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杨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留置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制品
  • 1篇血制品
  • 1篇医院质量
  • 1篇医院质量管理
  • 1篇早幼粒细胞
  • 1篇早幼粒细胞白...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输血
  • 1篇输液
  • 1篇输液途径
  • 1篇通降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凝血功能异常
  • 1篇情绪

机构

  • 3篇台州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篇俞杨
  • 1篇陈世宏
  • 1篇董丽华
  • 1篇陈建霖
  • 1篇徐玲珑
  • 1篇陈赛
  • 1篇郭艳荣
  • 1篇张琳
  • 1篇陈晓
  • 1篇李玲莉

传媒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IDET沟通降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焦虑情绪被引量:1
2017年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长期输液、静脉化疗患者重要的输液途径和方式,由于本身的疾病较严重,加上PICC导管留置在体外较长,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过度焦虑等负面情绪将会引起肌肉痉挛,血管收缩,直接影响置管的顺利进行。笔者在穿刺前采用AIDET沟通方式以减轻女性患者的心理负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俞杨李玲莉陈晓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焦虑情绪通降长期输液输液途径导管留置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凝血功能异常治疗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凝血功能异常不同治疗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08例初治APL有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小剂量肝素联合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诱导期两组在临床出血改善时间,纤维蛋白原恢复正常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恢复正常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稳定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但治疗组3例出现严重出血,其中1例死亡(1周内),而对照组2例出现严重出血,其中1例死亡,1例产后死于栓塞。治疗1周后两组在临床出血改善时间,纤维蛋白原恢复正常时间,APTT、PT恢复正常时间,血小板计数稳定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并且两组无一例死亡,治疗组无一例发生严重出血。结论全程小剂量肝素治疗能缩短APL凝血功能异常时间,且不增加严重出血及死亡风险。
陈赛陈世宏俞杨陈建霖郭艳荣徐玲珑张凯竞董丽华
关键词:小剂量肝素凝血功能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降低血液制品输注时间缺陷率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六西格玛管理法是以大量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借助数理统计技术找出差错根源,通过消除错误、减少浪费、优化流程,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1]。安全输血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十一条规定:取回的血液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2]。常规要求一般情况下血制品出库后30分钟内应开始输注,4小时内应输注完毕,否则可能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活性。
俞杨张琳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血液制品血制品医院质量管理细菌繁殖安全输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