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
-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强化静脉液体管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强化静脉液体管理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性,以提高心肺功能。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56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予以强化液体管理治疗;两组均以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指导液体调整,均予以肺部CT检查,测定血浆B型脑利钠肽、白介素-6和灌洗液白蛋白/血浆白蛋白的水平以及肺部炎症的改变,比较两组以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白介素-6、灌洗液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B型脑利钠肽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强化液体管理组比对照组差异性更加明显(P<0.05),两组的胸部影像学变化也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强化液体管理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最终达到保护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心肺功能的目的。
- 张俭王斌徐长青
-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心肺功能
-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62例,脓毒症休克组1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微小RNA-155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氧合指数和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外周血微小RNA-155及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脓毒症组而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微小RNA-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微小RNA-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CD4^+CD25^+Treg细胞呈高表达,且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 沈业周余娇阳周飞张俭
- 关键词:脓毒症CD4^+CD25^+调节性T细胞
- 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因子、乳酸、和肽素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因子、乳酸、和肽素及免疫功能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8例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56)和死亡组(n=32),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对象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乳酸(LACT)、和肽素及T细胞亚群。结果死亡组的PCT、CRP、IL-8、LACT、和肽素水平高于存活组与对照组,存活组的PCT、CRP、IL-8、LACT、和肽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IL-10、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存活组与对照组,存活组的IL-10、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组的炎症因子、乳酸、和肽素及免疫功能最不理想,监测上述指标可能为评估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沈业周张俭余娇阳吴晓梁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炎症因子乳酸和肽素免疫功能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 目的观察引起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结...
- 王辉张俭
- 文献传递
- 液体平衡、ΔEVLWI和ΔIAP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评判作用
- 目的通过回顾病例分析液体平衡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变化(△EVLWI)和腹内压的变化(△IAP)对患者预后的评判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
- 张俭胡正祥洪许伟王白永
- 文献传递
- 液体平衡和血管外肺水指数变化及腹内压变化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液体平衡、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腹内压(IAP)变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集患者3d内的液体入量、尿量、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及IAP。以存活28 d为界,将患者分为存活组(38例)和死亡组(19例),分析两组患者液体平衡量的差异。分别以血管外肺水指数差值(ΔEVLWI)〈-3 ml/kg和腹内压差值(ΔIAP)〈-1 mm Hg(1 mm Hg=0.133 kPa)将患者分为效应组和非效应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入ICU 6 h内液体平衡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ICU第1、2、3天总液体平衡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存活组ΔEVLWI为(-3.91±1.21)ml/kg,死亡组ΔEVLWI为(-2.03±1.92)ml/kg,存活组ΔIAP为-1.0(-2.0~1.0)mm Hg,死亡组ΔIAP为1.0(0~2.0)mm Hg,两组ΔEVLWI和ΔIA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3.70,P〈0.05)。ΔEVLWI和ΔIAP与3 d内总液体平衡量间呈正相关关系(r=0.43,0.40,P〈0.05);ΔEVLWI、ΔIAP效应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效应组(22%和55%,4%和53%)。结论感染性休克存活患者3 d内多出现液体负平衡,而死亡患者未出现液体负平衡,提示液体负平衡的出现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入ICU后3 d内ΔEVLWI减少3 ml/kg或ΔIAP减少1 mm Hg提示患者预后良好。
- 张俭胡正祥洪许伟王白永
- 关键词:休克补液疗法腹内压血管外肺水指数
- 清肺通腑合剂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 :评价清肺通腑合剂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慢性呼吸衰竭伴胃肠功能障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46例随机分为莫沙比利对照组(23例)和清肺通腑合剂观察组(23例).于试验开始前以及用...
- 冯月娟陈升有陈刚蔡薛芳李习鹏黄妙珍陈兆军李旭全龙娟张俭何文波
-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慢性呼吸衰竭患者
- 尿α1-微球蛋白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共60例,根据脓毒症确诊7天内是否发生肾损伤,分为脓毒症肾损伤组(26例)和脓毒症非肾损伤组(34例)。收集并比较患者被确诊为脓毒症时的24 h内的尿α1-M、尿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量白蛋白(MA)、尿肌酐(U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肌酐(SCr)的实验室结果。结果脓毒症肾损伤组与脓毒症非肾损伤组的尿α1-M、尿NAG、尿β2-M、尿MA、尿RBP、SCr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指标用于预测脓毒症是否发生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4、0.827、0.735、0.693、0.705、0.824;联合尿α1-M和尿NAG,AUC为0.916。结论尿α1-M、尿NAG对预测脓毒症发生急性肾损伤存在早期预测价值,比血肌酐更优越,且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早期预测价值。
- 郭颖沈业周张俭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Α1-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 CD64和C-反应蛋白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者58例、普通肺炎患者50例,另设对照组5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评价CD64诊断重症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诊断重症肺炎的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症肺炎组CD64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重症肺炎组CD64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D64对重症肺炎诊断的敏感度为85.34%,特异度为78.54%,阳性预测值为77.45%,阴性预测值为73.67%;ROC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 王斌张俭吴晓梁方强
- 关键词:CD64C-反应蛋白重症肺炎细菌性感染
- 不同起始剂量替考拉宁对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入住我院ICU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替考拉宁进行治疗,观察组起始剂量为800 mg,每天2次,对照组起始剂量为400mg,每天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80例重症肺炎患者共分离出革兰阳性菌86株,构成比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3.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74%)、肠球菌属(17.44%)。治疗前,两组的WBC、CRP、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0.05);治疗后,两组的WBC、CRP、PC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2.50%,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2.50%,两组细菌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0mg起始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细菌清除率更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沈业周张俭余娇阳方强
- 关键词:替考拉宁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