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明伟

作品数:24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篇尖晶石
  • 12篇铝尖晶石
  • 10篇铁铝尖晶石
  • 4篇氮化
  • 4篇八面体
  • 3篇烧结法
  • 3篇水泥
  • 3篇晶体
  • 3篇晶体结构
  • 3篇刚玉
  • 2篇单晶
  • 2篇氮化硅
  • 2篇盐水
  • 2篇烧结法合成
  • 2篇树脂结合
  • 2篇四面体
  • 2篇酸盐水泥
  • 2篇体型
  • 2篇物相
  • 2篇炼钢

机构

  • 2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辽宁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西宁特殊钢股...
  • 1篇山东圣川陶瓷...

作者

  • 24篇闫明伟
  • 17篇陈俊红
  • 12篇孙加林
  • 10篇李勇
  • 7篇李斌
  • 7篇李斌
  • 4篇刘东方
  • 3篇刘文娜
  • 3篇孙秀芹
  • 3篇李晓萍
  • 3篇杜雨洁
  • 3篇杨树磊
  • 3篇陈海洋
  • 3篇肖品
  • 3篇李玲
  • 2篇秦海霞
  • 2篇李志辉
  • 2篇刘东方
  • 2篇唐浩
  • 2篇张玉洁

传媒

  • 6篇硅酸盐学报
  • 5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耐火材料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应烧结法合成铁铝尖晶石晶体的XRD结构精修被引量:1
2015年
以分析纯氧化铁和分析纯氧化铝为原料,按照质量比Fe2O3∶Al2O3=44∶56进行配料,压制成25 mm×35mm试样。成型后的试样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1600℃并保温6 h。用XRD、SEM、EDS和XPS等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于1600℃和保护气氛条件下合成了高纯度铁铝尖晶石,且为均一物相,其中的铁离子主要以+2形式存在;Fe2+、Al3+均在尖晶石结构中的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有所占位,XRD结构精修给出其结构式为(Fe0.837Al0.163)IV(Fe0.163Al1.837)VIO4.000。
陈俊红闫明伟宿金栋李斌陈海洋孙加林
关键词:铁铝尖晶石四面体八面体结构精修
多孔碳球/SiC纳米纤维/十八醇复合相变材料定型封装及其热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以SiC纳米纤维为传热介质,在其表面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均匀负载了多孔碳材料,从而制备了多孔碳球/SiC纳米纤维载体材料。然后以十八醇为相变芯材,通过物理吸附法制备了多孔碳球/SiC纳米纤维/十八醇复合相变材料,研究了不同相变芯材负载量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与稳定性能。DSC检测表明,负载40wt%十八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熔点和凝固点分别为58.16℃和52.25℃,熔化潜热为101.42J/g;负载50wt%十八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熔点和凝固点分别为58.01℃和51.93℃,熔化潜热为115.47J/g。与十八醇相比,负载40wt%十八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率提高了71%;负载50wt%十八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率提高了62%。该复合相变材料在循环使用300次后,其导热率基本保持相同,具有稳定性高;相变芯材封装安全性好,相变潜热大,具有非常优异的应用性能。
宿金栋李士明闫明伟李斌陈俊红孙加林
关键词:复合相变材料多孔碳十八醇
高铁低铝矾土莫来石的合成及机理被引量:9
2016年
以高铁低铝矾土(铁矾土)为原料,于1 500℃保温6h条件下烧结合成了莫来石。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对煅烧后样品进行了表征,探究了高铁低铝矾土合成莫来石的机理。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铁矾土经一次莫来石化和二次莫来石化合成莫来石晶胚,而后在晶胚结晶、发育、长大的过程中,铁、钛等离子置换并占据莫来石晶格中铝离子的四面体或八面体位置,形成含有Fe^(3+)/Ti^(4+)的莫来石。为维持电价平衡,四面体中部分的硅离子扩散迁移出晶格,进入周围硅酸盐相或者形成石英等结晶物相;原晶格位置留下带负电的空位,进一步为Fe^(3+)、Al^(3+)、Ti^(4+)等离子扩散、迁移至莫来石晶格提供通道,并加速莫来石的结晶、长大,进而形成长度约为30μm、直径为3~5岬的含Fe^(3+)/Ti^(4+)的莫来石。
闫明伟李勇陈俊红孙加林
关键词:莫来石铁离子钛离子
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内筒的损毁机制
2016年
以X射线衍射仪、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在悬浮预热器内筒上使用前后的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进行分析,研究该陶瓷应用于悬浮预热器上的损毁机制.碳化硅陶瓷中残存金属硅和表面的碳化硅在高温使用工况下首先氧化成Si O_2,Si O_2在K2O(g)、Na2O(g)、KCl(g)、Na Cl(g)等蒸气以及氯化物作用下黏度降低,形成覆盖于陶瓷表面的氧化层,继而被高速的气固流体冲蚀和磨损掉,并导致新的界面出现.如此循环,使碳化硅陶瓷的外侧逐渐变薄和断裂,直至损毁.提高陶瓷的致密性和降低残余硅含量是改进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在悬浮预热器中使用性能的有效途径.
陈俊红闫明伟肖品米文俊宿金栋封吉圣孙加林
关键词:预热器内筒碳化硅
一种大尺寸八面体型的铁铝尖晶石单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八面体型的铁铝尖晶石单晶的制备方法;其铁铝尖晶石晶体呈现完美的八面体构型,晶粒尺寸大于200μm。制备方法为:按FeO与Al<Sub>2</Sub>O<Sub>3</Sub>...
陈俊红刘东方闫明伟宿金栋李斌肖品张玉洁唐浩张志浩祁圣堃曹政
一种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是由含Al<Sub>2</Sub>O<Sub>3</Sub>的原料、含CaO的原料以及白云石类原料经配制共磨,成型,烧结而成的,其化...
陈俊红宿金栋李斌李晓萍刘文娜杨树磊孙秀芹杜雨洁闫明伟祁圣堃
文献传递
一种铁铝尖晶石粉体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铝尖晶石粉体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1)按一定质量比称量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置于刚玉坩埚反应器中,将一定量的煮沸去氧的蒸馏水加入反应器中,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煤油后搅拌使硫酸亚铁和硫...
陈俊红米文俊闫明伟宿金栋李斌陈海洋刘东方翟发敏李瞳刘梦
文献传递
一种大尺寸八面体型的铁铝尖晶石单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八面体型的铁铝尖晶石单晶的制备方法;其铁铝尖晶石晶体呈现完美的八面体构型,晶粒尺寸大于200μm。制备方法为:按FeO与Al<Sub>2</Sub>O<Sub>3</Sub>...
陈俊红刘东方闫明伟宿金栋李斌肖品张玉洁唐浩张志浩祁圣堃曹政
文献传递
含Mg^(2+)铁铝尖晶石晶体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分析纯氧化铁(Fe_2O_3)、分析纯氧化铝(Al2O3)和分析纯氧化镁(MgO)为原料,按照质量比MgO∶Fe2O3∶Al_2O_3=0∶44∶56及1∶44∶56进行配料,压制成25mm×30mm试样。成型后的试样在CO2/CO混合气氛下加热至1600℃并保温6h。采用XRD、SEM、EDS、HRTEM及SAED等手段对烧后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1600℃高温处理6h后,烧后试样的微观结构均匀,物相为含Mg^(2+)的铁铝尖晶石IV(Mg_(0.035)Fe_(0.808)Al_(0.157))Σ1.000VI(Fe_(0.158)Al_(1.772)Mg_(0.070))_(Σ(2.000)O_(Σ4.002)。引入的氧化镁参与了铁铝尖晶石的合成,并以Mg^(2+)的形式进入铁铝尖晶石晶格;Mg^(2+)占据铁铝尖晶石中四面体和八面体的位置,造成铁铝尖晶石晶格常数的变大。
陈俊红闫明伟宿金栋李斌李勇孙加林
关键词:MGO铁铝尖晶石四面体八面体晶格常数
氮气保护下镁砂对Al–刚玉体系物相的影响
2018年
以烧结刚玉、α-Al2O3微粉、金属铝粉、高纯镁砂[加入量分别为3%(质量分数)、6%、15%]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Al–MgO–Al2O3系复合材料。样品成型后经过200℃烘干后在1 300℃氮气气氛下烧结。结果表明:添加金属铝粉后样品常规物理性能显著改善。样品中的主晶相为α-Al2O3和Mg Al2O4,有金属铝残留。镁砂对金属铝–烧结刚玉耐火材料物相组成影响大,当镁砂加入量为3%时形成Al4O4C相,镁砂加入量为6%或15%时,新相为Al4C3,未检测到Al4O4C相,镁砂添加量为15%时能检测到方镁石相。镁砂加入量大于或等于6%时,α-Al2O3颗粒或细粉表面形成的镁铝尖晶石包裹刚玉结构,将α-Al2O3表面包覆,阻断Al4C3与α-Al2O3反应生成Al4O4C。最后建立了该体系中新相形成机理的反应模型。
郑清瑶李勇仝尚好闫明伟李玲孙洋
关键词:高纯镁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