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瑛 作品数:9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接种对抗病/易感品种马铃薯块茎苯丙烷代谢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1 2015年 以抗病品种"青薯168"和易感品种"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为试材,比较2个品种马铃薯块茎、切片接种硫色镰刀菌(F.sulphureum)后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相关产物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薯168"马铃薯块茎及其切片接种F.sulphureum后的病斑直径显著小于"陇薯3号"。2个品种马铃薯接种F.sulphureum后,在前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含量增加,但随着病斑的扩展,PAL、4CL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含量迅速降低并低于未接菌对照。肉桂酸-4-羟化酶(C4H)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均显著低于未接菌对照。抗病品种"青薯168"接种F.sulphureum后,PAL、4CL和C4H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陇薯3号"。表明苯丙烷代谢在F.sulphureum与马铃薯块茎互作的早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旦病斑开始扩展,苯丙烷代谢的抗病作用将显著降低;抗病块茎的苯丙烷代谢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块茎,表明苯丙烷代谢在马铃薯块茎抗干腐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包改红 毕阳 李永才 王毅 王婷 唐瑛 马朝玲 白小东关键词:接种 采后乙烯利、1-MCP处理对苹果梨蜡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剂量的乙烯利浸泡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处理贮藏5个月的苹果梨表皮蜡质化学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后乙烯利、1-MCP处理对苹果梨蜡质化学组分的种类、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剂量效应,其中乙烯利处理明显增加了蜡质化学组分的种类,降低了脂肪酸、烷烃的相对含量,提高了萜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而1-MCP熏蒸后果皮蜡质组分的种类略有增加,且提高了烷烃和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同时乙烯利和1-MCP处理对蜡质主要组分烷烃、脂肪酸和醛类的碳链长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唐瑛 王文娟 李永才 毕阳关键词:苹果梨 乙烯利 1-甲基环丙烯 化学组分 外源一氧化氮对苹果采后黑斑病的控制 被引量:7 2015年 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苹果黑斑病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在体内条件下研究了其对苹果黑斑病的治愈作用。结果表明SNP处理能显著的抑制A.alternata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存在浓度依赖效应,当浓度为1 g/100 m L SNP,与对照相比,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0%和75.9%;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SNP处理的A.alternata菌丝表面粗糙,粗细不均匀,部分出现塌陷;孢子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细胞膜发生破裂。同时发现外源SNP处理对损伤接种的苹果黑斑病具有治愈作用,其中0.5 g/100 m L SNP处理效果最佳。可见外源NO作为代替化学合成药物的防腐剂在采后病害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王迪 李永才 毕阳 余晓燕 唐瑛 潘静宇 王婷 张溪桐关键词:苹果 黑斑病 一氧化氮 采后病害 采后亚硒酸钠处理对杏果黑斑病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6年 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亚硒酸钠对杏果黑斑病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作用及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处理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和孢子萌发,且存在质量浓度效应,40 mg/L的亚硒酸钠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其菌落直径较对照降低了30.8%,同时亚硒酸钠还能使A.alternata菌丝发生凹陷、扭曲等形态结构的改变;体内实验表明,采后亚硒酸钠处理能有效抑制损伤接种A.alternata的杏果黑斑病的扩展,其中20 mg/L亚硒酸钠的控制效果最佳,其病斑直径较对照减小了11%;采后亚硒酸钠处理还能够明显减少杏果乙烯的释放和呼吸强度的升高,延缓质量损失率和硬度的降低。可见硒在果蔬采后防腐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高春丽 李永才 毕阳 刘筱 杨兰 乔文景 王迪 唐瑛关键词:亚硒酸钠 杏果 黑斑病 抑菌特性 贮藏品质 发育期苹果梨果皮蜡质对Alternaria alternata侵染的影响 为了全面揭示苹果梨发育期间果皮蜡质变化对A.alternata 侵染的调控作用,通过体内(in vivo)和体外(in vitro)洋葱膜以及载玻片涂膜技术分析蜡质化学组分对A.alternata侵染结构形成、角质酶活性... 唐瑛 李永才 毕阳关键词:苹果梨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杏果采后病害的控制 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处理对杏果采后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控制。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抑制效果较好,并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显著增加,100 μL/L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A.alternata和R.stolonifer菌落生长的抑制效果佳,其对菌落直径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23.70%和62.48%,同时发现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R.stolonifer的抑制作用较强。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能有效地控制损伤接种的杏果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扩展,对软腐病的控制效果较好。其中240 μL/L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杏果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抑制效果最佳。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与热水复合对杏果的最佳防腐处理条件为32 μL/L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50℃热水中浸泡7 min,该复合对采后杏果的病害控制效果最佳,验证实验表明,其对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32.22%和51.84%。 潘静宇 李永才 毕阳 唐瑛 王迪关键词:杏果 匍枝根霉 病害控制 马铃薯变性淀粉基可食膜对青椒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7 2015年 以马铃薯变性淀粉为膜基液,通过L8(27)的正交试验筛选了对青椒具有良好保鲜作用的可食膜,并分析了其对青椒质量保存率、红果率、烂果率、可滴定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涂膜配方为4.0%氧化醋酸酯淀粉、0.5%β-环状糊精、1.0%单甘酯、3.0%甘油和2.0%棕榈酸。验证试验表明最佳可食膜处理,可使青椒贮藏10 d后质量保存率高达89.205%,红果率和烂果率仅分别为5.263%和5.263%,可滴定酸、Vc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 唐瑛 李永才 毕阳 潘静宇 王迪关键词:马铃薯变性淀粉 可食膜 青椒 保鲜效果 外源低浓度NO对Alternaria alternana生长及致病性的影响 Alternaria alternata作为采后果蔬主要致腐病原物,可引起梨、苹果、柑橘、杏等多种果蔬产生黑斑病。NO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病原物的致病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A.alternata为供试菌株,在离体... 王迪 唐瑛 李永才关键词:一氧化氮 细胞壁降解酶 活性氧代谢 文献传递 寡雄蛋白(oligandrin)对马铃薯抗病性诱导的机理 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采后病害损失非常严重,尤其以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引起的干腐病最为严重。寡雄蛋白(oligandrin)是一种作用机制与激发子有相似功能的信号传导蛋白,能够诱导植株... 唐瑛 潘静宇 李永才关键词:马铃薯 干腐病 诱导抗性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