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19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生态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喀斯特山区
  • 3篇滇东南
  • 3篇东南
  • 3篇生态脆弱性
  • 3篇土地利用
  • 2篇典型区
  • 2篇石漠化
  • 2篇喀斯特地区
  • 1篇地理种群
  • 1篇滇重楼
  • 1篇独身女性
  • 1篇对等
  • 1篇多样性
  • 1篇选译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意群
  • 1篇意译

机构

  • 19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9篇王茜
  • 12篇赵筱青
  • 1篇李益敏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山地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岩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桉树科技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东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时空格局演变研究——以广南县为例被引量:12
2021年
石漠化给区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国家自实施生态治理工程以来,区域石漠化得到一定改善。为探讨生态治理工程实施后石漠化格局变化,研究以滇东南典型喀斯特区域广南县为例,以2000年、2010年和2018年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获得石漠化空间分布数据,运用时间变化度、转移矩阵和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广南县石漠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变化上,广南县石漠化类型仍以重度石漠化为主,但是石漠化面积总体在不断减少。灌木林地和未利用地石漠化面积最大,其中灌木林地以潜在石漠化为主,未利用地以重度石漠化为主,是石漠化重点治理的用地类型。2000-2010年石漠化转移方向是向无石漠化和相邻等级石漠化转移,2010-2018年主要向低等级石漠化转移;(2)空间分布上,广南县喀斯特区域石漠化南多北少,呈现南重北轻的分布格局,沿篆角乡—黑支果乡—南屏镇南部—八宝镇西南部一线、珠琳镇和五珠乡相邻区域、珠街镇和曙光乡的相邻区域是石漠化集中分布区;(3)19年间,广南县喀斯特南部区域的石漠化大面积改善,而中部及北部区域的石漠化不断恶化。整体而言,退耕还林等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喀斯特区域的石漠化状况,使广南县石漠化总面积减少了288.98km2。
王茜赵筱青普军伟李思楠苗培培
关键词:石漠化
《在世界的中心相遇:曼丹人的历史》选译(英译汉)及翻译研究报告
本文通过节选历史文学作品《在世界的中心相遇:曼丹人的历史》第五章节进行翻译,并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及技巧进行分析,旨在讨论如何实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效果。《在世界的中心相遇:曼丹人的历史》是普利策奖获奖作家伊...
王茜
关键词:功能对等意译目的语读者
孟加拉国博多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解孟加拉国博多河流域植被生长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联程度,研究以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提取1980年、2000年、2017年博多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流域NDVI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NDVI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1980年、2000年流域NDVI以裸露区为主,2017年以低覆盖区为主,近40年NDVI空间分布状况呈东部、南部高,西部、北部低的分布模式;(2)流域NDVI在1980—2000年呈下降趋势,在2000—2017年呈上升趋势,近40年流域植被状况显著好转;(3)1980—2017年博多河流域年总降雨量逐年递增,年平均温度先减少后增加且整体呈增加趋势;(4)流域NDVI对降雨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其中降雨量对流域的干旱地区NDVI的影响显著,而温度对流域降雨量较高地区的NDVI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不仅可为博多河流域植被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参考,而且可为中国“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在生态方面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李思楠赵筱青谭琨王茜普军伟苗培培
关键词:NDVI气候变化一带一路
西南喀斯特典型区国土空间功能质量评价及耦合协调分析——以广南县为例被引量:14
2021年
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组成整个国土空间功能系统,分析国土空间功能质量状况,揭示它们的耦合协调关系,是实现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探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功能的发展状况,分析其质量分布特征,以西南喀斯特典型区广南县为例,基于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综合评价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国土空间的功能质量与空间特征进行了评估,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国土空间功能的耦合协调状况。研究发现:(1)城镇和农业功能质量以低值为主,生态功能质量以高值为主,综合功能的高低质量的数量结构较平均,不同功能质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2)四种国土空间功能质量均具有正相关性,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并呈地域分布差异;(3)喀斯特地区各类功能相互影响较大,低耦合区和高耦合区分布差异显著,在建设用地中耦合度最低;(4)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可分为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轻度协调,它们的空间分布差异与综合功能质量相似,国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区管控措施的提出可有效推动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功能质量的提高。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的均衡发展和优化调控提供参考。
李思楠赵筱青普军伟王茜苗培培谭琨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
滇东南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21年
由于自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扰动,喀斯特区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综合分析喀斯特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区域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本研究以滇东南典型喀斯特区域广南县为例,从自然和人为因素角度构建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CA对2000、2010和2018年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反演,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8年,广南县整体脆弱性变化较小,但脆弱程度在不断加剧。在脆弱等级方面,该县以微度脆弱为主,但轻度、中度和重度脆弱在逐渐增加。广南县沿"者兔-莲城-杨柳井-板蚌"以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较高,以北地区的脆弱性较低;脆弱性空间集聚效应强烈,北部处于脆弱性低-低集聚区,而西南部和东南部处于脆弱性高-高集聚区;生态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区域生态脆弱性的改善,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生态脆弱性进一步恶化。岩性和石漠化面积比重对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导致喀斯特生态脆弱的基础是喀斯特碳酸盐岩的发育。
王茜赵筱青普军伟岳启发陈星宇石小倩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影响因素
滇重楼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不同组织的解剖结构研究
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是延龄草科(Trilliaceae)重楼属(Paris)多年生草本植物。滇重楼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是云南...
王茜
关键词:滇重楼地理种群
喀斯特山区文山市水土资源利用变化特征及耦合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为了促进喀斯特山区文山市水土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水土资源系统深入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构建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水土资源耦合协调空间栅格尺度的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喀斯特山区文山市降水量较多区域由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转移,农业用水量由南部较多向东南部转移,万元GDP用水量较多区域由中部、东南部和北部→西部→东部缩小转移,市域北部的马塘镇、东部和南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明显提升;(2)2000—2017年市域东南部耕地面积比例上升最明显,东部市区农用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分别明显降低和升高,石漠化面积比例较高区域由东南部、西南部向西北部转移;(3)2000—2017年市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整体水平都较高,但2010年耦合协调水平最好,其耦合协调度平均值比2000年、2017年都高0.0167;2010年高度协调面积比例比2000年、2017年分别高16.16%,14.21%,中度协调和低度协调比例分别比2000年、2017年低12.38%,3.79%和9.98%,4.23%。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与石漠化空间分布一致的规律,说明石漠化对水土资源耦合协调产生很大影响,石漠化治理是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耦合协调水平提高的关键。
谭琨赵祖军赵筱青普军伟李代玺李思楠苗培培王茜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喀斯特山区
云南典型石漠化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影响,以滇东南典型石漠化区广南县为研究区,选取6种生态系统服务从空间上与石漠化强度进行对比,并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其权衡协同关系,通过热点图分析了其提供能力强弱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8年,研究区食物供给和文化服务与石漠化程度空间分布基本无相关性,而土壤保持、固碳、产水量和生境服务与其分布基本呈负相关关系;(2)2000—2018年,研究区生境支持—固碳和土壤保持—固碳等呈协同关系,而产水量—土壤保持和产水量—生境支持等呈权衡关系;(3)2000—2018年,研究区热点区占比为“6类”>“5类”>“0类”>“1类”>“2类”>“3类”>“4类”;空间上,“0类”为生态脆弱区且为无热点区,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的石漠化中度区域;“6类”为供给能力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东北部。总之,石漠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无石漠化区低且基本为无热点区,但权衡协同关系较为显著。因此,应继续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苗培培赵祖军赵筱青普军伟李思楠王茜谭琨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滇东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广南县为例
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伴随生态问题也不断涌现。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突出,不合理的产业发展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不仅影响区域生态修复,同时制约社会经济发...
王茜
关键词:农户意愿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传统观点认为,处在相似外部经济环境中的商业银行面对相同的市场,受到同样的监管,所以同一个国家的各家银行效率差别应该不大。但是,随着金融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不断放宽的银行监管和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涌入中国使得国内金融环境...
王茜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DE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