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峰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北辰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近视分子生物学研究机制进展
- 2023年
- 近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病率都呈增高趋势,但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此研究近视的发生机制尤为重要。近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多巴胺、异维甲酸、炎症机制、氧化应激、遗传等机制,此文章对近视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汇总,以期为未来近视的研究及近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 郭振峰肖博文
- 关键词:近视分子生物学
- 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在成人眼眶疾病中发病率高,可严重影响患者外观、视力及双眼视功能等,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除眼睑退缩、眼球突出、斜视等常见体征外,部分TAO患者可出现眼压明显升高,甚至视野损害,临床常被忽视及漏诊。TAO高眼压发病机制主要与表层巩膜静脉压升高和眼外肌影响等因素有关。TAO高眼压属继发性高眼压,发病机制复杂,因此其治疗也有别于原发性青光眼,且需个性化对因处理。本文针对TAO高眼压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及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在内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为TAO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郭振峰赵亮孙丰源(审校)
-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高眼压发病机制
- X射线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恶性程度高,对放射线敏感,但临床上放射疗法方法各异,合理、有效的放射疗法方案就显得尤其重要。目的探讨X射线对DLBCL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全身DLBCL细胞系进行常规复苏和培养,将细胞悬液接种后分别暴露于2、4、6、8Gy4种不同剂量的X射线下6、12、24、48h,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未接受X射线照射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DLBCL细胞复苏后生长活跃,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传2~3代细胞生长状态稳定。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和照射时间的延长,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降低,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剂量=45.58,P=0.00;F时间=43.11,P=0.00);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剂量i=40.77,P=0.00;F时间=91.91,P=0.00);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剂量=87.36,P=0.00;F时间=37.31,P=0.00)。结论X射线照射将DLBCL细胞阻滞在G2-M期并导致细胞凋亡,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 季红郭振峰孙丰源
- 关键词:细胞培养放射疗法X射线细胞周期凋亡
- 近视患者眼球生物学参数及脉络膜厚度研究
- 2024年
- 目的近视患者眼球生物学参数及脉络膜厚度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门诊就诊和体检的儿童260例520眼,年龄6~14岁,按照最佳矫正视力和等效球镜度数及裸眼视力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n=52,104眼),即对照组、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超高度组,由2名资历丰富医师应用光学生物测量仪Lenstar测量患者双眼生物学参数,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的脉络膜厚度及病例组间的眼球生物学参数,并分析屈光度与眼球生物学参数及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的F部位、T1部位、S1部位、I1部位、N1部位的脉络膜厚度与病例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3部位、I3部位、S3部位、N3部位与低度组的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内患者眼轴(AL)、平均角膜曲率(KM)、前房深度(ACD)、眼压(IO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央角膜厚度(C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内的AL、IOP、Km均随着等效球镜度数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性(r=0.846、0.102、0.154,P均<0.05),ACD随着等效球镜度数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性(r=-0.125,P<0.05),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等效球镜度数呈正相关(r=0.913,P<0.05),屈光度增加,脉络膜厚度就越薄。结论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脉络膜厚度越薄,且黄斑中心凹变化明显,近视患者的Km增高,AL增长,IOP增高,ACD变浅。
- 郑峥峥郭振峰
- 关键词:脉络膜厚度近视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生物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