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48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内镜
  • 7篇疗效
  • 7篇鼓膜
  • 7篇变应性
  • 6篇鼓膜成形
  • 6篇鼓膜成形术
  • 6篇耳内
  • 6篇耳内镜
  • 5篇手术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鼻内
  • 5篇鼻内镜
  • 5篇鼻炎
  • 5篇变应性鼻炎
  • 4篇外耳
  • 4篇外耳道
  • 4篇耳道
  • 4篇鼻腔
  • 3篇胆脂瘤

机构

  • 38篇广州市第一人...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作者

  • 48篇李鹏
  • 35篇谢景华
  • 21篇孟庆翔
  • 21篇高雄辉
  • 11篇梁勇
  • 9篇吴晓钟
  • 8篇何龙
  • 7篇黄顺德
  • 7篇张奕
  • 6篇符秋养
  • 6篇宋江顺
  • 6篇苏芳
  • 6篇吉晓滨
  • 6篇吴晓忠
  • 5篇张威
  • 5篇苏娟
  • 3篇杨衬
  • 3篇王磊
  • 2篇李琦
  • 2篇谭慈珍

传媒

  • 6篇临床医学
  • 5篇广州医药
  • 4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机电工程技术
  • 2篇中华耳科学杂...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9
  • 6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低压光储接入的医院园区三相不平衡控制策略
2022年
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运行会加剧台区运行损耗、影响配电台区运行的稳定性,而低压光储接入改变了配电台区潮流分布,将加剧园区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针对此问题,基于园区三相不平衡问题机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三相不平衡控制策略。策略考虑了光储出力对三相不平衡指标的影响,以园区三相不平衡度最低为控制目标,以用户换相量、储能出力为约束,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进行负荷换相的三相不平衡治理控制。运用实际配电台区1天96时刻的负荷数据和光伏数据进行了策略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台区的三相不平衡度,优化后最大三相不平衡度下降了36.4%,平均三相不平衡度下降了53.1%,在配电网电能质量提升方面具有优越性。
李鹏吴湛张诗建
关键词:配电网三相不平衡
细菌溶解产物下调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TH2型免疫反应
目的 探讨细菌溶解产物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口服细菌溶解产物BV 7.0 mg/qd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4周和8周收集并分析患者的...
孟庆翔李鹏何龙谢景华吴晓忠高雄辉苏芳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响支撑喉镜下声门区暴露的相关因素,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对53例声带息肉患者于支撑喉镜术前采集可能影响声门区暴露的相关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甲颏间距、张口度、头颈屈伸度、舌背高度评估。建立数据库,结合患者支撑喉镜术中声门区暴露的情况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甲颏间距、头颈屈伸度、舌背高度评估与术中声门区暴露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统计分析甲颏间距、头颈屈伸度、舌背高度评估与术中声门区暴露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头颈部解剖特点影响支撑喉镜下声门区的暴露,术前可根据相关参数预测声门区暴露情况。
孟庆翔高雄辉宋江顺李鹏何龙
关键词:统计学声带喉镜检查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拮抗顺铂耳毒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顺铂致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5只豚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I组)1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6ml/kg;地塞米松组(II组)15只,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10mg/ml;顺铂组(III组)15只,单次腹腔注射顺铂16mg/kg;顺铂+地塞米松组(IV组)15只,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10mg/ml,1小时后腹腔注射顺铂16mg/kg。给药前及给药后第7天测试各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并检测耳蜗组织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 I^IV组给药前ABR反应阈分别为28.50±4.74、28.67±5.82、26.67±4.88和27.33±5.30dB n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I组和II组ABR反应阈分别为29.00±3.94和31.33±5.81dB nHL,给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III组和IV组ABR反应阈为55.33±4.81、40.67±3.72dB nHL,均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但IV组ABR反应阈低于III组(P<0.05)。给药后I组MDA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2.01±0.07mmol/L和234.10±13.09U/ml,II组分别为2.06±0.09mmol/L和233.20±13.24U/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V组MDA含量分别为5.74±0.17、3.51±0.18mmol/L,显著高于I、II组(均为P<0.05),但IV组MDA含量显著低于III组(P<0.001);III、IV组SOD活性分别为107.90±14.21、162.70±11.25U/ml,明显低于I、II组(均为P<0.05),但IV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III组(P<0.001)。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顺铂耳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李鹏张奕符秋养孟庆翔谢景华梁勇
关键词:顺铂耳毒性地塞米松
V形隐蔽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V形隐蔽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01-2017-12期间住院治疗的3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均始于耳屏前皮纹,向下达耳垂,顺耳垂向后延伸到耳后沟,即形成一个以耳垂为交点的V形切口入路行腮腺良性肿瘤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术中尽量保留耳大神经及腮腺咬肌筋膜,并对术后切口隐蔽情况和手术预后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①所有患者均达到Ⅰ期愈合,无涎瘘和感染发生;32例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为0分。②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分别于第1、2个月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未出现面神经麻痹症状;③32例患者均保留了耳大神经耳后、耳下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耳垂麻木感,3个月后感觉基本完全恢复;④2例患者术后咀嚼运动时出现患侧颊部皮肤潮红及出汗,其余患者无明显Frey综合征出现;⑤5例术中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的患者术后1年复查,术侧与健侧相比,无明显不对称性凹陷;⑥术后随访1年,32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V形隐蔽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切口入路隐蔽、瘢痕不明显,术中术野暴露清晰,操作方便,不易损伤面神经、耳大神经,术后患者有较满意的面部外形,腮腺分泌功能基本正常,较传统S形切口有优越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苏娟李鹏吉晓滨谢景华
关键词:腮腺肿瘤腮腺切除术面神经耳大神经
腺相关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拮抗顺铂耳毒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作为载体,介导BDNF基因,转染耳蜗细胞后对顺铂致豚鼠耳蜗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rAAV-BDNF,将人工外淋巴液、rAAV-BDNF微注射到顺铂耳聋模型鼠耳蜗内,经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听力阈值及I波潜伏期,ELISA法检测耳蜗外淋巴液BDNF蛋白表达,耳蜗基底膜铺片检测外毛细胞的凋亡。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ABR听阈及I波潜伏期、外毛细胞缺失率、BDNF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AV能介导BDNF基因转染耳蜗分泌BDNF,拮抗顺铂豚鼠耳蜗毒性,为感音神经性聋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李鹏谢景华吴晓钟高雄辉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耳聋顺铂基因治疗
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史、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镫骨肌反射、听性脑干反应、畸变耳声发射及对侧白噪声抑制试验。结果纯音测听示全部患者均为轻至中度低频感音性聋,听力损失最严重的频率是0.25 kHz和0.5 kHz,听力图上升型38耳,鞍型7耳,平坦型1耳。声导抗鼓室图全部正常,45耳镫骨肌反射消失,仅1耳引出且反射阈升高。全部病例可引出DPOAE,不能被对侧噪声抑制。ABR不能引出,或仅出现波Ⅰ和(或)波Ⅴ。23例言语识别率差,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结论ABR缺失或严重异常而DPOAE正常引出,纯音听力图多呈上升型以低频损失为主,镫骨肌反射及OAE交叉抑制异常,言语分辨率差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是听神经病的主要特征,应与一般感音神经性聋和中枢性聋相鉴别。
李鹏黄顺德谢景华宋江顺
关键词:听神经病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听力损失
耳内镜下上鼓室内陷袋的治疗
目的:探讨在耳内镜下治疗上鼓室内陷袋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手术要点、技巧。方法:对25例上鼓室内陷袋病例(听骨链完整),耳内镜下距鼓环5mm翻起外耳道鼓膜瓣,凿除上鼓室外侧壁,清除内陷袋上皮及病变组织,耳屏软骨-软骨膜修复鼓膜...
李鹏孟庆翔何龙黄宾高雄辉谢景华
关键词:上鼓室耳屏软骨
多梳基因蛋白EZH2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机制及临床评价
2019年
目的检测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31,CD31)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喉正常黏膜(normal laryngeal tissues,NLT)中的表达,并探讨EZH2促进喉鳞癌血管生成的机制及EZH2在L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LSCC标本61例、NLT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两组标本中CD31、EZH2的表达。结果①LSCC中以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为10.26±2.46,大于NLT(1.20±1.10,t=-15.85,P<0.05)。CD31标记的MVD(CD31-MVD)的表达与LSCC的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复发有关(P均<0.05)。②EZH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LSCC为65.57%(40/61),大于NLT 30.00%(6/20)(χ^2=23.92,P<0.05)。EZH2蛋白表达与LSCC的组织学分级、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复发有关(P均<0.05)。③CD31和EZ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④生存分析显示,CD31、EZH2、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无复发是患者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EZH2蛋白在LSCC中表达上调,促进LSCC新生血管生成、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较差,为LSCC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理论依据。
苏娟吉晓滨李鹏李雯谢景华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癌EZH2CD31MVD
外耳道后壁重建和乳突填充治疗胆脂瘤中耳炎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估外耳道后壁重建和乳突填充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外耳道后壁重建和乳突填充治疗22例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经1~3年随访,20例移植的颞肌筋膜愈合良好,外耳道保持圆柱状,占90.9%,鼓室腔内胆脂瘤复发致鼓膜穿孔1例。术后气骨导差平均缩小22.5dB,其中缩小10—20dB者10例(45.5%),20~30dB者6例(29.3%),〉30dB者4例(18.2%),听力无改善者2例(9.1%)。结论外耳道后壁重建和乳突填充能有效清除胆脂瘤,听力改善明显,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李鹏黄顺德谢景华孟庆翔
关键词:耳道外科学乳突外科学外耳中耳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