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凌斐

赵凌斐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甲状腺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癌
  • 3篇肾病
  • 3篇肾小球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甲状腺乳头状...
  • 2篇胰岛
  • 2篇肾小球滤过
  • 2篇肾小球滤过率
  • 2篇糖尿病合并
  • 2篇滤过率
  • 2篇激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机构

  • 15篇黑龙江省医院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5篇赵凌斐
  • 12篇刘余
  • 11篇冯琨
  • 8篇杨玉芝
  • 6篇王丹
  • 6篇许丽娟
  • 4篇仲恒
  • 3篇段滨红
  • 2篇潘佳秋
  • 2篇杜馥曼
  • 1篇贾焯文
  • 1篇孙晓明
  • 1篇王亦薇
  • 1篇李洋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糖...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洋地黄毒苷对裸鼠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洋地黄毒苷对裸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裸鼠肿瘤模型后,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洋地黄毒苷(1 mg/kg),隔日腹腔注射。治疗15天后,分析肿瘤体积,取下瘤体,选取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治疗前,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裸鼠肿瘤体积分别为(109.43±7.67)mm^3和(107.15±6.97)mm^3。治疗15天后,空白对照组裸鼠肿瘤体积为(732.67±72.40)mm^3,实验组裸鼠肿瘤体积为(251.91±27.29)mm^3(实验组vs空白对照组,P<0.01)。HE染色结果示,实验组部分区域肿瘤细胞核淡染、缩小,且局部出现了变性、坏死。表明了洋地黄毒苷的抑瘤作用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组织的破坏有关。结论:洋地黄毒苷可以抑制裸鼠体内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长。
于明亮段滨红王丹杜馥曼马金玲赵凌斐刘余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裸鼠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体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体重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DPN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甲钴素+司美格鲁肽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甲钴素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双侧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电流感觉阈值(CPT)、双侧腓肠神经传导速度(CV)。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2 hPG、HbA1c和HOMA-I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的BMI和TCSS评分分别为(24.68±1.19)kg/m^(2)、(7.72±1.23)分,均较对照组[(25.60±1.22)kg/m^(2)、(9.34±1.17)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的2000、250、5 Hz的左侧正中神经、右侧正中神经、左侧腓总神经、右侧腓总神经CP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的左侧腓肠神经和右侧腓肠NCV分别为(45.62±4.51)、(43.79±4.17)m/s,均较对照组[(39.06±4.05)、(40.36±4.01)m/s]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DPN的疗效良好,可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胰岛素抵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减少感觉神经亚群损伤。
孙晓明王丹段滨红赵凌斐李娜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体重
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及内脂素的影响
冯琨赵凌斐刘余仲恒许丽娟杨玉芝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软膏联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将30例糖尿病足(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 5例.对照组:创面清创后碘伏消毒,再用无菌纱布覆盖,1-3天换药1次...
冯琨许丽娟杨玉芝刘余赵凌斐
不同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冯琨王丹刘余赵凌斐许丽娟杨玉芝
不同的洋地黄类药物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自噬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洋地黄类药物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BC-PAP的自噬调控作用。方法将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BC-PAP分为空白对照组、洋地黄毒苷组、地高辛组,应用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性,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电镜观察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形成。结果洋地黄毒苷、地高辛均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C-PAP细胞的生长。洋地黄毒苷的IC50浓度为0.25μmol/L,而地高辛的IC50浓度为5μmol/L。结论洋地黄毒苷、地高辛可增强甲状腺癌细胞自噬,洋地黄毒苷诱自噬的作用更强。
马金玲王丹段滨红邹宁王亦薇杜馥曼刘余赵凌斐仲恒卞丙凤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自噬地高辛
糖尿病合并桥本氏病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冯琨卞丙凤赵凌斐仲恒许丽娟刘余
ARR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目前在早期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ARR)的应用是最简单、易行的筛选方法。通过搜集黑龙江省医院近4年的相关病例,建立其诊断原醛的ARR值。方法:回顾分析并收集已确诊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立位血醛固酮,立位血浆肾素活性,血钾水平等,同时设立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计算ARR。结果:ARR值以血浆PAC(ng/d L)/PRA(ng·m^(-1)·h^(-1))为单位。立位ARR值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162.01±36.95,确诊原醛组为842.93±385.19,通过ROC曲线得出立位ARR的临界值为66.55,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85%。结论:通过本研究得出黑龙江省医院的立位ARR值为66.55。
刘俏含冯琨王丹刘余赵凌斐秦松竹杨玉芝潘佳秋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
糖皮质激素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调节免疫功能,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近几十年,糖皮质激素在甲状腺疾病治疗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应用的同时可能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就糖皮质激素的特点,糖皮质激素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总结,以便能够在甲状腺治疗中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
冯琨赵凌斐李洋杨玉芝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糖皮质激素有效性安全性
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糖尿病肾病(DKD)是发达国家慢性肾脏疾病(CKD)的首位病因,也正成为发展中国家CKD的首要病因。DKD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10~20年可能发展成DKD。而老年人肾脏贮备功能的降低,肾功能衰竭的程度较年轻人重,因此预防和延缓DKD的发展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
冯琨许丽娟刘余仲恒赵凌斐杨玉芝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疾病微血管并发症2型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