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鑫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乳杆菌
  • 2篇突变
  • 2篇保加利亚乳杆...
  • 1篇电转化
  • 1篇电转化条件
  • 1篇优良菌种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源性
  • 1篇质体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性
  • 1篇缺陷型
  • 1篇转座
  • 1篇菌种
  • 1篇后酸化
  • 1篇基因
  • 1篇发酵

机构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郭鑫
  • 4篇罗云波
  • 4篇李晨
  • 4篇田洪涛
  • 3篇卢海强
  • 2篇谷新晰
  • 1篇淑英
  • 1篇焦学芹
  • 1篇董慧
  • 1篇郑乾魏
  • 1篇郭兴华
  • 1篇王莎莎
  • 1篇石俭
  • 1篇赵云
  • 1篇田晶晶
  • 1篇李志辉

传媒

  • 4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thyA基因缺陷型菌株的构建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获得由插入序列ISS1构建的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胸腺嘧啶合成酶thy A基因缺陷型菌株。方法:利用两端带有ISS1的载体p Ghost9:ISS1,经复制型转座构建突变体,以50μg/m L脱氧胸苷、梯度浓度三甲氧苄胺嘧啶(TMP)连续富集传代培养,以添加终质量浓度50μg/m L脱氧胸苷的SA平板以及未添加脱氧胸苷的SA平板筛选thy A基因缺陷型菌株。结果:获得生物学性状稳定,回复突变率低的thy A基因插入突变株。
李晨郭鑫卢海强田晶晶谷新晰田洪涛罗云波
关键词:PTHYA基因插入突变
利用内源性插入序列IS1构建thyA缺陷型大肠杆菌
2014年
为获得由大肠杆菌内源性IS1序列插入胸腺嘧啶合成酶基因thyA而产生的胸腺嘧啶营养缺陷型的菌株,利用4%的葡萄糖和1.25μg/mL链霉素的培养基提高IS1的插入频率,以三甲氧苄胺嘧啶(TMP)法定向筛选thyA缺陷型菌株。通过PCR扩增与DNA测序分析突变基因的结构;测定thyA缺陷型菌株在含或不含胸腺嘧啶的基础培养基上的生长曲线以研究其生长特性;转化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载体衍生的含外源thyA基因的互补质粒pMG36e-thyA,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与质粒上互补的thyA基因两种方法筛选转化子,检测突变菌株在基础培养基上的恢复生长情况。诱导增加IS1的转座频率后,以含3μg/mL的TMP的GSCTt筛选培养基得到thyA缺陷型菌株,将该菌株命名为D8。PCR扩增结果显示,该突变株的thyA基因比正常基因长约800bp,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内部插入了完整的IS1序列。D8菌株需依赖外源胸腺嘧啶才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当转化入pMG36e-thyA后,可利用质粒上的互补基因恢复在基础培养基上的生长性能。大肠杆菌内源性插入序列IS1可插入thyA内部使该基因沉默,为利用内源性插入序列构建缺陷型菌株提供了科学基础。
董慧李晨谷新晰寇田田郭鑫田洪涛罗云波
关键词:大肠杆菌突变
利用pGhost系统筛选抗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利用p Ghost系统构建抗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方法:利用载体p Ghost9:ISS1经复制型转座构建突变体,之后在p H 4.3条件下,突变细胞用含终质量浓度2 000μg/m L青霉素处理5 h。将处理后的菌液涂布在含终质量浓度2μg/m L红霉素的MRS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分别点种p H 4.3和p H 6.5的MRS平板进行筛选,在低p H值条件下生长不良或不生长的菌株即目的菌株。经进一步检验,筛选发酵性能与出发菌株相当,而贮藏期后酸化能力大为减弱的菌株。将筛选出的抗后酸化菌株通过低温刺激,使转座后的载体重组,载体部分从染色体上切除,并经高温培养后丢失。剔除载体后的突变型菌落是食品级突变体,为红霉素敏感型。结果:获得3株抗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菌株,其生物学性状稳定,回复突变率低。
李晨赵云郭鑫卢海强田洪涛郭兴华罗云波
关键词:保加利亚乳杆菌
发酵肠优良菌种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得到优良的发酵肠菌株,从国内外10种传统发酵肠中分离出76种菌,通过溶钙圈筛选、耐受性、抑菌实验和发酵特性实验,最后得到一株特性优良的菌株7-3。该菌株具有较高蛋白酶活性,且能在添加了6g/dL NaCl和150mg/kg NaNO2的MR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的比较,将其鉴定为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本研究得到了发酵特性良好,且耐受性较强的菌种,为肉类发酵剂的制备储备了菌种资源。
郑乾魏焦学芹淑英石俭李志辉郭鑫
关键词:发酵肠乳酸菌
基于原生质体法保加利亚乳杆菌电转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原生质体法电转化效率的影响,通过研究电转化的最适条件,以提高电转化的效率。方法: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受体菌株,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型质粒pMG36e为载体,通过原生质体电转化的方法研究溶菌酶浓度、质粒浓度、电转化参数、复苏培养基组成对电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用SMM在37℃下制备溶菌酶(30 mg/mL)对细胞进行酶解,直至通过显微镜发现约60%的原生质体形成。用1μL质量浓度为1.2μg/μL的质粒pMG36e,在电场强度7.5 kV/cm,电阻200Ω,电容25μF的条件进行电击转化,以含有0.5 mol/L蔗糖和20 mmol/L的MgCl_2、CaCl_2且无吐温80的MRS再生培养基复苏培养2.5 h,并以含红霉素的MRS平板筛选,获得1.42×10~5CFU/μgDNA的电转化效率。结论:本研究实现了保加利亚乳杆菌的高效遗传转化,并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郭鑫王莎莎李晨卢海强田洪涛罗云波
关键词:保加利亚乳杆菌电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