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丹
-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F-FDGPET/CT显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价值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PET中心进行检查的62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的显像结果,以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为确诊标准,评价PET/CT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灶的诊断效能。结果62例患者中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者28例,第二原发癌(无复发、转移)9例。PET/CT显像有3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PET/CT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3%(28/30)、90.6%(29/32)、91.9%(57/62);PET/CT显像对阴道残端复发、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10和98.1%(51/52),95.7%(22/23)和92.3%(36/39),15/18和95.5%(42/44)。结论PET/CT对监测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能及时检出第二原发癌。
- 陈丹丹吴湖炳王全师周文兰李洪生王丽娟田颖董烨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CT在复发宫颈癌疗效评价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复发宫颈癌疗效评价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4年12月45例宫颈癌复发患者的治疗前、后18F-FDG PET/CT显像结果,根据实体瘤治疗疗效PET评价标准(PERCIST)将疗效分为完全代谢反应(CMR)、部分代谢反应(PMR)、代谢无变化(SMD)及代谢进展(PMD).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x2检验比较PMD者及无PMD者PFS的差异,以及不同治疗前SUVmax组患者的PFS差异.结果 经治疗,22.2%(10/45)的宫颈癌复发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评价为CMR,22.2% (10/45)为PMR,4.4% (2/45)为SMD,51.1%(23/45)为PMD.45例患者中32例有长期随访(6~64个月)结果,其PFS为1~6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PET/CT评价为无PMD者和PMD者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与4.2个月,x2=7.223,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宫颈癌复发病灶SUVmax<7.5组和SUVmax ≥7.5组的PFS分别为16.3个月和5.9个月(x2=5.415,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用于评价复发宫颈癌治疗疗效,并有助干预测预后.
- 陈丹丹吴湖炳王全师韩彦江周文兰李洪生田颖
- 关键词:宫颈肿瘤预后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