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自身免疫疾病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myc癌基因的表达 1998年 目的:探讨癌基因C-myc在自身免疫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正常人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RNA,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比较正常人及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mycmRNA表达程度。结果: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mycmRNA表达较正常人和RA患者高,RA和正常人之间没有差异。HL-60细胞系C-mycmRNA表达最强,GBC胃癌细胞株较正常人为高。结论:提示C-mycmRNA在肿瘤细胞株及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有较高的表达,认为自身免疫病原癌基因的表达在其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白建文 邰秀珍 孟丽 高瑞英关键词:C-MYC基因 反转录 RT-PCR检测白血病患者mdr_1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 (mdr1 ) m RNA的表达 ,以探讨白血病细胞的抗药性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 RT- PCR法检测 33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 mdr1 m RNA的表达 ,同时检测 2 0例正常骨髓做对照。结果 :对照均为阴性表达 ,而初治组 mdr1 的阳性表达率为 35 .0 0 % ,复发、难治组 m dr1 阳性表达率为 84.6 2 % (P <0 .0 1) ,mdr1 阳性与 m dr1 阴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2 2 .2 2 %和73.33% (P <0 .0 1) ,临床耐药与非耐药组 mdr1 阳性检测率分别为 77.78%和 2 6 .6 7% (P <0 .0 1)。结论 :临床白血病化疗耐药的发生主要与 mdr1 阳性表达有关。 RT- PCR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可定量检测 mdr1 表达的手段。 mdr1 表达可作为一个临床化疗耐药指标 ,有助于白血病个体化疗方案制定。 韩艳秋 杨海萍 邰秀珍 杨殿相关键词:白血病 聚合酶链反应 多药耐药基因表达 不同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促红细胞生成素二聚体单克隆抗体的选择优化 2014年 目的将EPO dimer分别连接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umin,BSA)、匙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几个不同的载体蛋白构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结合特定的ELISA检测系统,来优化选择抗EPO dimer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ELISA法鉴定杂交瘤细胞的特性;分析比较不同载体蛋白构建单克隆抗体的差异与效果。结果共筛选获得了5株杂交瘤细胞,5株杂交瘤细胞均能分泌EPO dimer抗体。经过进一步的特异性鉴定、亚型鉴定以及效价鉴定后,有4株杂交瘤细胞被挑选进行大量抗体制备,为后期临床基础实验提供材料。4株杂交瘤分别为克隆S-18-2,其亚型为Ig G2b,κ;克隆S-369-7,其亚型为Ig G1,κ;克隆S-410-3,其亚型为Ig G1,κ;克隆S-514-7,其亚型为Ig G2b,κ;其中克隆S-18-2、S-514-7分泌抗体EPO dimer的能力稳定,其抗体对载体蛋白OVA、KLH、BSA均无效价,且它们抗原抗体反应只针对EPO dimer;克隆S-369-7、S-410-3分泌抗体EPO dimer的能力也很稳定,对载体蛋白OVA、KLH、BSA也均无效价,尤其其抗原抗体反应可以同时针对EPO dimer以及EPO dimer-PEG,即本实验获得的这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既可检测EPO dimer又可检测EPO dimer-PEG。比较连接BSA、OVA、KLH这几个不同载体蛋白构建单克隆抗体的差异与效果,发现以EPO dimer连接载体蛋白OVA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效果最佳。结论本实验用偶联载体的方法增强了小分子EPO dimer的免疫原性,得到了稳定分泌EPO dimer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邱贞琴 邰秀珍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杂交瘤技术 一种SD大鼠感染人附红细胞体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D大鼠感染人附红细胞体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计算及感染情况分度;人附红细胞体分离纯化;瑞氏染液配制;阿氏液配制;瑞士染色;SD大鼠感染人附红细胞体模型的构建;体温测量;临床... 陈瑶 郝雷 白静 刘寰宇 柴珂 刘志跃 邰秀珍 杨殿相 孙勤暖 龚延萍 孙计桃人附红细胞体电镜下的形态特点 被引量:11 1998年 人附红细胞体电镜下的形态特点邰秀珍杨殿相1苏秀兰2白建文3(内蒙古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1.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细胞化学教研室,3.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关键词附红细胞体;人;超微结构中图法分类号R372近年来,观察人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 邰秀珍 杨殿相 苏秀兰 白建文关键词:附红细胞体 超微结构 电镜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及其血清之r-谷氨酰基转肽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93年 r-谷氨酰基转肽酶是催化r-谷氨酰肽分解,同时将r-谷氨酰基转移到其它氨基酸和肽的质膜结合性糖蛋白。近年来有人发现某些组织癌变时,r-GT活性发生特异的改变。将r-GT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对白血病细胞r-GT变化研究尚少,本文对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及其血清r-GT活性变化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苏秀兰 孔力 安广宇 邰秀珍关键词:白血病 谷氨酰转肽酶 内科血液病房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被引量:3 1996年 对内科血液病房全年151例住院患者进行药物不良反应(ADRs)集中监测,其中104例出现422次ADRs,发生率为68.9%(104/151)。消化系ADRs频率最高(71.2%)神经系统ADRs其次(34.6%)。ADRsA型轻度最多,第1天出现多见。引起ADRs的药物以抗肿瘤药最多,其次为激素类:引起ADRs的单种药共36种(316例次),其中阿糖胞苷居首(138例次),其次为强的松;联合用药ADRs共106例次。104例ARDs组的平均住院日数,用药种数及次数均高于非ADRs组,两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造血系肿瘤及急性白血病患者ADRs发生率最高(90.9%及89.8%),红细胞系疾病患者最低(44.1%)。 韩艳秋 杨毓章 肖跃平 邰秀珍 爱民 焦效兰关键词:药物毒副作用 医院监测 血液病房 阿糖胞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被引量:3 1996年 为了研究阿糖胞苷(ARA-C)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规律性及其影响因素,对41例使用ARA-C治疗的内科血液病房住院患者(其中白血病患者38例)进行ADRs系统集中监测.41例中出现ARA-C的ADRs者32例,199例次(平均每例6.2±5.5例次).消化系ADRs发生率最高(30/41,73.2%),例次最多(154例次).ADRs表现中恶心呕吐最多(87例次),以下依次为,食欲不振,继发感染发热,腹泻腹痛及血常规异常等.ARA-C联合用药组(DA,HA,PA,OA,PMA)的ADRs程度较单用ARA-C组为重(P<0.05). 杨毓章 韩艳秋 肖跃平 邰秀珍 爱民 焦效兰关键词:阿糖胞苷 白血病 药物副作用 阿糖胞苷的毒性反应观察及合理使用 1997年 金丽平 邰秀珍 孟凡生 白建文 韩艳秋关键词:阿糖胞苷 毒性反应 合理用药 639例白血病神经系统浸润的防治分析 1991年 自1948年 Farber 采用化疗方法治疗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以来,抗白血病药物不断增多,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使急性白血病(简称急白)的缓解率有显著提高.1988年杨天楹报告,目前儿童 ALL 完全缓解率达95%,8年生存率达56%,成人 ALL 缓解率达80%以上,中数生存期在41个月,50%以上病例生存5年以上,成人急非淋(ANLL)缓解率达70~80%,5年生存率达35~40%,约有三分之一病例可治愈.从以上资料可看出。 邰秀珍关键词:白血病细胞 化疗方法 完全缓解率 慢性白血病 氟美松 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