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艳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综合素...
  • 1篇新民思想
  • 1篇学生综合素质
  • 1篇战争
  • 1篇章太炎
  • 1篇破产
  • 1篇中体西用
  • 1篇主义
  • 1篇嬗变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模式
  • 1篇西学
  • 1篇民性
  • 1篇民族
  • 1篇民族主义
  • 1篇抗日
  • 1篇抗日战争
  • 1篇国民性

机构

  • 6篇济宁师范专科...

作者

  • 6篇王东艳
  • 1篇张宝琪

传媒

  • 2篇济宁师范专科...
  • 1篇齐鲁学刊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日本北进战略的破产
2005年
北进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争雄称霸的基本国策,是日本世界战略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图谋,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因而逐渐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主动并最终赢得了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和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
王东艳
关键词:抗日战争
章太炎与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比较被引量:3
2006年
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风潮中有两种民族主义思想,一是以章太炎为主要代表,主张以文化别种族,强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它虽然为辛亥革命的总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具有种族复仇倾向的大汉族主义情绪又对辛亥革命的进程与结局产生了相当消极的影响。二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民族主义,摆脱了传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束缚,强调民族国家观念,主张各民族平等、共同奋斗的大民族主义,把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作为革命的终极目标,体现了中华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
王东艳
关键词:章太炎民族主义
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被引量:3
2002年
20世纪初 ,梁启超以“新民”学说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 ,形成了他的新民思想。所谓“新民” ,就是提高中国的全民素质 ,造就具有新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新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能力的新人 ,它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课题 ,突出了人的重塑、完善 ,启迪了一代青年 。
王东艳
关键词:新民思想国民性
浅论“中体西用”的嬗变被引量:1
2001年
"中体西用”思想是从 19世纪 6 0—— 90年代流行的一种向西方学习的方法 ,同时也是在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文化模式。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派别对有关中学和西学、体和用的含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说。一般来说 ,“中体西用”经历了一个作为“体”的中学范围日渐缩小、作为“用”的西学范围日渐扩大 ,所关注的重点大体经历了从器物到政制再到文化的嬗变过程。
王东艳
关键词:西学嬗变文化模式
重视实践环节 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被引量:1
2001年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形成完整的素质结构,必须加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环节,因为学生任何素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张宝琪王东艳孔翔
关键词:大学生
“9.11”事件后大国关系变化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06年
“9.11”事件,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使世界格局以及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出现大幅度的调整和变化,这迫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21世纪国际形势变化的趋势以及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内涵。对此,学术界既有共识,也有争论,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王东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