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喜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泗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阻塞性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气胸
  • 3篇自发性气胸
  • 2篇导管
  • 2篇置入
  • 2篇置入治疗
  • 2篇通气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阻塞性肺病
  • 2篇哮喘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2篇急性加重
  • 2篇急性加重期
  • 2篇疾病
  • 2篇反应蛋白

机构

  • 11篇泗阳县人民医...
  • 2篇泗阳县疾病预...

作者

  • 11篇陈喜
  • 2篇张桂平
  • 1篇张凤秋
  • 1篇张岚

传媒

  • 4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长江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碱类药物对治疗哮喘46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茶碱类药物对哮喘治疗的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哮喘患者,予以茶碱类药物辅助治疗(治疗组);另对前期46例未用茶碱类药物辅助治疗的哮喘患者病案进行研究(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配合茶碱类药物治疗后,显效28例(60.87%)、有效18例(39.13%),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患者未使用茶碱类药物配合治疗,显效11例(23.91%)、有效29例(63.05%)、无效6例(13.04%),总有效率86.96%。治疗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碱类药物配合治疗哮喘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作用广泛,可在临床上推广以辅助治疗哮喘。
陈喜
关键词:茶碱类药物哮喘
测定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COPD的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测定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分别在患者入院后第2天及经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采血,同时动态监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RP浓度的变化情况。组间均数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CRP浓度明显高于经抗生素抗感染控制期的COPD患者(P=0.007);CRP浓度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液常规检测指标,两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P浓度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感染极为敏感,并有望成为今后判断COPD患者疗效及其感染的早期发现的指标之一。
陈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C反应蛋白急性加重期
探讨BiPAP在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7年
目的探讨Bi PAP在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COPD患者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5月6月—2016年12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i PAP连续治疗。直至患者出院,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0.4±2.1)d,气管插管率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2±2.7)d、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 PAP对于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效果较好,不但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更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插管率,有助于预后,值得推广。
陈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肺功能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24例临床分析
2008年
陈喜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COPD患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张力性气胸病情进展
脑钠肽在AECOPD和肺心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慢性探讨脑钠肽在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肺心病中的意义。方法 68例住院患者中AECOPD患者34例,肺心病34例。取外周血2ML,测NT-PROBNP。结果 AECOPD患者脑钠肽升高不明显,有心力衰竭者明显升高。结论脑钠肽可鉴别AECOPD急性发作与肺心病患者的呼吸困难。
陈喜
关键词:脑钠肽AECOPD肺心病
测定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
陈喜
支气管镜检查术前用药的改进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索支气管镜检查更优术前用药方案,以增强麻醉效果,提高支气管镜检查成功率。方法按检查先后顺序随机将288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病人分成2组:吗啡组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及吗啡,对照组术前注射阿托品及地西泮,两组均在常规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观察声门开放情况、咳嗽程度、气道痉挛有无,操作顺利与否,以此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吗啡组在操作过程中无咳嗽或仅有轻微咳嗽(麻醉效果优)者占37.5%,麻醉效果差者占3.5%,优良率96.5%,明显优于地西泮组(分别为7.6%,21.5%,78.5%)。结论吗啡联合阿托品作为支气管镜检查术前用药更为有效,并且安全。
颜怀安张桂平陈喜张岚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术前用药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用药方案检查病人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30例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在置入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30例确诊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局麻下,于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置入法,均没有外接引流瓶.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
陈喜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30例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在置入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30例确诊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于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采用置入法进行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均没有外接引流瓶。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治愈29例,1例未治愈。25例复张时间3-11d,平均(5.5±1.4)d。总有效率高迭96.7%。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结合定期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能减轻患者病痛、减少并发症、减轻临床工作量、缩短住院时间。
陈喜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
45例胸腔积液治疗体会
2007年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病症,病因复杂多样,本文收集我院1998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45例,现报告如下。
陈喜
关键词:胸腔积液常见病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