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瑶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对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在术中予以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则予以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即刻患者疼痛程度均较低,而术后2h患者疼痛加剧,但在术后4h、12h疼痛减轻,在各时间段的疼痛程度上观察组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取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起到有效的镇痛效果,同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邱柳基陈裕强徐瑶罗德兴
- 关键词:超声引导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多模式镇痛
- 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普通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普通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以及苏醒质量。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在术后1 h、6 h以及12 h MMSE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在术后1 h、6 h、12 h,七氟烷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全身麻醉均可引起老年普通胸外科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而丙泊酚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程度较小。
- 孙岸灵梁星宝陈志敏徐瑶
-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烷
- 超声引导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开胸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对换患者术后镇痛、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诱导后全身麻醉的方式,实验组则先予以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之后予以麻醉诱导与全身麻醉,对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4h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术后2h升高,术后12h、24h评分较术后4h降低,但在各时间段实验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天两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较术前提高,但IL-6、TNF-α上术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上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改善术后的镇痛效果,减轻血清炎性反应,值得推广。
- 徐瑶宋泽林梁倩
- 关键词:超声引导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炎性反应
- 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给予常规组9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术后安慰剂+胸段硬膜外镇痛处理,给予治疗组9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差异。结果:两组胸外科手术患者镇痛后的皮质醇水平、肾上腺激素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应激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 徐瑶宋泽林梁倩
- 关键词:胸段硬膜外镇痛胸外科手术镇痛疗效应激反应
-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自控静脉镇痛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自控静脉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90例择期行单侧开胸手术患者作为手术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自控静脉镇痛组(V组)、术前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组(P组)、自控硬膜外镇痛组(E组)。观察不同时点三组患者的平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术后镇痛期间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以及术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簇3(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3^+CD8^+)、辅助/杀伤型T细胞(CD3^+CD4^+/CD4^+CD8^+)]。结果P组与E组术后2、4、8、12、24、48h的平静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术后2、4、8、12、24h的平静及咳嗽时的VAS疼痛评分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术后2、4、8、12、24、48h的平静及咳嗽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术后2、4、8、12h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术后2、4、8、12h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E组患者术后2、4、8、12、24h的自控单次按压给药(PCA)按压次数均少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P组患者术后24、48h的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3^+、CD3^+CD4^+、CD3^+CD4^+/CD3^+CD8^+水平均低于术前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CD3^+、CD3^+CD4^+、CD3^+CD4^+/CD3^+CD8^+水平低于术前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E组术后第2天的上述指标与术前1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E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的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术后
- 邱柳基陈裕强徐瑶罗德兴孙来保
-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自控静脉镇痛免疫功能
-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T1)、手术2h(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h(T4)的应激反应指标(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身上腺素-NE)以及术后安静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T2和T3时间点E水平高于T3和T4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T4时间点NE水平高于T1、T2和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时间点DA水平低于其它时间点,观察组T4时间点DA水平高于其它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时间点E、NE和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安静状态和活动状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 邱柳基陈裕强徐瑶罗德兴
-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食管癌应激反应
- 3000例围术期患者用血合理性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3000例围术期患者的用血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用血合理性。结果:3000例患者中2305例合理输血,合理比例为76.83%(2305/3000),其中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红细胞合理输血比例分别为79.40%(659/830)、89.39%(219/245)、78.00%(85/109)、73.90%(1342/1816);输血指征过宽(54.82%)、无指征输血(25.18%)、过量输血(21.26%)为输血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结论:围术期患者存在输血不合格情况,临床上应加强输血管理,提高输血合理性,以保证临床手术用血需求。
- 宋泽林朱子夫徐瑶
- 关键词:围术期输血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