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婴幼儿慢性咳嗽的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婴幼儿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颗粒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颗粒、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和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第1、7、10、28天的咳嗽症状积分情况并记录咳嗽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咳嗽反复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第1天时,两组患儿的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0、28天时,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患儿的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咳嗽复发。
- 陈霞龙珍黄洋舒俊华
- 关键词: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钠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
- 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与雾化给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重组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与雾化给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医院门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肌内注射组和雾化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肌内注射组给予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治疗,雾化组给予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雾化组患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时间均明显短于肌内注射组,治疗后的三凹征评分明显低于肌内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RR值均明显降低,VT、TPTEF/TE、TPEF/VE值均明显升高,且雾化组患儿治疗后的RR值明显低于肌内注射组,VT、TPTEF/TE、TPEF/VE值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雾化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再次喘息发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肌内注射给药,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给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够加快临床症状、体征的消退,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其对患儿远期预后的改善作用不显著。
- 黄芳陈霞荣朝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肌内注射肺功能
- 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哮喘门诊新诊断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125μg/次,2次/d+安慰剂1次/d;实验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125μg/次,2次/日+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思力华)18μg/次,1次/日,观察时间为12周。检测指标:1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2严重哮喘发生率。3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天数及夜间觉醒天数。4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肺功能FEV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肺功能又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第12周FEV1%,第4周、第8周FVC P〈0.05,余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严重哮喘发生率分别36.3%和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按需使用短效β2激动剂次数及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夜间觉醒天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能显著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减少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的次数及天数,减少夜间觉醒的天数,不良反应少,在儿童哮喘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黄娟陈颖龙珍周小勤舒俊华陈霞戚虹张军
- 关键词: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儿童哮喘
-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慢性变态反应性鼻-鼻窦炎对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皮下特应性免疫治疗儿童慢性变态反应性鼻-鼻窦炎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过敏门诊确诊的慢性鼻-鼻窦炎且皮肤点刺试验螨阳性(++及以上)患儿60例,年龄5~1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如局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必要的抗菌药物及鼻腔冲洗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标准化螨变应原制剂进行皮下免疫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2年和3年时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年、2年和3年的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2年和3年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均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1)。结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减轻鼻腔局部的炎症反应,阻止儿童变态反应性慢性鼻-鼻窦炎复发,改善预后,长期疗效稳定,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陈霞张飞舒俊华
- 关键词:儿童螨过敏
- 生物胶封堵治疗儿童先天性气管胆管瘘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气管胆管瘘(CTBF)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内科2016年收治的儿童CTBF 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现状及临床转归。结果本例患儿年龄3岁7个月,以反复咳嗽、肺炎、肺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支气管镜下碘油造影诊断为CTBF,并经支气管镜下生物胶封堵成功治愈。迄今英文文献中仅有30例儿童CTBF被报道,2例中文文献报道。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胆汁痰或呕吐、吸入性肺炎、肺不张或肺气肿等,诊断方法包括支气管镜、支气管造影、胆道造影、肝胆核素扫描、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除本例患儿采用支气管镜下生物胶封堵瘘管外,其余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瘘管结扎术、胃造口术、肝切除术、瘘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肝门-空肠吻合术、胆囊-空肠吻合术等。4例死亡,余均痊愈。结论儿童持续性慢性咳嗽经常规治疗控制不佳时,应考虑CTBF的可能,应及时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支气管镜下碘油造影是一种简单可行的诊断方法,除手术治疗外,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和生物胶封堵对治疗未并严重胆道畸形的儿童CTBF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 陈霞严玉群邓文华任加红舒俊华吴亚斌
- 关键词:碘油造影
- 一种医用支气管异物取出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支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包括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端的限位主板以及滑动连接在支撑杆上端的若干限位副板;所述限位主板和限位副板的下端均设有转动件,所述限位主板和限位副板的内部中间位置均设有空心管体以及设...
- 陈霞吴亚斌
- 一种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头部固定枕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头部固定枕:包括底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的中部设有长条滑动轨道,底部支撑板的中部设有核心垫体,底部支撑板的两端对称设有侧部支撑块,侧部支撑块上固定设有核心二级电动伸缩杆,核心二级电动伸缩...
- 陈霞吴亚斌
- 一种多功能的输液辅助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输液辅助架,包括外部可触碰单元和内部功能实现单元,所述的外部可触碰单元包括输液座椅、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设于输液座椅的把手一端,通过卡槽和螺丝固定安装,所述的内部功能实现单元包括加热模块、温控...
- 陈霞舒俊华黄洋
- 文献传递
- 联合噻托溴铵在哮喘控制不良患儿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在哮喘控制不良患儿中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哮喘门诊诊断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按2008年修订《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进行临床评估,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125μg/次,2次/d)治疗3个月仍评估为哮喘未控制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辅舒酮125μg/次,早晚各2喷;B组:辅舒酮125μg/次,2次/d+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奥克斯都保)4.5μg 1次/d;C组:辅舒酮125μg/次,2次/d+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18μg 1次/d),观察4周。结果:A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显著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及C组治疗后FEV1和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哮喘控制不良患儿夜间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日间临床症状评分(P<0.001);无论是日间还是夜间临床症状评分3组患儿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C组夜间临床症状评分较B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对于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哮喘控制不良的中度持续性患儿,每日加用一次长效受体阻滞剂-噻托溴铵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罕见,可成为哮喘治疗效果不佳患儿的另一种可选择方案。
- 黄娟张军舒俊华陈颖陈霞龙珍周小勤戚红
- 关键词:噻托溴铵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