 1篇导学模式
  • 1篇学法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符号
  • 1篇意象
  • 1篇意象比较
  • 1篇有无相生
  • 1篇语文教学
  • 1篇语文课

机构

  • 9篇江苏省镇江第...

作者

  • 9篇张琳

传媒

  • 4篇中学语文教学...
  • 2篇语文建设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中学语文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摭谈教学中图表教学法的作用与运用
2011年
图表教学法是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倡导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既然人们能借助于各种新的生产工具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作为教师就应该创立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建立起来的。
张琳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育家
以问导学:《老王》教学实录及反思
2011年
一、准备阶段 1.提出预习要求:预习《老王》,完成以下任务——(1)了解作者杨绛生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借助工具书认真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问题,扫清阅读障碍:(3)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张琳
关键词:《老王》教学实录导学阅读课文写作背景工具书
以问促学变讲为导——问题导学模式刍议
2014年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思考,更不会有研究探索。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强调学习中要带着问题思考。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问题导学法”在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以问促学,变讲为导,教会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张琳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模式
我们的课可以更好——记一次智慧的集体磨课
2016年
2015年年底我们接到镇江市中语会通知,第八届中语会年会要在我校举办,同时我校作为东道主要派出一位教师上课。青年教师徐进主动申请上《听听那冷雨》。为了使这节课能代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张琳
关键词:语文学习阅读知识
古典诗词中“雁”“燕”意象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胡应麟在《诗薮》中曾提到:“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一篇成功的诗作,往往具有独创性的意象。飞禽走兽,莫不入文人笔下,花鸟虫鱼,无不显诗人才情。因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的核心,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也是最基本的艺术符号。鱼传尺素,蝉寄高远,这些意象无不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情思,也留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它使古诗词更生动形象,更具审美价值。
张琳
关键词:意象古典诗词《诗薮》诗词创作中国诗歌艺术符号
说明文究竟要教什么被引量:1
2011年
说明文究竟要教什么?有教师会说:当然是教说明对象的特征,教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教说明文的顺序啦,还能教什么呢?我不认为说明文的教学仅止于此。近期听了不少教学说明文的课,现围绕"说明文究竟要教什么"这一问题谈谈我的感触。
张琳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教师
语文错题卷的实践与价值探寻被引量:1
2013年
语文错题卷是学生选择自己在平时练习或考试中的错题,按照试卷的形式汇编成的语文试卷。
张琳
关键词:语文试卷错题考试
“有无相生”读《鹿柴》
2019年
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说到《鹿柴》中以动衬静却不知如何解释。同学帮忙解围:学生1说,"人的声音在寂静的空山中越发显得响,山静可知";学生2说,"当声音渐渐消失时,就是空山愈发安静时,有无声音的对比使得山静突出"。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是感慨。原以为只能从有声音的角度思考"以动衬静"之逻辑的。看来我的角度过于单一了。
张琳
关键词:《鹿柴》有无相生诗歌鉴赏同学
语文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静”
2012年
静心阅读,与心灵对话是无形的内在的交流,外在的喧嚣很难让学生产生与心灵的和谐对话。作为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们通过语文学习,陶冶情操,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从而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热闹与安静都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张琳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学习阅读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